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多晶硅行业准入门槛3000吨整体方案已成熟

2010-02-21 16:56:27 世华财讯

《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把准入门槛设定在3,000吨一直存在争议,但目前方案整体已经成熟,春节后应该就会下发执行。

据中国证券报2月11日报道,《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下称《标准》)出台已经进入读秒倒计时。国内一家大型多晶硅生产企业负责人透露,尽管把多晶硅准入门槛设定在3,000吨一直存在争议,不过,该准入标准最终还是会通过,目前方案整体已经成熟,春节后应该就会下发执行。

3,000吨,直接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无疑大大提高了中国多晶硅行业未来进入者的门槛,必将直接引发行业的一场大地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标准指的是新进入者的标准,很多想来参与的企业玩不起了,对已经具有产能的企业,则要靠市场来淘汰。”上述企业负责人表示。

继2009年9月、11月工信部、科技部等数个部委就《标准》进行两轮广泛征求意见后,2010年1月19日,工信部再次召集无锡尚德、江苏中能、赛维LDK、洛阳中硅等主流多晶硅企业探讨《标准》。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锦标介绍,1月19日的座谈再次讨论了规模、能耗、物料利用率等指标,相比之前的几次征求意见,这次座谈还特别提到了主管部门的监管政策,包括在土地、金融等监管方面的工作机制。

即将推出的《标准》确定了“新建多晶硅项目单线规模必须大于3,000吨/年,占地面积小于6公顷/千吨,还原电耗小于80千瓦时/千克,还原尾气中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99%”等众多准入标准。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标准》经过了多次讨论和修改,目前已经基本确定,预计很快就能够出台。目前看来,难点在于落实。一方面,单线产能3,000吨,技术要求高,普遍推行有难度;另一方面,落后产能要淘汰,退出补偿机制需要明确。

在一家地方多晶硅企业看来,如果是“单线产能”达到3,000吨,就意味着众多小企业被淘汰几无悬念,但如果不是“单线产能”,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自主“联合”,“跳一跳”,就能够着这条红线。

“设定的是单线3,000吨/年,否则,如果是多线产能叠加,本身就没有意义。”吕锦标表示,目前国际上的主流厂商都是5,000吨/线,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已经时不我待。

“这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是利好。”吕锦标介绍道,江苏中能现在是国内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产能为1.8万吨,2009年产量7,000吨,2010年预计产能将达到1.5-1.7万吨多晶硅。他指出,公司在实践中发现,单线产能在1,500吨的项目,成本到40美元/公斤,就已经再也下不来了,成本控制有限,相比5,000吨/线项目30美元/公斤的成本来说,在规模经济性方面差距甚远。

对于行业龙头来说,3,000吨的红线并不算高标准。多次参加标准设定内部讨论会议的江苏中期曾提出过5,000吨的标准,但最终未获相关部委采纳。

中国多晶硅业需“挤水分”

2006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对多晶硅的投资逐步升温,截至目前,已建成产能接近5万吨,大大小小的项目以及规划项目不下40个,江西、四川、江苏等省已经成为国内多晶硅项目的主要分布地区。

比如四川,其一省的多晶硅产能就已经达到1.5万吨,投资27亿元的成都天威硅业公司年产3,000吨的项目于2009年9月正式试产,投资15亿元的四川雅安市永旺多晶硅有限公司3600吨多晶硅项目一期600吨也已经投产。

不过,国内多晶硅行业的实际情况并不像外表的数字那样光鲜。有业内人士介绍,事实上,实际产能具有一定规模的项目也就20个左右,很多项目产出的都是纯度不达标的非成品,或者还只是规划产能。2009年,中国多晶硅的实际消耗在3万吨,而实际的国内产量只有1.6万吨。

吕锦标表示,目前很多多晶硅项目都是规划产能,与实际产能相去甚远。对于整个多晶硅行业来说,真正过剩的部分只是低端产能,过度投资效益低下的低端产能,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这次《标准》的制定过程,实际上也是一次对多晶硅行业现实情况的摸底过程。自2009年9月份以来,工信部就多晶硅“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数次调研。前几年行业的高利润率,吸引各路资金纷纷涉足多晶硅,造成低端产能迅速膨胀;又由于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真正有市场、有需求的高端产能发展相对滞后。而且,“结构性过剩”之势还在恶性发展,目前各地还在大量规划新上多晶硅项目,其中,3,000吨以下的中小型项目几乎占到80%,申报3,000吨项目的则寥寥无几。

《标准》的推出,将对多晶硅行业来一次挤水分的“消肿大手术”:借助新建项目的红线,那些已经规划但未报批的项目多数将被直接拦在市场之外;借助环保能耗标准及市场之手,众多已建中小型项目也将淘汰出局。

存量退出由市场说了算

“还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标准》虽然是新进产能的门槛标准,但是对于现有产能也会在环保指标和能耗指标上卡死。”有业内人士透露,“《标准》规定,到2011年底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多晶硅产能。”

这一点意味着国内多晶硅市场洗牌会相当剧烈,很多环保指标不能达标的企业要么再投资进行设备改造,要么等着退出市场。

江苏一家多晶硅企业人士表示,对于能耗标准,别提规模实力较小的厂商,就连千、万吨产能的厂商都感到发怵,不少厂商因为没有多晶硅生产尾气的配套回收设备,生产每千克多晶硅的综合能耗远超过200千瓦时/千克。

而赛维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希望标准可以再高一点,这样,行业进入者都是规模技术较高的企业,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的竞争力。据了解,赛维目前拥有的3条多晶硅生产线都是5,000吨的产能标准,2009年预计能够实现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约40千瓦时/千克。

在无锡,有一家多晶硅厂商,在国际多晶硅价格高达400-500美元/公斤的时候进场,当时该厂的产能只有几百吨,生产成本为170美元/公斤,即使如此高的成本,在当时依旧能够实现暴利,随着多晶硅价格的回落,该厂选择了获利退出。

目前多晶硅的价格已降到60-70美元/公斤,已高于国内一些项目的生产成本。吕锦标表示,很多300吨、800吨的项目在2009年之前都算是中型项目,但这些项目的成本也在80美元/公斤左右,现在显然已经无法能够正常开工生产了,即使没有产业政策的限制,它们也无法在市场上存活。

自多晶硅价格持续近一年的低位徘徊以来,不少多晶硅厂商已经因利润大减而陆续减产或退出,但上面提到的无锡厂商却走了“回头路”。由于认识到设立门槛之后的行业会更有秩序,该无锡厂商决定,利用前期赚取的大量利润,斥资投建3,000吨以上的生产线,重整旗鼓再杀入多晶硅市场。

“实际上,多晶硅行业还属于朝阳产业,只是现在进入门槛提高了,对于想要长期在此行业发展经营的企业来说仍然存在投资价值,而且,现在的整体投资成本已经明显低于2008年之前。”一大型多晶硅生产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对多晶硅行业设立准入门槛,早在2009年10月份就已经提上日程,历经多次征求意见,具体标准也渐趋成型,但由于各种原因,至今仍未出台。背后的利益博弈和未来的政策落实难度可想而知,一切都在考验参与者的勇气与决心。

《标准》主要涉及到“3000吨单线产能、200千瓦时/千克综合能耗”两条准入门槛。分析人士表示,该标准接近于国际通行标准。一直在政策保护伞之下的国内多晶硅企业,一下子“与国际接轨”,自然会不适应。

企业对标准的意见差异较大,系列现实难题导致标准的制定百般斟酌,但即便如此,未来的落实也不容乐观。正如发改委有关人士所感叹的:“如何落实标准,才是最大的难题。”

引入行业准入标准,必将触动诸多利益方的“奶酪”。仅就“单线产能3000吨”这一标准而言,目前大约四分之三的国内企业不合要求,这意味着多晶硅市场将因此迎来深度整合。若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这并非坏事,政府一直在鼓励企业做优做强。但回想2009年下半年,多个省份争相上马新能源产业基地、光伏产业基地,地方政府为了拉动GDP增长大力投建多晶硅等新能源项目,导致多晶硅产能跳跃式增长。一旦引入行业门槛,这些项目的投建热情必然受到打压,成本的提升也会使投资者兴趣大减。届时,受到打压的利益各方如何反弹,将极大地考验标准推行者的执行落实能力。

引入行业标准,还需要看行业的承受力。要达到标准,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加研发投入来提高技术,但提高技术水平就需要增加投入。目前,光伏发电的整体成本尽管呈下降趋势,但以2009年确定的1.09元/千瓦时的光伏特许权招标价格来看,成本远高于传统能源,需要政府给予多种形式的补贴。门槛的设置必然要考验行业整体的成本承受能力,只有以技术提升效益,才能使行业获得良性发展。

在行业处于产能过剩阶段时,若下决心提高行业门槛,规范行业秩序,落实起来要相对容易。但是,目前国内多晶硅产能是否过剩,尚存在很大争议。2009年10月份,发改委将多晶硅与钢铁等产业并列为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行业;而之后的12月份,科技部又出面称,调研显示,多晶硅产业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称2009年多晶硅缺口达2万吨。表面看来,我国多晶硅产业呈现低端产品过剩而高端产品不足的现状。而利用设门槛来改变现状的效果如何,还有待实践检验。

就在标准一再征求意见期间,不少多晶硅企业已经开始行动。有的知难而退,早寻退路;也有企业开始修改企业规划,上调产能;甚至有的企业欲简单联合以求攀上准入门槛,而这将直接导致设立门槛以抑制产能过剩的初衷难以落实。

任何一种改变都需要付出代价,而对于目前国内的多晶硅行业来说,不改变的代价无疑更大。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只会白白贻误时机。现在是到了下决心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多晶硅 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