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天然气价格改革别拿“气荒”当契机

2009-11-20 12:59:05 资源网   作者: 叶祝颐  

近期发改委“定调”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传闻,再次把能源资源价格改革推向了舆论高点。日前,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油气管道工程规划研究所副所长杨建红透露,目前发改委关于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具体方案仍在讨论中,讨论完成后会尽快上交国务院批准。这表明天然气价改已进入攻坚期。(11月18日《经济参考报》)

去年年底,媒体传出“发改委组织的天然气价格改革调研将于09年出成果”的消息以后,中石油有关负责人就证实了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消息。国家能源局的官员也表示,天然气价格改革将是2009年工作重点之一。现在,中石油人士称,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方案即将上交国务院批准。这表明天然气价改已进入攻坚期。

同一天来自中新社的报道说,近期受全国大面积暴雪和低温天气影响,多个城市进入天然气用气高峰期,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凸显。西安天然气管网运行压力低于最低警戒线,拟启动天然气应急预案;宁波天然气日缺口10万立方米;武汉加气站挂停气牌,居民购气被限量;重庆天然气供需日缺口420万立方米;郑州天然气供应日缺口超过50万立方米……

对此,业界人士所言,低温天气是导致“气荒”的一方面原因,现行的天然气供应机制导致的价格偏低、资源紧缺等问题才是根源。在全国闹“气荒”的节骨眼上,中石油人士把握时机重提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把天然气涨价的责任推给市场供应不足,用意已经十分明显。

还有消息说,美国天然气是同等热值汽油价格的80%-90%,中国为30%。中石油相关人士直指“价格偏低”。全国闹“气荒”、与国际不接轨。天然气涨价或许在所难免。但是,笔者想问,中国与美国的情况一样吗?天然气资源紧缺,莫非只剩下涨价一条道?

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天然气属于商品,几大石油巨头属于经营性企业,并非政府机构,大部分天然气从国外购进,价格成本较高,为了减少油、气价差,谋求天然气涨价,无可厚非。但是,无法回避的是,天然气是与广大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生活资料。衣服可以暂时不买,猪肉可以少吃,牛奶可以少喝,但是天然气是断然不能不用的。何况,几大石油巨头是典型的垄断企业,中石油更是垄断了80%天然气经营权。消费者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石油巨头还不能把自己简单地界定为经营性企业,用纯市场眼光衡量天然气服务,而忽视天然气的公共性。

尽管有消息说,经济正在复苏,但是金融危机的冲击也给百姓生活带来很大的压力,未来经济发展仍然充满不可预知性。而且自来水涨价、成品油涨价,生活必需品涨价,消费者的压力本来就比较大。如是经济大环境下,石油巨头在谋求天然气利润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不能无视社会责任,挟“气荒”以令天然气价格改革,轻易吹响涨价集结号。

在我看来,石油巨头谋求天然气涨价,不能想涨就涨,想涨多少就涨多少。在天然气价格改革之前,有两件事要做。一是石油巨头向社会公开天然气生产经营成本数据,接受舆论监督。确定涨价幅度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经济、心理承受能力,多在创新技术,节能降耗,清理垄断福利等方面内部挖潜,消化涨价压力,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二,听证是不可或缺的程序。在天然气价格改革听证过程中,要严格测算天然气生产服务成本,看石油巨头到底是“真亏”还是“哭穷”,让消费者心中有一本明白账,不能只由专家去论证那几套消费者并不知情的涨价方案。在保证天然气特别是民用气公益性的前提下,清理垄断福利,考虑消费者实际承受能力,合理确立天然气价格。不能用高价天然气把百姓逼回烧煤球的时代。

当然,从根本上讲,要让天然气价格改革与民生利益对接,更重要的是,激活能源市场竞争,打破几大石油巨头垄断经营天然气的局面,让消费者争取到一定话语权。笔者也期待,《反垄断法》真正担负起保护竞争、建立公平市场秩序的重任。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天然气价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