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上海: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生态城市

2009-12-03 11:07:03 财经网   作者: 王真  

随着气候变化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发展低碳经济也被认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对于上海来说,低碳经济是减轻海平面上升威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由之路。不过,上海离低碳经济还有多远?

4月底,在由英国驻沪领事馆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举办的“低碳未来:全球问题,地区影响”研讨会上,上海社科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室主任周冯琦表示,“除了国际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之外,我们产生的区域性的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比如上海在污染防治方面的资金、技术、制度能力上都还比较薄弱。”

周冯琦称,上海要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首先需要理念和战略的转型,在生产领域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优化能源结构。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4月22日,英国政府宣布,将“碳预算”列入政府预算框架,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纳入法律框架的国家。

长期以来,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中国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发表的《中国的绿色革命》的报告建议,中国如果想在减少碳排放上取得较大成果,就必须改善能源结构,包括使用太阳能、核能、风能。

为了应对能耗压力,上海进行了持续的探索。上海提出,“十一五”期间,力争形成3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累计节能量达到900万吨标准煤。为此,上海淘汰和关、停、改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2007年,上海共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项目571项,实现年节能量约100多万吨标准煤;2008年上半年,上海又完成结构调整项目140项。

根据上海市发改委的《上海能源白皮书》,上海地区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65%下降到2005年的52.8%,并将在2010年下降到46%。到2010年,石油的消费比重占总体能源消费的37%,天然气占7%,外来电占9.5%,而可再生能源则将首次正式出现,虽然比重仅为0.5%。

但这一系列目标的实现困难重重,2007年上海能源消费量已经达到9700多万吨标准煤,2008年估计已突破1亿吨标准煤,而这已达到2010年的预计目标。

麦肯锡的张海蒙博士表示,中国从“十一五”规划以来一直强调节能减排,但是一些地方政府认为经济受到了影响,因此并不积极。

张海蒙认为,从微观看,大部分的新能源的发电设施创造的就业机会远高于煤电厂。低碳经济对于能源结构、能源安全,对于全球的气候和环境的治理,以及对于地方经济都是一个很好的推手。

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参事赵国通认为,低碳经济的愿望很好,但是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太高,没有实际的市场和盈利的可能,对一些人来说,这一提法更多是为了应付大众传媒和环保人士。

除了成本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一大障碍之外,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徐明博士指出,可再生能源的实际节能减排效果是一个问题,即部分新能源技术的生命周期的碳减排效果是负的。

徐明称:“有些地方是为了绿色而绿色所设定的目标,为生态而生态,这种目标是不完整的。这是剥离了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以及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需求,必然导致了公共服务成本的大幅度增加。”

另外,上海尚未具备对应低碳经济的行政机制。上海市环保局国际合作处的唐炜告诉《财经》记者,“我们目前所亟待解决的仍旧是基本的环境污染,包括水、垃圾、大气以及噪音的处理。整个市环保局尚不具备一个对应低碳经济的部门和机制。”

低碳经济路漫漫,上海尚在起步阶段。值得关注的是,上海正在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位于上海崇明岛的东滩,其设计的宗旨是在经济条件可行的限度内接近“碳中性”。根据规划,其一期工程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完工,包括能容纳1万名居民的示范区。整个项目预计可容纳50万居民。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上海 低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