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煤炭
  • 综合
  • 煤炭:下半年供求压力将逐渐加大

煤炭:下半年供求压力将逐渐加大

2009-09-17 10:24:43 中国煤焦数字交易市场

  核心提要

  今年以来,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工业经济扭转了增速大幅下滑的势头,其中煤炭行业的经济运行表现好于预期,保持了供需平稳运行态势。

  截至6月底,国内煤炭市场原煤生产增长加速,铁路煤炭发运量同比开始出现增长,国内市场动力煤价格出现整体下滑的态势已经有所好转。

  但是,在出口量持续低迷等因素的影响下,下半年,煤炭行业外部环境明显好转的预期仍不明朗,煤炭经济运行仍将面临严峻挑战,如需求下降,产量增加,市场供大于求压力增大,生产成本上升较快,应收账款增加等。

  数据

  稳步发展势头表现为五增三降一平衡

  上半年,全国煤炭工业继续保持了稳步发展的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供需基本平衡,价格小幅波动,安全生产形势整体向好,突出表现为五增、三降、一平衡。

  五增即产量增加、销量增加、进口增加、库存增加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上半年,全国原煤产量13.56亿吨,同比增加1.08亿吨,增长8.7%;煤炭销量12.32亿吨,同比增加4226万吨,增长3.55%;全社会煤炭库存19056万吨,同比增加4900万吨;进口煤炭4827万吨,同比增长126.3%;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1157亿元,同比增长40.5%。

  三降即运量下降、出口下降和安全事故下降。1~6月,铁路煤炭发送量完成8.40亿吨,同比减少2795万吨,下降3.2%;出口煤炭1167万吨,下降54%;煤矿发生事故749起,死亡1175人,同比分别下降21.4%和18.4%。

  一平衡即煤炭供需基本平衡,总量略有宽松。

  运行特征

  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市场供应略大于需求

  今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市场供需总体呈现供略大于求的局面。其中,东北、华北、西北等煤炭主产区优质资源较为紧张,东南、华东等沿江海地区资源供应充足,华中、西南地区资源较为宽松。从主要行业耗煤情况看,建材和化工行业增加,钢铁行业持平,电力行业下降。

  原煤产量增长较快

  与往年相比,今年上半年原煤产量的构成发生较大变化,结构和区域性差异明显。从所有制结构看,原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有所加大,国有地方煤矿比重略有下降,乡镇煤矿比重进一步回落。

  从产煤省区看,山西、河南等省原煤产量大幅下降,内蒙古、陕西、安徽和贵州等省原煤产量大幅度增加。

  主要运煤通道运量变化大

  今年上半年,全国跨省区外运煤炭区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从区域来看,上半年,山西省煤炭调出2.01亿吨,同比减少8160万吨,其中,铁路调出减少5313万吨,公路调出减少2847万吨。而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铁路运量同比增加2000多万吨。

  从主要运煤通道看,大秦线累计完成运量15243万吨,同比减少1853万吨,下降10.8%;侯月线累计完成7393万吨,同比减少1959万吨,下降20.9%。

  从煤炭用户方面来看,与往年电煤运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不同,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电煤发送量完成53079万吨,同比减少7885万吨,下降12.49%。

  耗煤结构发生变化

  据国家电网公司数据,上半年全国发电量完成16616.49亿千瓦时,下降2.02%,其中,水力发电量26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95%;火力发电量13670.8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89%。6月份全国发电量自去年10月份以来首次出现正增长,增幅为3.59%(火力发电量增幅为3.46%)。气温升高、居民用电增加是6月用电量恢复正增长的主要原因。

  从主要用电行业耗电情况来看,电力行业的耗煤下降。

  据中能电力燃料公司数据,上半年直供电厂累计耗煤31452万吨,同比减少3059万吨,下降8.9%。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国耗用电煤6.72亿吨,同比减少4800万吨。

  钢铁行业耗煤变化不大。据钢铁工业协会快报,上半年,全国完成粗钢产量26261.29万吨,日均产量143.84万吨/天,高于去年全年平均日产136.75万吨水平7.09个百分点。根据以前年度数据测算,上半年全国钢铁行业耗用原煤2.3亿吨,同比增加350万吨,增长1.6%。

  建材、化工行业耗煤增加。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下,今年以来水泥生产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完成7.34亿吨,同比增长14.9%;全国化肥产量完成3250万吨,同比增长9.5%。据测算,上半年,全国建材行业耗用原煤1.7亿吨,同比增加1200万吨,增长7.5%;全国化工行业耗用原煤7000万吨,同比增加350万吨,增长5%。

  煤炭净进口快速增加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煤炭进口4827万吨,同比增长126%;全国煤炭出口1167万吨,同比下滑54%。今年以来,国际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现货价格和海运费一度快速下滑,国内主要用煤企业加大了海外购煤力度,煤炭进口大幅增长。1~4月,煤炭净进口1343万吨,1~5月煤炭净进口2167万吨,1~6月煤炭净进口超过3660万吨,而去年上半年为煤炭净出口394万吨。

  进口量激增的同时,沿海地区市场动力煤价格出现普降。秦皇岛地区:进入6月份之后,秦皇岛港的煤炭库存一直处于快速回升之中,6月30日秦皇岛港的煤炭库存达到648.1万吨。其中,内贸煤炭库存636.1万吨,分别比5月末增加167.7万吨和180.8万吨,增量十分明显。

  与此同时,秦皇岛港平仓的市场动力煤价格持续走低,到6月末,秦皇岛港平仓的各种市场动力煤主流成交价格比5月底下降20元/吨左右。

  广州、宁波等地区:进入6月份之后,广州、宁波等港口的煤炭价格也普遍出现下滑,港口提货的5500大卡/千克优质动力煤主流成交价比5月底下降10~20元/吨。

  主要问题

  机械化与利润分布不均多数企业抗风险能力差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出现积极变化,企稳回暖态势逐步体现,但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健康可持续发展依然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从外部发展环境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并未减弱,外需严重萎缩的局面仍在持续。下半年,宏观调控将继续保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主线。而从煤炭行业自身来看,主要存在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生产力水平不均衡问题突出

  虽然全国已建成年产量达千万吨级矿井(露天)24座,但目前全国小煤矿仍有1.4万家,平均规模18万吨,还存在大量3万吨以下的矿井;大型国有煤炭企业科技和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领先,采煤机械化率达到100%,但小煤矿还是以炮采和手工作业为主。全国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利润分布呈两极分化

  2008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2100亿元。其中,大型煤炭企业实现补贴后利润1200亿元。但是利润分布不均衡,前10家利润总额占84%,神华一家利润397亿元,占19.6%。大多数煤炭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今年前五个月大型煤炭亏损企业11家,亏损面为11.57%。

  多数企业抗风险能力差

  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8226个,煤矿18000多处,75%以上还是小型煤矿,规模最大的前6家煤炭生产企业产量仅占全国的24.5%。而2007年美国煤矿只有1374处,生产原煤11.4亿吨,单井规模平均近76万吨商品煤。

  与此同时,一些大型煤炭企业积极发展与煤炭相关产业,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的步伐加快。但多数企业多元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据统计,2008年全国百强煤炭企业非煤产业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重为36.43%,而因为市场、技术、资金、人才等制约,一些企业的非煤产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从总体上看,这几年行业的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取得仍然是依靠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强度、扩大煤炭生产规模,以产量的快速增长和煤炭价格的上涨实现的,煤炭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仍十分繁重。

  发展趋势

  需求大增可能性小周期性供大于求将逐步显现

  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形势已经企稳并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当前受气候变化影响,煤炭需求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全年来看增量有限。下半年考虑地方乡镇煤矿复产验收进度加快,煤炭产量大幅增加,运输环境还比较宽松等因素,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可能继续加大。

  需求继续增长支撑不足

  从煤炭需求方面来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还不可能快速回升,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还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下半年,随着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作用进一步显现,煤炭需求虽有望继续增长,但经济运行基础非常脆弱。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建材、化工、冶金、电力等主要用煤行业需求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大量处于停产状态的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近期将陆续恢复生产,全国煤炭产量将有所增加,煤炭产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大,周期性的供大于求将逐步显现。

  煤矿产能释放压力很大

  从供应方面来看,煤炭产量有可能快速增加。

  一方面,今年以来原煤产量保持较高增速,且新增产量大部分都是国有大矿的新增资源。同时,下半年,各级政府复产验收的地方煤矿将越来越多,地方煤矿产量有快速增加的势头。全国原煤产量可能会较高速度的增长,煤矿产能释放的压力很大。

  另一方面,煤矿安全治理整顿工作不会松懈、地方煤矿重组和煤炭资源整合正在一些主要产煤省区推行,将抑制部分产能,影响煤炭产量。

  铁路运力将有一定程度提高

  从运输方面来看,煤炭铁路运力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据了解,铁路部门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运力:通过优化运行图,提高主要煤炭外运通道及枢纽的运输能力;加快完善大包线电气化开通后的运行组织,尽快实现古店口(内蒙古、宁夏)煤炭运量的大幅增长;加大对陕西等西部地区的空车排送力度,大力提高西煤东运能力;进一步完善大秦、侯月线集疏运体系的建设,加大货源组织和运输生产组织力度,充分发挥两线大能力通道作用,力争大秦线日运量达到100万吨、侯月线达到46万吨。今年下半年,大秦、侯月两线煤炭外运量将有可能比上半年增加4000万吨。

  国际市场变化影响不容忽视

  从国际煤炭市场来看,国际能源市场变化对我国煤炭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仍将比较漫长,全球煤炭供求基本面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特别是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积累了大量流动性的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投机炒作风险进一步加大。

  而受国际油价、干散货海运价以及美元汇率波动等多因素影响,国际煤炭价格在将来某些时段可能还会出现深度调整和剧烈震荡。国际煤炭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将对我国煤炭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建言建议

  实现质量效益型发展不断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认为,影响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既有老问题,也有新矛盾,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努力探索,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

  认真研究供求关系基本规律

  要认真研究我国煤炭供求关系基本规律,认清短期供大于求与长期产能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我国能源资源结构决定了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基础产业。煤炭以其供应的可靠性、燃烧可洁净性和价格低廉性,决定了坚持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开发战略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煤炭需求将不断增加。2008年,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量分别占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6%和68.6%,这个局面在相当长时期内将难以改变。

  同时,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以及逆向区域布局和我国煤炭运输能力和消费方式等条件的制约,局部性、时段性和品种性的供大于求将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不断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转变行业整体发展方式

  要认真研究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深入探索新时期煤炭工业发展思路。近年来,全国煤炭产量由2000年的近13亿吨,快速增长到2008年的27.93亿吨,年均煤炭产量增长率达到了11.54%。煤炭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发展水平和质量都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但相当数量的煤炭企业仍然延续着粗放的发展方式。煤炭工业仍然面临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必须实现从单纯的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

  树立煤炭科学产能理念

  要认真研究我国煤炭生产能力与消费强度的关系,树立煤炭科学产能的理念。

  近年来,在市场强劲需求拉动下,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十五”期间和“十一五”前三年,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89亿元,年均投资近千亿元,最高年份达到1800亿元。煤矿建设速度加快,产能大幅增长。煤炭工业产能的增长虽然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却面临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以及市场波动的影响等方面的矛盾。

  最近,由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和专家开展的《我国煤炭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综合考虑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条件、科技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承载力、水资源、煤矿安全、运输条件和人口等多因素分析,我国未来煤炭生产能力应在38亿吨左右(2020年)。用最少的煤炭消耗支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有效控制煤炭开发规模盲目快速扩张,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着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要认真研究煤炭工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措施,着力推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制约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大,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污染物排放多、环境损害大,煤矿事故多、安全问题突出。

  据了解,内蒙古、山西、陕西不足1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俗称“黑腰带”,产能达到8.4亿吨,在7600平方公里的准格尔旗,年产煤1亿吨,不堪重负。据统计分析,我国煤矿资源平均回收率只有45%左右,燃煤发电的煤炭转化效率平均在35%~45%。煤炭工业要以制约煤炭工业发展关键环节为切入点,不断研究探索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大煤矿安全防治,杜绝重大安全事故,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认真落实科教兴煤战略

  据调查,我国煤矿一线工人中,农民工占48.8%;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2%;大专以上的仅占3.4%,低于全国10.4%的平均水平;职工受教育年限为9.2年,低于全国11.7年的平均水平。从专业技术人才构成看,全国县以上国有煤矿工程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12.6%,在操作人员中,高级工仅占5%,初级工占60%以上。要认真落实科教兴煤战略,推动煤炭工业科学发展。

  相关报道

  下半年煤炭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

  虽然近期电力企业的煤炭消费水平已经出现了实质性恢复,将有利于煤炭供求的活跃,加之煤炭产销成本对煤炭销售价格的支撑,煤炭价格下行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但业内人士认为,消费地区和终端用户煤炭库存水平偏高等不利因素下半年仍有待消化。

  电煤消耗将得到进一步恢复

  据中能电力工业燃料公司统计,进入7月份之后,直供电网的电煤平均日耗继续回复,7月1~12日达到201.6万吨,比6月份平均日耗水平增加15.37万吨,提高8.3%。随着各地气温进一步升高,降温用电负荷将持续回升,电煤消耗水平还会增加,这将有利于促进国内动力煤供求的活跃。

  部分地区开征价格调节基金

  由于今年以来山西省乡镇煤矿复产缓慢,使得大秦线重要资源腹地的大同、朔州等地煤炭资源持续偏紧、价格高位运行,导致煤炭集(发)运站煤炭收购成本和销售价格倒挂,煤炭发运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受此影响,今年以来大秦铁路发运和秦皇岛港中转的产自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蒙煤供求和价格对沿海地区的影响程度也随之获得大幅度提升。初步调查显示,截止到6月末,神华集团和伊泰集团经过秦皇岛港中转煤炭的总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5倍以上。

  从7月1日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标准为每吨征收8~20元,具体到该自治区在秦皇岛地区销售的煤炭品种,大多将被征收15元/吨。考虑到今年以来蒙煤占秦皇岛港发运和交易的比重大幅度提高,这项政策无疑将遏制秦皇岛地区煤炭价格的下降。

  秦皇岛地区供求趋于活跃

  据秦皇岛港统计,7月上旬的十天间,该港内贸煤炭的日均发运量为57.2万吨,继续保持今年以来的较高水平,这一数据比该港去年7月份的日均内贸煤炭发运量增加4.0万吨,显示在夏季电力和电煤消费高峰的刺激下,国内沿海消费地区的煤炭需求保持活跃。

  与此同时,从6月下旬开始,此前快速增长的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也逐渐趋于稳定,20多天来一直保持在560万吨左右的合理水平,煤炭库存持续增加对煤炭供求和价格的打击有所放缓。

  乡镇煤矿复产加大供求平衡压力

  上半年煤炭市场运行的整体情况之所以好于预期,与山西、河南等主要煤炭生产省份对乡镇煤矿采取的严格安全生产治理措施、降低可供煤炭资源不无关系。但是,迫于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的需要,随着煤炭市场价格逐步趋稳,乡镇煤矿复产的压力越来越大,近期主要地区地方煤矿产量已经出现了增加势头。在山西省,大同等重点煤炭生产地区煤矿的兼并重组整合方案已经陆续得到批复和实施;在河南省,复工复产的126家小煤矿已经恢复施工或生产,恢复生产能力达到了2569万吨/年。

  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各级政府复产验收的地方煤矿将越来越多,大型煤矿技术改造矿井投产的新增生产能力也会越来越大,原煤产量可能会出现快速增长局面,全国煤矿产能释放对煤炭供求的压力将逐渐加大。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煤炭 压力 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