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跨地扩张 沈阳煤企挺进山西

2010-02-02 09:54:02 华商晨报   作者: 刘艳玲 王佳  

  在煤炭市场资源整合大幕下,山西成为全国的范本。

  而在山西范本的推进过程中,沈阳煤企并未置身事外。

  作为跨地域的整合,沈阳煤业集团(以下简称沈煤)在这个变革中扮演了一次开拓者角色。

  动态:

  沈煤“跨”入山西市场

  一直以来,煤炭市场的焦点都集中在以山西为范本的资源整合上,大型国企整合民营小煤矿的模式,被热议为“国进民退”。

  去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土资源部等12部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的通知》,要求在2010年继续推行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山西煤炭工业厅和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早一步宣布,首批19家重组煤企已获得国土资源部门的“采矿许可证”。国有资本注定掌握主导权,这种小煤矿整合模式被外界称为“国进民退”。

  然而这并没有阻挡住山西这个全国煤炭焦点市场上发生的更多变革,记者近日从省内几大省属煤企之一的沈煤内部人士处了解到,在运作了大约一年时间后,其在山西投资运营的煤矿产能有望达到百万吨以上。在当地煤炭资源大国企吞并小型煤老板的大背景下,沈煤这部分产能形成当地市场上不可忽视的新竞争力。

  据透露,实际上,早在2008年时,沈煤在本地市场基础上向外推进域外发展,而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棋子”,便是这个在当时还是中国最大煤炭产地的山西成立了晋辽公司,此举更使得沈煤的煤炭主业形成了“一本两翼”的格局。

  但之所以现在才更具备成规模的生产和销售,是因为全国煤炭资源整合的大背景,这使得沈煤的投资颇具整合的味道,国资背景更使其有“潜伏”的战略意味。“收购了山西的小煤矿后,国内煤炭资源整合渐渐开始,尤其是山西地区小煤矿的“被”整合,在整合步伐基本停步后,沈煤在山西的采煤也才具备更实际的可行性”。

  原因:

  辽宁煤企寻求地域扩张

  如果刨除沈煤在山西的跨地投资,此前沈煤集团早在2005年左右已在黑龙江地区实行资源扩张战略,而就煤炭行业自身来说,跨出东北三省并购投资更有开拓意义。

  对于煤炭行业开始跨地域整合的原因,各方说法颇为一致,那就是资源有限条件下的利益驱动型战略扩张。“省内市场资源很难再有新的突破,而山西资源丰富,势必会有投资价值。”沈煤内部相关人士称。

  并不是企业层面如此认为,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一位人士认为辽宁煤炭市场近几年的产能已经步入平衡,既没大幅的增长也没下降,但辽宁煤炭市场缺口明显,每年产能并不能完全满足省内需求,每年大约1.5亿吨的煤炭需求,一半左右需要从外地引进。

  以去年前5个月为例,该局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省煤炭产量比上年同期增加70万吨,实现产销平衡。“市场缺口和本地产能的相对有限,使得企业走出去不难理解。”

  而实际上,这种外延式扩张的需求不仅来自公司追求增长的利润冲动,也有着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早在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就曾发出《关于加快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在其中明确了行业重组目标恰恰时间节点就是2010年底,要新组建1~2个以优势煤矿企业为主体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全国年产量达1亿吨以上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要达到6~8个,煤矿企业数量由当时的1.3859万家降至不多于3000家。

  因为辽宁煤炭资源储量并不及山西这样的产煤大省,小煤矿的产量并不够大,几乎没有整合的条件,因此我省的煤炭资源整合基本以“关闭”为主。省煤炭工业管理局相关人士称,省内煤矿已从之前的千家以上,减少至目前的600家左右。

  影响:

  煤价上涨 为改革成本埋单

  如果对上述事实作进一步判断,不难看出,近期全国热点的煤炭价格持续走高,改革成本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助涨因素。

  中国煤炭市场网消息显示,截至1月上旬,2010年全国煤炭运需衔接已签订10.15亿吨,目前签订的合同中均比去年价格上涨,多数涨幅在每吨50元。

  表面上看,价格的提升来自于产量的暂时性降低。煤炭网市场研究员许少辉就表示:“2009年进入9月份以来,煤价一直保持这快速上涨的势头。截止到目前,仍保持上涨的预期。”

  “价格的上涨与山西煤炭资源整合降低产量有很大关系,”许少辉分析,“由于受到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影响,很多小型煤矿企业已经关闭停产,煤炭产量大大降低。”

  例如,山西省由于省内实行煤矿关闭整合和限产保价政策,去年一季度原煤产量仅为10800万吨,同比下降16.34%。而内蒙古煤炭产量在第一季度首超第一产煤大省山西,煤炭产量12980万吨,比山西多出2180万吨。

  此外不排除一些共性的涨价因素,例如运输环节造成的价格上涨。受经济回暖和冬季恶劣天气的影响,导致了用煤高峰的出现,工业用煤和电力煤炭需求大大增加,很多电厂电煤库存偏低甚至处于警戒库存以下,各大电厂和用煤单位纷纷加大煤炭采购力度。

  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更耐人寻味,“当山西产量下降时价格出现较大波动,这恰恰印证了中国煤炭行业仍不够完全市场化。”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指出,大规模的企业是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而中国的煤炭行业仍处于并不完全的市场化状态。

  这种国企整合民营小矿的资源整合政策,导致一些小型的煤矿企业划分到大型煤矿集团旗下,有时往往是经济效益差的国企吞并一些经济效益好的民营企业,并且两者正处于磨合期,国有企业往往没有做好相应的生产预案和库存,最终使得整合并未到位的市场空隙内出现价格波动。

  胡星斗表示,几年前中国煤炭价格整体水平是非常低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煤矿所要经历的不仅是行业上的整合,还有市场经济]带来的企业成本运营模式的变化,例如煤矿开采所需要的钢材,现在就要面临自主采购,钢价走高会增加煤炭产品的成本压力。

  而这种改革成本使得价格上涨的代价并不孤立,最直接的就是国内的用电企业要殃及池鱼。按照全国15亿吨电煤交易量粗略计算,如果2010年重点电煤合同价格平均涨幅50元/吨,则意味着发电企业将增加750亿元的采购成本。

  不过,煤炭市场的供需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改变,许少辉表示:“整体来说,全国的煤炭供需仍处于平衡状态。”目前山西煤炭资源的整合,影响了煤炭的总产量,但没有改变行业的供需结构,这也在侧面印证了当改革进行时,价格暂时性波动的表现。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山西 沈阳 沈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