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全球经济已度过最困难时刻成为共识,但2010年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依然面临种种不确定因素,其中既包括此前经济刺激计划的后遗症“债务危机”,也包括经济刺激计划本身的效果开始逐步衰减,还有退出政策出台时机的拿捏。此外,老问题并未全部解决,比如美国商业地产领域依然可能爆发新危机。最关键的是,全球信心依然脆弱。
主权债务“定时炸弹”
近期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给世界经济蒙上了新阴影。国际评级机构惠誉甚至警告可能下调美国的主权债务评级。而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更有愈演愈烈之势。
美国2010财年(结束于今年9月30日)的联邦赤字将达1.56万亿美元,超过上一财年的1.41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财政赤字占经济总量的比例约为12%。美国国会参议院已于1月底将美国国债总额上限提至14.3万亿美元,平均每个美国人负债约4.5万美元。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2月7日表示,主权债务危机永远不会发生在美国。如果美国发生倒债危机,则意味着美元崩溃,客观而言,这种情况近期发生的可能性不大。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宣布成立“削减赤字委员会”,并坦言赤字问题处理不好将成为美国经济重大隐患。
与美国相比,欧洲的危机更加紧迫。作为这场危机“风暴眼”的希腊因为多年来疏于巩固财政,为今日危机埋下祸根。债台高筑的希腊成为欧元区最薄弱的一环。
更重要的是,目前欧盟27国中已有20个国家赤字超标。从希腊到意大利,从西班牙到葡萄牙,危机正在欧元区边缘国家蔓延。如果危机向欧元区核心国家扩散,欧元区这个货币联盟的稳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美国经济学家、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努里尔·鲁比尼甚至警告说,一旦西班牙这个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失守,欧元区将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
受此影响,近期欧洲金融市场再度陷入恐慌,主要股市大幅下挫。一度有望对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发起冲击的欧元遭受重创。与去年11月的高位相比,欧元对美元比价已大幅下挫了约10%。
尽管欧元区“死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这场危机对欧盟经济的杀伤力却不容小视。欧盟国家在控制赤字和刺激经济之间不得不作出两难抉择。而且,如果欧盟削减开支,势必导致对外需求萎缩,这对其他经济体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
退出政策的不确定性
全球经济之所以没有陷入更大衰退,完全要归功于各国推出的各种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但今年刺激政策的效力将开始逐步衰减,随着通胀压力反弹,各国不得不开始考虑退出策略。
为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国在财政和货币政策两条轨道上推出综合措施。从财政政策方面看,美国政府2009年2月推出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政策目标期限为两年,市场普遍预计其效果将在2010年年中达到高峰,之后逐步衰减。
与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对市场和整体经济的影响更大,因此目前市场颇为关注由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导的货币政策的退出。为应对危机,美联储创新了大量货币政策工具,其中大部分将于今年3月到期。根据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最新表态,美联储倾向于让这些工具中的绝大部分自然收缩。目前市场最关注的是两个问题,一是美联储何时开始加息,二是美联储是否会按期结束总额为1.25万亿美元的国债及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的购入政策。
由于美元的国际储备地位,以及全球经济日益紧密的相关性,美联储货币政策极其敏感,伯南克本人也极为谨慎。他于10日在国会作证时强调:“目前的经济状况仍然需要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12日发表《反思宏观经济政策》的报告,建议主要经济体的中央银行把控制通货膨胀目标从原来的2%提高到4%,以使货币政策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鉴于各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中受冲击程度不一、复苏力度不一、通胀前景不一,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退出策略”在时机、力度等方面已出现差异。全球各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在出现“错步”,这将对世界经济各个领域产生显著影响,各国如何应时因势、趋利避害、寻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房地产老问题仍可能制造新麻烦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风险在于引爆了本轮金融危机的房地产业、尤其是商业地产危机的进一步暴露。
根据美国权威房地产数据采集机构RealtyTrac11日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美国丧失住房抵押品赎回权的案件共有31.57万例,虽然比去年12月下降10%,但仍同比增加15%。美国国会10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预计,美国商业房地产贷款的损失高峰将在2010年之后发生,该领域的损失将达2000亿至3000亿美元。由于本轮美国商业地产的高峰期出现在2007年,大量贷款将在2012年左右到期。
经济学家预计,未来两三年内,美国的商业地产问题将进一步暴露。商业地产是否会像住房抵押贷款那样引发系统性风险,目前尚难判断。
总体而言,全球经济风险还在于“信心”二字。投资者信心依然脆弱,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导致信心丧失,从而对经济复苏造成新的打击。如何控制风险、避免市场出现新的恐慌,正对经济决策者形成新的考验。(综合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刘丽娜、驻布鲁塞尔记者尚军报道)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