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气候变化研究争议不断 中国应有自己的声音

2010-01-25 08:52:32 科技日报

“气候门”事件真相尚未大白,又一桩“严重违背事实”的丑闻袭来,面对扑朔迷离的数据,有关专家认为——

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近麻烦不断,“气候门”事件真相尚未大白,又一桩丑闻袭来:1月20日该组织正式承认,其2007年发表的气候变化第4次评估报告中存在重大“失误”,喜马拉雅冰川将在2035年消失的结论严重违背事实。

IPCC之所以公开认错,是因为发出这一警告的科学家表示,他们的结论是以《新科学家》杂志1999年刊登的一篇报道为基础的。然而,该报道的作者皮尔斯承认,他是通过电话采访完成了那篇报道,而且采访对象是印度一位不知名的科学家赛义德·哈斯南。哈斯南则公开表示,他的有关主张“纯属猜测”,没有得到任何正式研究支持。

“早在数月前,IPCC专家、奥地利著名冰川学家卡泽尔就已在该组织内部发出警告,指出这一错误,但当时并没有人在意。”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黄锷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

这一被称之为“IPCC门”的事件,与去年年底的“气候门”事件遥相呼应——去年11月,多位世界顶级气候学家的邮件和文件被黑客公开,这些邮件和文件显示,一些科学家在操纵数据,以支持气候变暖结论。

从“气候门”到“IPCC门”,再到最近两个月来世界各地频频爆发的寒潮,气候究竟是“变暖”还是“变冷”,已越来越扑朔迷离。黄锷透露说,去年9月,IPCC内部的一位德国专家拉蒂夫通过研究发现,未来10年地球将进入一个较冷的时期,但他的声音当时被忽视了,直到最近才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

而这样一系列事件,则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对学术研究本身的思考。

启示一:气候变化的争论还将继续

在1月20日的声明中,IPCC副主席让·帕斯卡尔·范伊佩尔塞勒称,他们的报告中存在数据错误。但同时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这一总体结论是站得住脚的。“我不认为一个错误就会削弱这份长达3000页的报告的可信度。”

在“气候门”事件爆发后不久,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主任刘洪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并不是什么大事,IPCC的结论不是建立在一两个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的。”

“其实对气候变化的争论从一开始就有,所有的环节都存在争论。”刘洪滨说,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学界一直有很多看法,有人觉得是太阳的周期活动造成了全球气温的波动;还有的对模式的可靠性、温室气体的排放情景等也都存在质疑。具体而言,现在的模式,在完整模拟气候圈层的作用方面还很欠缺,远未达到理想效果,只是在长期的宏观趋势预测上做得还算较好。

“但从长远来看,全球变暖仍是大势。”刘洪滨指出,实际上近10年,全球平均气温相对稳定,并没有上一个10年升温那么明显。就中国而言,四川地区的温度不升反降,北方地区的升温要比南方明显。

“这个道理很简单,”刘洪滨解释说,“二氧化碳量每天都在增加,但不可能明天的温度就一定比今天高,后天的温度就一定比明天高。气候变化是在一个大的趋势的基础上,再叠加了很多自然系统的周期波动,周期都不相同,有的上千年,有的几十年,所以在具体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很复杂。注意我们的措辞,是全球平均升温,而不是一致升温。”

而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则认为:“气候变化的争论还将继续,现在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现有的对气候系统完整观测的时间还不够长,只能再通过二三十年的观测,结合过去100年的记录,才有可能看得更清楚。”

启示二:中国应展开独立的气候变化研究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IPCC工作组专家罗勇曾指出,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水平与国外相比有巨大差距,而差距之一就在于中国缺少获国际公认的自己获取的观测数据。

在“气候门”被披露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界专家的第一个反应也是,国内学者以后要慎用外国的数据,最好尽量使用自己获取的一手数据。

该专家解释说,目前国内学者在研究气候变化时大多使用国外的数据,现在看来这些数据都有可能是被处理过的。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中国缺少自己获取的原始数据,即使有数据,质量也不是很高、精度也不够。此外,由于国内学者都喜欢往国外学术期刊上发文章,而外国学术期刊看重的是国外数据,不认可中国的原始数据。

这似乎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位专家说:“如果国内数据与国外数据是一致的,没问题;但果然有分歧,就会说你的数据不行。这就导致了国内学者在写论文的时候倾向于引用国外数据。”

中国不仅仅需要获取自己的原始数据。更进一步而言,正如罗勇所指出,中国需要在气候变化上展开自己独立的研究,发出自己的声音。

启示三:科学研究应该秉持公正

黄锷告诉记者,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本应当出现各种不同的声音,但现在的学术界,却出现了“变暖”说一家独大的局面。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目前IPCC是支持“变暖”说的主要力量,而IPCC的研究又是国际气候谈判科学依据的主要来源,因此,在美国,很多科学家的想法就是:既然IPCC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科学界,他们就不好再发出质疑的声音,以免让公众对科学界失去信心。

而另一方面,在“气候门”事件后,美国《华尔街日报》在一篇报道中就分析指出,“气候门”所涉及的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环境中心等多家研究机构在近10年中获得的研究经费增长迅速,有的甚至增长了近10倍。

中国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陈显尧担心自己在申请课题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尽管气候变化是目前正“热”的领域,但他的研究却是其中相对较“冷”的一个方向。

与IPCC的论断“全球正在加速变暖,而人类行为是其主要原因”不同,从海洋角度研究气候变化的陈显尧认为,全球温度可能存在一个65—70年的自然振荡过程,而过去10年恰好是这个振荡过程的高峰,因此对全球加速变暖的原因还需进一步分析。

“与主流声音相比,我算是少数派吧,并且力量还很弱小。”对此,陈显尧颇显无奈。他还给记者讲述了一件小事:最近他与IPCC的一位外国专家通电邮。在邮件里,他阐述了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并在最后问对方是否真的相信全球变暖是人为因素。“我本想和他进行学术上的讨论,可没想到他在答复中只强调IPCC的结论具有权威性,不可置疑。我感到很遗憾,他并没有在学术上说服我。”

“科学家要有诚实、正直的品格,不能为了拿到科研经费而跟着主流走。”丁仲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的这番表示,似乎意味深长。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中国 气候 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