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炼油产能“大跃进”

2010-01-21 14:58:17 《中国石油石化》   作者: 张娥  

我国炼油业既面临自身产能过剩的威胁,又面对世界炼油产能过剩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新建炼油项目应做好布局工作,有导有疏。已经建成的炼油企业则应练好内功,提前做好应变准备。

国内成品油销量已经不可能再现年增长10%的盛景,而大型炼油项目却不断上马并开工建设。对此,有关国内炼油产能将过剩的言论,不绝于耳。

就在2009年结束前10天,中国石化天津石化千万吨炼油工程工艺流程全部打通,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1500万吨/年。这是2009年继惠州炼油、独山子石化、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后我国大型炼油基地的又一进展。2009年终结之后,大炼油项目的推进与筹划并未画上句号。台州炼油、中俄东方石化等项目仍在推进之中。

不过,在世界炼油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中国炼油“大跃进”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产能过剩的质疑。目前我国很多大炼厂仍处于规划或者建设阶段,还没有从现实层面带来成品油产量的激增,而此时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就已相当富余。试想,一旦迎来几年之后炼厂扎堆投产的高峰期,国内市场能否容纳下比现在多上亿吨的油品?

多方鏖战

炼油产能的集中以广东省最为典型。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东石化产业从几近空白起步,到目前已建设成为国内外石油巨头扎堆布点、生产规模宏大的世界级石化基地。

以茂名石化现有的1350万吨/年产能计算,加上湛江东兴800万吨/年炼油(规划扩建到1500万吨/年)、广州石化1300万吨/年炼油、惠州大亚湾1200万吨/年炼油,广东现有炼油能力达到4650万吨/年,离2010年全省炼油达6500万吨/年的目标仅是一步之遥。

不过,2009年8月,发改委已经批准茂名石化的原油年加工能力提高近一倍,至2550万吨/年。中石油揭阳大炼油2000万吨/年项目也在厉兵秣马,加上一系列改扩建项目的实施,几年之后,广东地区的炼油产能将向1亿吨/年靠近。

这其中,中国石化的力量自然占优势。广东地区的炼化产业为中国石化长久经营。茂名石化、广州石化和湛江东兴炼油均为中国石化投资,炼油产能占了近3/4。

2009年6月投产的中海油惠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结束了中国石化在广东炼化领域的垄断地位,惠州成为中海油发展中下游产业的重要战略据点。按照中海油有关炼化产业规划,继一期工程后,中海油正在加紧建设二期工程并规划三期工程。到2020年,中海油在大亚湾地区最终将形成4000万吨/年炼油、300万吨/年乙烯的产能。

中国石油在广东自然不甘落后。2009年3月,中国石油揭阳炼油项目选址惠来大南海国际石化综合工业园,一期炼油工程规模达2000万吨/年,二期工程还将新增产能2000万吨/年,以及百万吨级乙烯项目。这意味着在广东规划的揭阳石化基地,未来也将形成4000万吨/年的炼油能力。

各大巨头在广东布阵虽有先来后到,但目前来看,整个竞争格局已大为改变。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即将形成。

广东地区的热火朝天只是一个缩影。在国内很多地方,炼化企业们也正在加紧布局炼油项目。根据各地的建设情况统计,2009、2010两年中国新建投产的项目有:中海油惠州1200万吨/年、中石油独山子石化1000万吨/年、中石油钦州1000万吨/年,实现新增炼油能力3200万吨/年。此外,还有中石化福建炼化、中石化武汉石化、中石化长岭炼化、中石化天津石化、中石油抚顺石化等改扩建项目,新增炼油能力达2150万吨/年。此外,一批中型炼厂如大港石化、华北石化、呼和浩特石化、庆阳石化等炼化企业的改扩建带来的增量也不可小觑。

而在中海油加入炼油大军后,其他央企也在寻机进入。

化工巨头中化集团多年来一直希望能够打通上下游产业链。2009年中化集团终于获批在福建泉州建立1200万吨/年炼油化工一体化的大型石化生产基地。该项目预计2012年建设完成,主要加工从科威特进口的原油。

国内成品油销量已经不可能再现年增长10%的盛景,炼油能力却仍在继续扩张。对此,有关国内炼油产能将过剩的言论,不绝于耳。

过剩之忧?

受当前宏观经济、燃料效率标准提高和可再生燃料替代等因素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美国,炼油产品的总需求呈下降趋势,汽油需求出现自198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但与之相对,世界炼油产能却在同步增加。

据悉,全球炼油业出现了过多的闲置产能,减产、关停等消息也频繁传出。在全球各地炼油业中,此次面临形势最严峻的地区在亚太。

《油气杂志》统计的数据显示,2008年亚太地区新增炼油能力60.3万桶/天,而新增需求仅为19.9万桶/天;2009年新增炼油能力将达到164.5万桶/天,而需求将减少41.4万桶/天;2010年新增炼油能力为104.3万桶/天,新增需求54.1万桶/天;2012年亚太地区将新增炼油能力140.7万桶/天,新增需求64.2万桶/天。

产能过剩将迫使部分装置降低加工量或停产。同时,因欧、美汽油需求持续下降,亚洲炼厂无法扩大出口缓解压力。预计亚太炼油业所受影响将持续到2010年,各国所受影响有所不同。在国际炼油能力明显过剩的背景下,中国国内的炼油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在不久的未来,我国的炼油行业是否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

中国石化咨询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经济师舒朝霞认为,从目前规划情况看,2015年我国炼油能力将达5.8亿吨/年,届时石油需求约5.5亿吨。到2015年,国内炼油产能供大于求的局势将逐渐显现。她预测,2015年汽柴油都将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汽油过剩60万吨,柴油过剩量最大,约300万吨。再加上中东地区炼油装置的集中投产,我国成品油市场面临激烈竞争。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市场营销所汤湘华则表示,截至2008年底,国内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集团原油加工能力已达到4.35亿吨/年,延长集团及地方炼厂的炼油能力1.02亿吨/年,合计原油加工能力已超过5亿吨/年。加上2009年陆续新投产的炼油产能,国内原油加工能力将达到5.66亿吨/年,初步测算成品油供应能力至少能达到3.3亿吨/年。而从成品油需求预测分析看,2015年国内成品油需求在3亿吨左右,这就意味着“十二五”期间国内总体炼油产能是过剩的。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信息部高级工程师田春荣此前称,中国未来两年建成投产炼油能力将超5000万吨/年,炼油能力过剩局面或将持续。

在炼油能力是否过剩上,却有另一派专家持完全相反的观点。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炼化所专家孙宝文分析,目前国内的原油消费达到3.76亿吨/年,中国的炼油能力是2.6亿吨/年,其中中国石油的炼油能力是1.2亿吨/年。他预测,到2020年国家的原油消费将达到5亿~5.5亿吨。因此,中国肯定还需要继续建大型炼厂,继续布局。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也表示,现在没必要过多强调过剩。世界面临炼油产能过剩的现实危险,不等于中国过剩,但也不排除有过剩的情况。目前我们要防止的,是国外过剩对国内带来的冲击。

支撑理由

不管怎么说,2009年国内成品油市场已经出现了过剩的苗头。汤湘华表示,“需求层面看2009年前三个季度成品油消费16160万吨,仅增长0.6%,其中汽油同比增长6.5%,柴油同比下降2.9%;供应层面看,今年以来随着惠州炼油1200万吨/年、福建炼化一体化新增800万吨/年、独山子石化1000万吨/年扩建等项目的陆续投产,成品油供应能力至少提高1500万吨/年,加之地炼的开工率普遍高于去年,总体看,今年社会成品油资源丰富,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

即便如此,新的炼油项目及改扩建项目也是层出不穷。对于广东、环渤海地区出现的争上项目情况,舒朝霞表示担心。

舒朝霞认为:“各个企业都赶着上新项目,很有可能过于集中,需要国家平衡。我们呼吁政府合理布局,谨慎审批,不要到处开花。否则,不仅带来严重污染的后果,而且会带来生产能力的过剩。”

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放开,与国际接轨力度越来越大,中东原油进入国内会有很强的竞争优势,随着俄油的进入,我国炼油企业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舒朝霞分析,未来中国石化产业不仅面临自身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时还将直面中东产品的冲击。到2013年,中东、印度上的炼油项目投产会特别多,尤其是中东油品很可能会出口,转向出口到亚洲、非洲等地。非洲经济、生活水平不够发达,市场需求少得多。那么主要出口会向亚洲市场,亚洲市场则主要是中国和印度,但印度本身国内就有很多炼油装置。中国理所当然首当其冲。

也有专家认为,现在说炼油产能过剩为时过早。他们认为炼油产能长期内不会过剩,反而还应加强大型炼油装置建设,淘汰小炼厂,尤其是那些污染大、物耗能耗大的地炼。

其理由是:规划中的炼油项目并不是规划就能实现;眼下短期的供应过剩,仅仅是阶段性和区域性过剩,随着中国经济恢复,这些都是可以被消化掉的。

宋爱萍认为,规划上的项目从企业角度来看,不一定都能实现。大型项目不是规划就能实现的,还要国家慎重评审。

孙宝文认为,从眼前产能来看,可能一些产品过剩,但未来几年会消化眼前产能。将来趋势是不会过剩。

“目前炼油主要考虑中小炼厂,这些地方小炼厂目前的负荷已经很高了。国内地炼主要还是通过两大公司下属企业获得燃料油。从两大公司来讲,山东炼厂的能力很大,扣除资源因素,两大公司的加工负荷也已经很高。”孙宝文进一步表示。

但是,关闭中小炼厂谈何容易?“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回落,成品油价格的国内与国际差距缩小,甚至国内价格开始高于国际价格,大大刺激了炼化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前期减产或停产的地方炼厂也陆续加大生产量。从而造成成品油市场资源过剩,炼油开工率下滑的局面。”汤湘华表示。

舒朝霞认为,目前地方炼厂约有7000万~8000万吨/年的产能。这接近1亿吨/年的产能有利就开、无利则停,对市场冲击很大。

“到2015年,这些地炼也不可能会被淘汰,因为前期投资已经做起来,后期可以不断地改扩建。国家扶持大炼油,规定地炼在150万吨/年以下规模的停产,但是它们也可以通过扩建过关,不一定非要新建150万吨/年的产能。因此,对小炼厂采取关停不是由行政命令决定的,这与我国的市场发展阶段有关。”舒朝霞认为。

一位不愿署名的专家认为,现在我国炼油业的确面临着闲置产能增多的考验,从目前来看,应该属于中短期的。由于目前这种不正常的需求萎缩,再加上大量炼油项目的上马投产,导致了炼油业闲置产能面临着阶段性的过剩。

孙宝文认为,炼油能力与中国经济环境有关,等中国经济走上正常发展速度,对油品需求还会增长,届时中国炼油能力还不够。

“目前国内炼油产能的区域性过剩还是存在的。从全国的消费市场来看,这些区域性的过剩油品还是能消化掉的。目前的区域性过剩主要体现在东北、西北地区,随着更多炼油项目的投产,广东地区的成品油也可能过剩。但是各省之间可以调配,最终基本能消化掉。”孙宝文分析道,“至于结构性过剩,还是不存在,主要是企业可调节炼厂产品的生产。汽油柴油比有一定的比例要求,新建炼厂都会调整,按市场预测结果做调整。而国内的环保法规以及相关机构都会要求炼厂生产高品质汽柴油。整体上看,还要持续发展炼油装置,这是中长期炼油需求提出的要求。”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炼油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