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水电
  • 重庆:2010年水利全面加快“八项建设”

重庆:2010年水利全面加快“八项建设”

2010-02-03 09:53:27 重庆水利水务网

——全面加快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抓紧开展鲤鱼塘水库和“泽渝”一期工程的扫尾和竣工验收。基本建成大足玉滩水库大坝枢纽,确保梅峰、蒋家沟、太极、三角凼等6座在建水库安全度汛,加快推进松溉、铜罐驿两大提水工程和“九五”渠系配套工程、城市拓展区供水工程建设。

——全面加快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快沿江沿河县城及重点集镇防洪护岸工程建设,重点集镇(百强镇、中心镇)防洪确保年底全面达标销号。按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竣工验收时间表,及时开展竣工验收和评估总结。全面完成已成水库和完成除险加固水库的大坝注册登记工作。

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加快市级水文应急监测体系建设,完善各类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储足物资,加强演练,全力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切实加强对水库、城镇、人口聚集区堤防工程的监管和洪水预报、调度管理,确保城乡居民防洪安全和饮水安全,确保春灌用水。强化各级防办队伍建设,加强防汛人员业务培训。分级落实并公示水库、城镇防汛抗旱行政、技术、管护三个责任人。

——全面加快民生水利建设。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科学编制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坚持“134”的饮水安全建设模式,整镇(乡)推进,切实加快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超额完成200万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任务。同时,切实规范县级饮水安全工程集中报帐和材料设备准入制。切实加强城镇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坚决彻底取缔排污口,确保水质、水量达标,确保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在加快8个在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步伐的同时,全力争取涪江、鱼龙大灌区并入相邻大灌区并启动实施,争取4个大型泵站列入全国规划并启动实施,以尽快发挥效益。与骨干水源、饮水安全、灌区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全面启动10个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和专项工程建设,建成水源保障、水系配套、旱涝保收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认真编制《2011-2015年重庆市水库渔业生态养殖规划》,开展以主城周边、大中型水库为重点的生态渔业养殖试点工作。

——全面加快水土保持生态体系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水土保持“沿城、沿库、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紧紧围绕“森林重庆”建设,以饮用水源水库和穿(沿)城干支流绿化为重点,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打捆相关涉水资金,精心培植水系森林工程示范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抓紧完成“十一五”22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扩大试点项目验收的相关工作,编制好2011—2020年全市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规划,开展水能资源开发权调研和清理整顿工作,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地方水电开发。

——全面加快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解决“两翼”城乡饮水安全、城镇防洪达标、水土流失治理和农业灌溉等问题。同时,按照“三优先”的原则,继续做好水利扶贫工作,重点解决水利部定点扶贫县群众的饮水难、用水难问题,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

——全面加快水利改革。一是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利用市政府赋予市水投集团的土地储备、“只征不转”等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其融资平台功效,多渠道筹集水利建设资金。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吸纳更多的民营资本投入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二是全面开展小型水利水电设施产权、经营权改革,今年要全面完成各类水利设施确权颁证工作。三是全面巩固、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原水水价改革,把落实管理人员基本支出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水价核批率和已核批水价执行情况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大中型水库生态养鱼补助和新增水利投入挂钩。四是扩大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积极支持、帮助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区县,切实履行水务管理职能。五是研究调整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费、砂石资源费等水利规费征收办法,探索建立与水有关的生态补偿机制,力争扩大水利规费征收范围并适当提高标准。与此同时,对已开征的各项规费,做到应收尽收,不留死角和空档,不得擅自减免,并将各类水利规费全部用于水利发展。六是落实水文分级管理体制,按《水文条例》的有关规定,建立水文机构,落实水情预报技术人员和工作经费。

——全面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加快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文、山洪灾害等监测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防汛抗旱信息共享和传递机制,提高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初步形成以水、雨、工、旱、灾情及相关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水利水电数据中心应用平台为核心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相关水利信息化业务系统,力争年底初步实现水利信息化。

——全面加快水利干部队伍建设。多渠道引进懂技术、善管理的高素质水利人才,并通过返聘等方式,充分发挥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余热。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充分利用其人才、技术优势,为水利建设服务。进一步开展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定向业务培训,提高现有人员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深入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理想观、道德观,不断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




责任编辑: 江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