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低碳经济:富民兴赣"新干线" 低碳大会明开幕

2009-11-16 09:01:36 江西日报   作者: 何宝庆  

无须讳言,在赣鄱大地上辛勤耕耘的人们,大多数还不能对“低碳”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不过,“低碳”其实早已是他们生产生活中的一部分。当这一名词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时,一个期待已久的重大发展机遇正迎面而来——

当每天第一缕阳光洒在赣江——

南昌红谷滩新区安静的林荫道上,柠檬黄的自行车不时轻快驶过。在这里,使用政府免费提供借用的自行车代步,是时尚都市生活中的一部分。很多骑车人并没意识到,在这座城市长期的“低碳”实践中,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融为其中一员。

当每天第一缕阳光洒在鄱阳湖——

一望无际的湿地上,成千上万的候鸟在天空飞翔。这盆汇聚赣鄱水系的“清水”,生态保护完好,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也是候鸟越冬的“天堂”。“飞时不见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这是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醉人的描写。

在江西大地上——

当都市、城镇、村野,郁郁葱葱的树木刚刚被阳光抹上亮色,勃发出绿色的光泽时,新余赛维大道的太阳能光伏路灯还未熄灭,南昌大桥上的LED路灯,变幻的色彩在晨曦里依然明亮。都昌矶山湖风电场,高达65米的“风车”群产生的绿色电能,正并入电网;彭泽帽子山,江西第一座核电站的建设已摆下“战场”……

辽阔山川、广袤大地,在无边绿色里孕育无限希望。作为秉持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先行区,江西在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高度融合中,不断掀开科学发展的篇章。

先行先试,江西站在中国低碳经济探索的前沿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和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因如此,即将在南昌召开的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使江西的绿色前景和发展姿态,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全球目光。

省发改委主任姚木根认为,“大会之所以选择在南昌召开,是因为江西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非常好的基础”,他分析:“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围绕结构调整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和经济高度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新路。作为低碳经济的先行地区,无论模式还是发展潜力,江西都为外界所看好。”

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江西的优势确实明显——占国土面积57.3%的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第二,高达60.05%;99个森林公园如生态明珠,在赣鄱大地星罗棋布……

“赣水清,则鄱湖清”,省水利厅专家介绍,“鄱阳湖汇聚了江西版图97%以上区域的水系,水质长期保持在二级以上,是影响长江中下游广袤地区生态安全的‘绿肺’,也是唯一代表中国入选世界生命湖泊的淡水湖。”

有一种观点认为:江西之所以拥有如此好的生态“家底”,是因为江西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对此,省工信委综合处处长王小永有不同的看法,他指出:2008年,江西生产总值是1979年的17.9倍,可1979年全省的森林覆盖率仅为31.5%。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新世纪以来工业的高速发展,也并未使江西生态恶化——作为江西经济崛起的龙头和重要“发动机”,2008年,省会南昌有334天空气达到优良,空气质量连续6年居中部省会城市之首。

王小永认为,一个地区的生态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相干。江西大地之所以充满蓬勃生机,是因为长期坚持与追求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江西已经延续了20多年的山江湖工程,开创了全国大流域环境与发展综合开发治理的成功范例,成为江西在新世纪崛起新跨越的奠基工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青山绿水,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青山绿水”。200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决策。使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业、绿色消费等,由一种理念上升到了产业规划发展的高度。

而这,正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内涵;江西,已经站在了中国低碳经济探索的前沿。

绿色发展,江西成为探索低碳经济模式的“天然试验场”

正当经济发达地区在结构调整中忍受“腾笼换鸟”阵痛的时候,工业起步较晚的江西,却可以直接在白纸上描绘“低碳经济”最美的图画。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说:“江西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的位置有点像中国在世界的位置,我们希望通过江西的努力,证明中国有决心把生态经济搞好。”

作为江西向低碳经济起跳的重要平台——南昌,低碳产业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并极富气魄地提出:力争做中国低碳经济的先行者。

紫阳大道和南昌大桥,分别是进出昌东、昌北的“门户”,在紫阳大道和南昌大桥上安装的环保节能的LED路灯,给南来北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南昌高新区LED产业销售收入和企业新增数每年均以30%的速度高速发展,一个千亿元级的产业呼之欲出。而太阳能光伏、服务外包、电动汽车动力模组、环保电动汽车、节能家电等,也正在迅速成长,共同构筑南昌的新兴低碳产业群。鉴于南昌在低碳经济探索中所取得的成果和发展条件,今年11月,根据中英两国政府气候变化合作协议,国家发改委决定将英国战略方案基金“低碳城市试点项目”放在南昌实施。

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尽管南昌占据了省内“龙头”地位,但江西并非一枝独秀。

目前,南昌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千亿元级产业的雏形,但江西更为耀眼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龙头”,应该算地处赣西的新余市。在那里,赛维的多晶硅片产能已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按赛维2000兆瓦的产能计算,每年可生产20亿度电,相当于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80万吨,以减排二氧化碳计算,相当于每年“制造”一个3400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

同在赣西,拥有丰富锂矿山资源的宜春,正倾力打造千亿元级别的锂电子新能源产业,并全力争取把国家级的产业研发、测试中心放在宜春。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瞻远瞩下,从工业化初期向中级阶段迈进的江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把握住了低碳经济的先行主动权。低碳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LED)、锂电子……一大批新兴产业在短期内规划布局、迅速壮大,并产生了产业集聚效应;而绿色现代有机农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等低碳产业,也已在全国取得了比较优势。

江西扎实、具体推进低碳经济工作,让人感受到了强烈的紧迫感。今年3月,省领导在赴国家发改委争取相关政策支持的同时,还专程拜访中科院负责人,为江西建设“中科院(南昌)低碳经济技术研究院”寻求支持。

“低碳”实践,江西经济区域竞争力迅速提升

江西经济结构有两个突出特点——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主导行业以高耗能行业为主且集中度高;江西能源现状是:2008年,江西超过50%以上的能源需求,必须依靠外省调入。

这是江西绕不开的难题,也是低碳经济发展能够解决的难题。

新钢公司董事长熊小星介绍:“新钢公司三期技改工程总投资中,12%用于发展循环经济,远高于国家要求的8%。”1998年以来,新钢公司自发电量累计超过22亿度,创造效益逾12亿元。三期技改项目全部完成后,新钢公司自给自足电量比例有望达到45%至50%。

总部位于鹰潭的江铜集团,在产值、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能耗却逐步下降,阴极铜综合能耗0.36吨标煤/吨,循环经济年增经济效益高达30亿元。

传统工业在“低碳化”过程中焕发活力,新兴低碳产业在节能减排上也获益匪浅。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锂价暴跌,而江锂公司依然大宗购买原料满负荷生产。因为,其他企业大幅亏损的时候,江锂公司依靠成本优势依然保持着盈利。赛维公司多晶硅生产线引进全闭合循环装置,基本实现了“零排放”。赛维公司总裁佟兴雪介绍:“由于技术上的优势,赛维已将每公斤硅片的成本降至对手难以撼动的30美元以下。”

鼓励骨干大型企业加快节能降耗步伐的同时,近年来,江西各地“请”走有损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的企业2000多家,否决此类大型项目近200个,拒绝拟用于此类项目建设的外来资金数十亿元;2008年,全省淘汰关停污染严重企业近600家。

结构调整的进退有序,为江西的长远发展积攒了后劲。过去3年,江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了12.23%,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江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的下降幅度,在中部地区位居首位。

对于能源匮乏的江西来说,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开辟广阔的绿色能源利用前景更为重要——

今年11月,财政部下达我省补助资金7609万元,用于5个太阳能屋顶示范项目。而南昌市目前正酝酿实施的“太阳能光伏屋顶项目”,将使大小屋顶成为一座座“发电站”。

规划中的彭泽核电项目,作为江西有史以来总投资最大的重点工程,预计一期投资额700亿元,建成运营后,发电量几乎与目前全省发电总和相当。

位于鄱阳湖区的矶山湖、长岭风力发电场目前已投入使用。预计到2020年,江西风力发电量将达100万千瓦,而全省风能发电总储量更是让人惊叹的6000万千瓦。

…………

在能源困境中破茧而出的江西,深刻地领悟了低碳经济的真谛。在低碳经济这一富民兴赣的“新干线”上,4400万江西人民正向着充满希望的未来奔驰。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低碳经济 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