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郑国光: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2009-09-08 10:59:51 学习时报   作者: 郑国光  

气候变化已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十分严峻的现实威胁。应对气候变化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考虑的全局性战略问题。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这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我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组长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我国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改善能源结构,在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控制人口增长、加强配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完善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我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加大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7年我国还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2008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当前应对气候变化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大力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二是要大力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三是要大力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四是要大力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五是要大力提高全社会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方面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要着眼于科学发展,着力提高对应对气候变化和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要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政策措施,把促进科学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要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把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和能源战略的实现,形成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效机制,加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能力建设,为未来实施温室气体减限排目标奠定基础。在制定和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要高度重视气候、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在大力推进主体功能区划的决策和部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区域的气候和环境演变特征与趋势,制定人口、经济分布与气候、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格局中,应更加重视适应气候变化问题,尤其是提高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利用和安全、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环境治理和环境安全、国防建设和国土安全等方面的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尽最大努力把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二要着眼于促进社会和谐,着力增强防御和减轻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要着力研究过去和未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及其原因,以及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各类灾害性天气的生成发展趋势、总体强度、移动路径和影响区域,增强防灾减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坚持依靠法制体制,制定气象灾害防御的法律法规条例,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防御重大气象灾害中的职责和义务,从法律法规上规范和强化重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灾害应急响应、重大工程设计建设和城乡规划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要科学修订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防御标准,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机制和气象灾害应急机制,提高极端气象灾害的影响评价和应急决策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气象、水文、地震、地质、环境、海洋、交通、电力和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着重提高对台风、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以及高温热浪等易发频发灾害的预警预报能力。要对不同类型区域和人群,研究建立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广泛采用各种发布手段,切实提高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率和时效性。重点加强对中小河流、中小水库,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气候变化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加强重点地区和台风洪涝多发地区的防灾避灾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高大中型工业基地、交通干线、通信枢纽和生命线工程的防灾抗灾能力。切实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科学合理实施水资源调配,增强抗御极端干旱能力。要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严格实施气象灾害风险论证制度,加强规划,科学设计,使人居环境和重要战略基础设施远离灾害多发区、易发区和自然环境脆弱区。

  三要着眼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着力增强农业抗御自然风险能力。相对其它行业而言,农、林、牧、渔业是受天气气候影响最明显的行业,农业靠天吃饭短时期仍难以根本改变。近年来,由于国际上为应对气候变化威胁和能源紧张压力,大力发展生物质燃料,大量原本用于食用的玉米等粮食用于生产工业乙醇,加之部分国家和地区因自然灾害粮食减产,导致粮食供需平衡被打破,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粮食危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年平均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干旱、高温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农田、森林、草地、河湖、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不同程度受损,对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一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随着气候持续变暖,土地退化、旱涝异常、病虫害加剧,农业生产自然风险还将进一步增大,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要坚持趋利避害并举,深入研究气候变暖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根据日照、积温、降水等气候条件的变化,科学、有序、有效扩大一年多熟作物种植面积。要研究工农业生产和水资源供应面临的干旱、洪涝、风雹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特别是连片、连年干旱对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华北、江淮、西南等干旱化趋势较明显的地区,要进一步提高农业抗旱标准,扩大耐旱作物种植面积。要深入研究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形势下农业病虫病发生规律、分布范围和传播途径,提高农业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要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明确的禁止用粮食生产生物质燃料的政策,认真落实国家保护耕地、促进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各项政策措施,夯实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

  四要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着力增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能力。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发展的过程中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节能降耗,节约能源资源,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降低单位GDP能耗,控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持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草)、防沙治沙、保护湿地等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强城市绿化,保护大气、水、海洋环境,努力促进生态文明和人与自然相和谐。必须切实加强区域发展、城市建设、重大工程等的气候承载力评价和气候影响评估,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变化系统相适应。

  五要着眼于维护和谐和平的国际环境,着力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实力和全球应对全球极端气候灾害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共同问题,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既要正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对发展的迫切要求,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巨大,国际上要求我国减排的压力巨大等现实威胁与挑战。要积极参与国际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规则的制定,本着互利共赢、保障发展的原则推进国际和区域政治、经济和科技合作。要切实提高全球气候变化预测预估、影响评价的科技水平,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提高我国参与和解决世界性发展问题能力,为我国在相应外交谈判中确定基本方针与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有效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气候持续变暖的趋势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难以扭转,自然灾害对全人类的威胁也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我周边国家和地区面临更为严峻的气象灾害威胁,我们应当有所作为。我们要通过自身实力的显著增强,加大防灾减灾方面的科技经济对外援助,为全球防御和减轻极端气候灾害做出示范、做出贡献。

  六要着眼于提高全民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意识,着力加强科普教育与宣传。要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利用气象、教育、新闻资源,大力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和常识“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加强全民尤其是中小学生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科学认识,增强全社会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生态和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要把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科学知识、自救互救技能作为中小学校的必要课程,使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培训和演练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及时、科学地做好解释和说明工作,缓解群众因气候异常和灾害频发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抗御各类气象灾害的信心和能力。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 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