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油气
  • 石油
  • 中石油“国际能源公司”战略展望评估

中石油“国际能源公司”战略展望评估

2010-01-13 13:20:37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两年前,中国石油审时度势,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石油市场中重新定位,确立了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新战略目标。

730天,恰是一场金融危机的主要跨度,经历过砥砺和磨炼的中国石油,在这一战略的执行和推动中获得了新的突破。

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主任邢厚媛、中共中央办公厅电子科技学院教授马宏、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郭庆方,3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将从各自角度,为我们解读他们眼中中国石油的成长和变化,以及今后战略推进面临的风险和需要坚持的重点。

战略实施呈现重要进展

“中国石油下海了,中海油上岸了,中国石化入地了。我明显感觉到,国内石油公司的区别越来越小,这证明大家都在朝一个方向努力。而这两年,这种现象尤其明显。”郭庆方说。

他指的是国内石油公司呈现出的综合性、一体化,加快国际化步伐,积极参与新能源开发利用这一新的战略倾向。

两年间,中国石油深入推进持续重组和市场化改革,着力调整优化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控制投资、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油气主营业务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一体化整体优势逐步显现。马宏评价,中国石油综合实力和经营水平明显上了一个档次。

近两年,中俄原油管道开工,中亚天然气项目一期工程竣工,中缅原油管道合作开启。“特别是在中东地区取得突破,成功进入伊拉克工程技术服务市场,中国石油在融合了各种因素的复杂区域撬开了自己的发展道路。”邢厚媛表示。

新能源领域的变化非常明显。郭庆方认为:“中国石油积极介入,甚至在某些领域还主导了变化。”比如,中国石油有力推进生物液体燃料发展,油砂、油页岩、煤层气合作与利用取得重要进展,二氧化碳的捕获、封存和利用方面成为中国的“先行部队”。

正如马宏所说,中国石油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推动,显示了其有意识地承担国家能源战略这一重大责任。在更好履行责任的前提下,中国石油利用各种有利时机,为提高公司各种能力和潜力做准备,这是很有远见的。

在中国石油身上体现出来的变化是共同现象。国际化战略无疑是近两年石油企业发展中的亮点,邢厚媛用“打开新局面、出人意料、非常可喜”来形容。2008年石油市场急剧动荡,需求缩减,价格下跌。2009年金融危机程度加深,变数增多。“这种十分复杂的情况下,石油企业一方面稳住了阵脚,一方面清醒自己该做什么,实践中在过去不太熟悉的市场领域用新的方法打开了局面。比如,中国石化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和中国石油进入伊拉克市场就是两个亮点。前者给国内其他企业的跨国并购一个新启示,那就是不要把眼睛盯在传统石油市场上,眼界要开阔一点;后者是在复杂区域获得了突破。”

“在世界经济的复杂局面下,如何驾驭国际化,通过理性分析,达到自己的目标,并不容易。近两年中国石油企业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上,寻找新的路径和方法,实现自己的目标,造就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的一个突破。”邢厚媛这样表示。

“后危机期”形势更为严峻

过去的两年中,包括中国石油在内的国内石油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提振信心,抓住机遇,调整措施,实现了生产经营平稳较快发展。

“2009年可能是集团公司发展面临考验最为严峻的一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多次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石油得以保战略、消瓶颈、补短板,加强投资管理,确保重点工程和战略项目,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压缩一般性生产支出,稳健推进国际化进程,快速发展新能源业务,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稳步推进。

最为严峻的一年是不是已经过去?认清形势、认准方向远比提高效率更为重要。

就像一场大地震过后还会余震不断,虽说金融危机告一段落,大势基本看稳,但国际国内市场的某些区域、某些领域还会不断波动。“特别是石油领域,面临的局面可能比金融危机期间更为严峻。”邢厚媛这样表示。

随着经济的复苏,国际石油市场的需求会加大,加上投机因素重新活跃,“后危机时代”价格波动更加明显,贸易保护主义也更加严峻。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金融危机中,许多资金断裂的公司进行了一轮战略调整,可能会以新的战略姿态、新的战术手法回到这个市场,西方石油公司收回拳头,调整身心,积攒了更大的力量,接下来会重拳出击。” 邢厚媛强调。

她认为,众多企业的战略调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他们的经营方向会经历一次比较大的调整,非核心业务以及较长的产业链会剥离,核心业务更强。其次,其研发能力进一步提高,寻找新出路的过程中,将研发能力与低能耗、低污染等新兴领域相结合,致使出现新的市场格局。第三,服务能力提升,以崭新的竞争手段出现,涵盖高服务水平及高附加值的服务产品,从而使生产经营与服务经营有机联结,在二者搭桥中,金融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中国石油等国内石油企业有必要在延续危机时期稳健、谨慎、明智、积极决策的前提下,审时度势,在对市场、竞争环境及自我能力的认识和判断方面更加谨慎。只有在这一前提下做出的决策,才能抓住机遇。”邢厚媛表示。

核心竞争力仍有待提升

“战略的制定一定要慢,要充分论证,而战略的推进要稳,要坚决执行。”郭庆方表示,“中国石油制定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目标,是在有效继承过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在具体的执行中,需要兼顾各种变化,稳步推行。”

任何企业的战略执行,都是很困难的,首先必须保证巨轮不偏离航程。邢厚媛说:“中国石油企业在战略管理体系方面与西方相比,还存在差距。尤其是内部管控体系较弱,或者并未建立,所以上级决策、市场变化都会影响战略执行,使其出现偏离。应当创新思维,完善战略规划,健全管控机制。”

早在两年前,专家表示,中国石油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关键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现在,这一观点同样适用。

常规油气是中国石油提升规模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仍需把突出发展常规油气资源放在主导位置,切实增强资源保障能力,促进上下游业务协调发展、油公司业务与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共同发展,实现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需要从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入手,提升企业竞争力。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通过管理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最近,上游业务学习华北油田的精细化管理经验,销售领域推行国际水准销售企业建设,均是以效益为出发点,通过管理和技术创新,体现着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核心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呈现出的良好态势。

创新是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回避的话题。邢厚媛表示,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应该有新途径去推动。她指的是融资的国际化、多元化。利用国际银团的网络和服务,一方面可以解决融资需求问题,一方面其严谨的风险管控机制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和规避风险。同时,他们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咨询甚至公关。马宏则表示,中国石油应该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建立像美国莱斯大学贝克能源研究所那样享有盛誉的机构,有效利用其智囊作用,为战略推行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中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