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哥本哈根的纠结——转型低碳但利益难为?

2009-12-04 09:14:03 科学时报   作者: 王莉萍  

国际谈判的戏剧性效果在于永远无法预知下一幕。面对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会议主席、丹麦气候与能源部长康妮·赫泽高在11月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了不乐观,她说:“看起来,最后阶段不太可能有一个各方都同意的具体标准,但是大家都必须作出贡献,尊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

由于之前的最后一次谈判已在巴塞罗那结束,会谈未能在减排目标和资金等关键问题上取得实质进展,因此,关于在哥本哈根是否能达成一个有效的协议,各方态度大多不乐观。

但是11月25日、26日却又峰回路转。对此次大会进程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中美两个大国,先后发布了各自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法国总统萨科齐称赞减排承诺“非常鼓舞人心”。各国在达成减排目标的背后,真实的背景是大国联盟与大国合作的关系。

目前,国际社会在南极保护、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沙漠化防治等各种环境领域,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全球环境保护制度,所有的环境问题都已经、正在或将要纳入其中。在国际环境制度的交涉阶段,多数情况下都存在制度形成推进派、阻止和妨碍派的对立。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于1988年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人类活动会引起气候发生多大变化,估计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以及制定处理与减轻气候变化不利环境影响的对策。IPCC自成立以来先后提出了3次评估报告(1990年,1995年,2001年),为国际谈判和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使各方最终在1992年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其后,各方经过艰苦谈判,终于达成《京都议定书》,其中规定,在第一约束期间(2008~2012年)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5.2%;并引入了三个灵活机制——排放权交易机制(ET)、联合履约机制(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这三种机制的核心内容就是实现排污权的可交易,明晰环境问题中所涉及的产权问题,用市场经济的灵活调控方式来取代生硬的罚款或者行政约束,同时,尽量做到在世界范围内的减排成本最小化。比如,清洁发展机制允许发达国家以资金和技术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冲减自己的减排额度。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向发展中国家购买减排额度降低了自己减排的成本,而从发展中国家这方面来看,用减排额度换来的资金和技术可帮助本国减少环境污染,书面上看这是一个互利双赢的结果。

在围绕《京都议定书》如何生效的谈判过程中,各个国家和国家集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欧盟扮演了推进派,而发展中国家持支持态度,日本等国属观望派,最大的阻力来自美国。布什政府否决《京都议定书》的理由有三:一是气候变化问题在科学上具有不确定性;二是美国的经济代价太大;三是没有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有效参与不公平。美国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从根本上讲还是从美国的经济利益和国际战略上考虑。

《京都议定书》艰难前行至今,下一步各国要交涉的就是,2012年以后第一承诺期减排义务的履行和探讨第二承诺期的减排任务。问题出在为了能在2013年之前发挥效力,哥本哈根协议必须满足所有参与国的政治要求,当然还有经济承受力。减排目标、资金和技术,将是哥本哈根气候谈判最纠葛的问题。

在中期减排目标方面,发展中国家主张发达国家到2020年应当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排40%,而美国只承诺4%。发展中国家担心发达国家不会承担应尽的减排责任,希望通过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发达国家保持一定压力。

而就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发达国家也没有能够兑现承诺,这让发展中国家充满失望,对新的协议很难抱有乐观态度。自《公约》签订以来,实质性的技术转让进展非常缓慢,发达国家更乐意通过市场来完成技术转让。而技术正是攥在一些国际企业手中,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样的技术转让代价太高,社会经济难以承受。

为了解决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资金问题,经济学家和政治家联手提出了改革碳市场、给碳定价、改革融资工具等方式,希望藉此堵住资金缺口。他们认为,拍卖分配数量单位(碳指标)、对国际间交通运输产生的排放进行征税,以及征收全球性碳税等方案,每年可能带来数百亿美元的新增资金。这样可以缓解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压力。

而发展中国家则希望建立一个多边的基金,由发达国家先期用公有资金共建一个基金,再配合若干政策措施,去撬动私营部门的基金,然后以此影响资本市场、碳市场以及技术市场,来促进环境友好技术的研发、示范和转让。

从意识形态看,角斗的各方基本都认可未来的发展模式是“低碳经济”。这个具有广泛社会性的经济前沿理念,最早是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正式提出的。低碳经济包括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专家们说,发展低碳模式并不一定就要放慢经济增长。很多环保法规出台前,总会有人发出关于大规模失业和行业崩溃的警告,而这些警告很少应验。

但毋庸置疑的是,转型的成本是可观的,这些成本主要体现在发展低碳技术和能源、交通、住房、城市化和农村发展的基础设施方面。转型的成本从何而来,转型的代价应如何评定……哥本哈根会议未必能一一摆清楚这些问题。但是利益当前,哪个国家又能退让?!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哥本哈根 难为 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