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虎年油市向阳开

2010-03-01 15:48:57 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作者: 龚金双  

2009年,中国石油市场走出年初的低谷,石油需求、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都有较快增长。2010年,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好转,预计石油需求增速加快,成品油供应能力和产量都会较快增长。

2009:走出低谷

2009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速放缓,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石油对外依存度继续提高,原油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50%。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较快增长,汽柴油出口大幅增加。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速放缓,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年石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4.08亿吨。各油品需求增长情况不同。国内原油产量有所下降,石油对外依存度继续提高,原油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50%。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较快增长,汽柴油出口大幅增加。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出台,使国内石油市场价格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关联性增强。

受经济走势影响,2009年中国石油需求和供应均经历了走出低谷,逐步回升的轨迹。2月份石油需求和供应均达到近年来的最低水平。3月份开始,石油需求和供应均波动回升,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石油需求增速放慢

2009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速降至近10年的最低点6.1%。在大规模投资刺激计划和信贷大幅扩张的提振下,经济快速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二季度经济出现明显回升,单季GDP增长7.9%,之后逐季回升。与之对应,2009年2月石油表观消费量只有2778万吨,同比下降幅度扩大到9.9%,为两年来的最低水平。其中,原油表观消费量2543.8万吨,为三年来的最低水平;柴油表观消费量948.7万吨,同比下降11.5%。3月份开始,国家投资和经济刺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春耕开始和基建项目逐步开工,经济活动开始活跃,市场需求波动回升。原油以及成品油需求出现环比大幅回升。3月份原油表观消费量环比增长24.6%,汽、柴油表观消费量环比分别增长22.2%和11.9%,均为历史罕见,超过了季节性需求变化的特征。之后,石油、原油以及许多油品表观消费量不断上涨,不断创历史新高,石油、原油以及许多油品同比较快增长。

全年看,2009年中国石油需求继续增长,增速放缓。全年国内石油表观消费量(国内原油产量+原油和全部石油产品净进口量,下同)4.08375亿吨,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原油表观消费量3.881亿吨,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

各油品的主要用油行业不同,各行业受金融危机和国家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不同等导致各油品需求增长情况不同。其中,汽油、柴油、煤油表观消费量分别为6704.9万吨、13859.8万吨和1497.0万吨,分别增长5.5%、-0.2%、17.0%。

汽油需求逆势上涨

汽车和摩托车主要是生活性消费,受金融危机影响有限。同时,国家出台了刺激汽车消费的系列政策,使汽车生产和销售快速回升,支撑汽油需求增长。全年汽车销量1364.5万辆,同比增长46.1%;汽车产量1382.7万辆,同比增长47.8%。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2009年汽车产销量大幅增长,且首次突破千万辆大关,但汽油需求增速并不太高,低于上年增速和前些年的年均增速。这有几个主要原因:一是新车的油耗低;二是汽车产销量大幅增长并不代表汽车运输的大幅增长,汽车运输与经济活动有关,因而与经济增长有关;三是2009年汽油调兑市场较旺盛。2009年市场上汽油与调兑原料(如甲醇)之间存在巨大的价差,每吨高达数千元,商家通过调兑获取高额利润。2009年4月8日和5月18日,《车用燃料甲醇》国家标准和《车用甲醇汽油(M85)》国家标准相继正式颁布,并分别于2009年11月1日和12月1日正式实施。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明朗,2009年全国各地试点使用甲醇汽油的范围不断扩大,如山西省已有1000多座加油站在全面销售M15。

柴油需求下跌

柴油用油行业复杂,除了交通运输外,工业,农、林、牧、渔、水利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等各行业的柴油需求都可观。金融危机使经济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工业和运输业,影响到柴油需求。2009年初,柴油需求一度深幅下跌。虽然3月开始回升,跌幅减小,但同比前8月基本一直在下跌。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只增长7.7%,工业增加值增长8.7%,重工业增加值增长8.7%,都是近年来较低的。特别是第一季度,经济只增长6.1%,工业增加值增长5.1%。其中,重工业增加值增长4.5%,低于工业增加值和轻工业增加值增速,这是近些年所没有的。再加上,许多高耗能重化工业产品产量增速较低甚至下降,电力、煤炭供应形势较好,煤液化等替代能源较快发展等,这些都影响柴油需求的增长。

煤油需求随航空起飞

中国航空运输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航空运输需求特别是国内航空客运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金融危机虽然一度使国际航空运输,特别是国际航空货运受到影响,但航空客运特别是国内客运旺盛,支撑煤油需求,使煤油需求2009年2月止跌大幅反弹,同比大幅增长,之后波动大幅回升。2009年1-11月,民航旅客周转量增长16.5%;全年煤油需求也同比增长17.0%。

燃料油需求继续降低

燃料油需求受工业生产影响大。金融危机使工业生产,特别是东南沿海以燃料油作为重要能源的地区的外向性经济受到较大影响,燃料油需求受到较大影响。同时,燃料油消费税大幅提高也影响燃料油需求。

LPG需求止跌反弹

LPG消费量的75%左右用于民用和商业,还有一部分用于车用和化工。2009年,这些方面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价格的下跌还促进了民用和商业用的刚性需求。LPG没有消费税,2009年成品油消费税大幅提高后,在某些时候、某些领域LPG的成本比较优势显现出来。2009年LNG进口价格高于LPG,二甲醚与LPG的价差缩小,对LPG的替代减弱等,这些使2009年LPG需求止跌反弹。

沥青需求大幅增长

由于国家4万亿元投资等经济政策的刺激,基建等行业快速增长,导致2009年沥青需求大幅增长,与柴油等油品的需求下降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在多数油品需求较弱的一季度,沥青表观消费量达到505.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41.2%;全年沥青表观消费量2718.9万吨,同比大幅增长47.3%。沥青需求快速增长使沥青需求占石油总需求的比例达到6.7%的相对较高水平。

原油生产下降 成品油产量增加

因国内石油市场相对疲软,2009年国内原油生产受到影响,特别是前期。全年国内原油产量18949.0万吨,同比下降0.4%,而2004-2008年的年均增速和2008年增速均为2.3%。

与此同时,受三大因素影响,2009年国内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继续较快增长,并呈现出先降后升、波动幅度较大的走势特点。这三大因素是:国内石油需求的变化;国家成品油价格政策的变化和国际油价水平;生产能力的较快增长和供应格局的变化。国内石油需求先降后升使国内成品油生产先降后升,波动幅度较大。国家成品油价格政策的变化和相对不太高的国际油价使炼厂利润得到一定保证,炼油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国内炼油能力较大幅度增长,成品油供应格局的变化使协调一致行动的能力减弱等也一定程度支撑了成品油生产。

2009年全年国内原油加工量37460.1万吨,同比增长7.9%,生产成品油22801万吨,同比增长9.4%。各油品产量增长情况各异。汽油、煤油、沥青等油品生产增速加快,而柴油、燃料油等油品生产增速下降。全年国内沥青产量2354.4万吨,同比增长54.6%,煤油产量1479.4万吨,同比增长27.0%,汽油产量7194.8万吨,同比增长13.1%,都大大快于近些年增速;柴油产量14126.8万吨,同比增长6.0%,低于近些年的增速;燃料油产量1689.5万吨,同比大幅下降19.0%,这是近些年所没有的下降速度;LPG产量1791.7万吨,同比增长4.7%,虽然增速低于前些年的年均增速,但扭转了2008年的下降趋势。与2003-2008年的年均增速比,原油加工量增速上升0.8个百分点,柴油产量增速下降1.3个百分点,而汽油和煤油产量增速分别提高5.9和19.4个百分点。

与石油需求类似,原油加工量和多数油品产量也经历了先下降后大幅回升的过程。2009年1月原油加工量只有2576.9万吨,为近年最低点,同比大幅下降9.4%。2月开始回升,3月开始回升速度加快,同比转为正增长,当月原油加工量比2月增加357.7万吨,是历史上的单月最大增量。5月创历史新高,之后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多数油品产量走势与原油加工量类似。其中,汽油、煤油产量2月同比就有所增长,3月回升速度加快,当月汽油、煤油产量创历史新高,5月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分别增长30.1%和29.0%,是近些年来少有的增速。柴油产量2月也开始回升,3月回升速度加快,4月同比增速变正,6月开始多次创历史新高。

石油进口增长较快

2009年石油进口量继续较快增长。在国内原油生产下降,石油需求继续增长,一些库容、管道以及炼化装置投产增加需求等因素影响下,全年石油进口量25199万吨,同比增长12.2%,出口量3310.6万吨,同比增长38.6%,净进口21888.5万吨,同比增长9.1%,增速比2008年下降2.7个百分点。其中,原油进口量20379万吨,同比增长13.9%,出口量516.9万吨,同比增长38.5%,净进口19862.0万吨,同比增长13.4%,增速比2008年加快2.2个百分点。

2009年中国石油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双破50%。全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21888.5万吨,石油表观消费量40837.5万吨,石油对外依存度由2008年的51.4%上升至53.6%;原油净进口量19862.0万吨,原油表观消费量38810.9万吨,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1.2%。

受国内石油需求走势影响,2009年石油进口量先降后升,波动幅度大。2月石油进口量降至全年最低点,当月石油净进口量只有1347万吨,为2007年2月以来的最低点,同比降幅也扩大到15.5%。3月开始,随着石油需求的回升,石油进口量大幅反弹,当月石油净进口量回升至1821.5万吨,比2月增加474.5万吨,创历史月环比最大增量,同比降幅也收窄至5.2%。4月石油净进口量同比增长9.8%。到7月,石油净进口量达到2149.1万吨的历史高点,同比大幅增长28.3%。

2009年,国内汽煤柴油供应充足,使汽煤柴油进口量下降,出口量增长。其中,汽油净出口再度大幅增长,达490.0万吨,超过2007年的水平;柴油从上年净进口变为净出口,净出口量达267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2009年石油沥青净进口达到364.5万吨,变为中国第二大净进口油品。LPG净进口量扭转下降趋势,转为大幅增长;燃料油仍为中国石油产品中净进口量最大的品种。全年LPG和燃料油净进口量分别为324.2万吨和153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8.4%和7.1%。

从进口来源看,2009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仍主要集中在中东、非洲和原苏联地区。2009年1-11月这三个地区原油进口量占原油总进口量的比例达88.7%。值得注意的是,从非洲地区进口的原油占原油总进口量的比例继2008年转而向下以后,2009年继续下降到29.4%;从中东地区进口的原油占原油总进口的比例虽比2008年有所下降,但仍达48.8%;从俄罗斯、美洲和亚太地区进口的比例有所上升。

价格与国际油价联动

2009年以来,国家继续完善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相关政策,新价格机制及其配套政策出台。财政部等七部委先后出台了《关于落实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进一步完善种粮农民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机制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落实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财政补贴机制的实施意见》,将成品油涨价的相关补贴进一步规范化、正常化。5月,国家正式颁布了《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石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明确。

2009年,国家调整成品油价格频率明显加快。1月15日,在距上次调价仅27天的情况下,政府根据国际油价变化,下调了国内成品油价格;6月1日和6月30日,9月2日和9月30日一个月内两次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到11月10日,国家共调整八次国内成品油价格。这种频率是近些年所没有的。

2009年,在国家新的石油价格政策影响下,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油价的联动性明显增强。原油价格仍然随国际油价波动而波动,滞后国际油价变化一个月。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的联动性大大提高。国家最高限价随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而波动,一般情况下滞后22个工作日,幅度根据国内石油市场情况有一定差别。市场价格变化快于国家调价,大趋势与国际油价变化基本相同。当国际平均油价变化超过4%时,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与国际油价的联动性更加明显。变化幅度随国内市场状况而与国际油价的变化有一定差别。

不过,在根据国际油价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时,国内经济状况等仍是重要参考因素。2009年国家调价仍有几次明显不到位,涨幅明显低于国际油价涨幅,有几次调价时间明显推迟。

市场主体多元化进程加快

2009年随着中海油惠州大炼厂的投产,中海油大举进入国内成品油市场。同时,中航油正谋划内陆油品销售;中信、北方工业公司在成品油仓储方面已有突破,下一步计划开展成品油零售业务;陕西延长石油打入陕西高速公路加油系统,并与壳牌联合拓展在陕西和四川的油品销售终端业务等。内资外资、国有民营,特别是一些国外石油巨头和大型国有企业正加快进入国内石油终端市场,市场竞争形势趋于激烈。全年市场供应充足,绝大部分时间市场呈买方市场特征。

2010:市场加速

2010年,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好转,预计石油需求增速将会加快,成品油供应能力和产量都会得到较快增长。

2010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复苏回升,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好转,但经济恢复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预计石油表观消费达到4.30亿吨,同比增长5.4%。全年原油生产和加工量将分别达到1.93亿吨和3.96亿吨,分别增长2.0%和5.6%;石油净进口量2.37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5%。

宏观经济未来走向

各种经济指标显示,世界经济形势正在逐步好转,衰退正接近尾声。世界经济仍面临许多困难,经济数据也是喜忧参半。随着经济复苏趋势的逐渐明朗,各国将逐步退出此前大规模刺激政策。各国实体经济及金融秩序都需要时间来恢复,尤其是发达国家失业率预计仍保持在高位,从而延缓消费及经济的复苏。政府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逐渐淡出后,私人投资的培育和增长成为关键。以上种种预示着,经济复苏的路程可能会比较漫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9年10月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指出,全球经济衰退正接近尾声,2009年世界经济将下降1.1%,比7月份的预测上调0.3个百分点;2010年增长3.1%,比7月预测上调0.6个百分点,低于金融危机以前全球正常的增长水平。

世界其他三大组织—联合国、世界银行、OECD也都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有所回升,但步伐较缓慢,可能显著低于危机前的正常年份水平。

从中国情况来看,经济继续向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第10个月位于分界点上方;用电量等许多重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速有的由负变正,有的增速加快或继续保持高位;工业增加值、GDP增速逐季回升;世界经济回升带动中国出口形势好转,政府投资和经济刺激政策继续和进一步发挥作用等因素将推动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变好。世界经济回升速度较慢,对中国经济增速也有一定程度影响。

世界银行2009年11月4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称,由于全球经济活动重新开始扩张,2009年底开始,中国出口形势的好转将扭转净出口对GDP增长负贡献的局面。世行预计,中国2009年货物和服务的出口同比下降12.4%,2010年将达到9.9%的正增长,净出口对增长的贡献将由今年的-4.4%上升到2010年的0.3%。同时,由于新房开工迅速反弹,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必将高于2009年。

由于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复苏,预计2009年中国GDP增速达到8.4%,2010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8.7%。

石油需求增速将加快

除了宏观经济走势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影响着2010年的石油需求。

国家旨在拉动经济的投资大多是基础建设性项目,对重化工业的拉动作用较大

从实际数据看,随着国家投资和经济刺激政策逐步发挥作用。2009年5月开始,重工业增加值增速稳步回升。6月开始,重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10%,并超过工业增加值和轻工业增加值增速,11月重工业增加值增速达22.2%。许多重化工业产品产量增速也稳步回升或保持高位。重化工业对石油需求的拉动作用较大。从历史上看,重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工业增加值增速和GDP增速的年份石油需求弹性系数较大,很多年份都大于1;重工业增加值增速小于工业增加值和轻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年份,石油需求弹性系数一般低于重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和轻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年份。

国家出台的十大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将进一步发挥作用

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对石油需求的影响是把双刃剑。

十大行业调整振兴规划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因而拉动石油需求增长,同时,十大行业本身的石油需求量也大。2008年,以十大产业为代表的工业和物流业的成品油消费量占成品油总消费量的67.5%,比2000年提高了11.8个百分点。十大行业振兴规划还使一些直接用油行业快速发展。如,汽车行业振兴规划规定2009年汽车产销量要超过1000万辆,未来3年每年增长10%以上。石化行业振兴规划规定2011年乙烯产量达到1550万吨;要求建立成品油商业储备等。

十大行业调整振兴规划之所以是“调整振兴规划”而不是“振兴规划”,很重要的原因是“规划”很重视结构的调整,强调优化产业布局、实施结构调整、淘汰落后、降低能耗等。如,《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汽车市场需求结构得到优化。1.5升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40%以上,其中1.0升以下小排量车市场份额达到15%以上,新能源汽车占5%。近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实施结构调整、控制产能过剩的措施。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38号文件,即《国务院批转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10月19日,发改委等十部委联手发布“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意见。10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重申,将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进一步研究出台鼓励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等。这些,对石油需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中国油库、管道、炼油装置建设继续快速发展

2009年后期及2010年将有一批油库建成投产,包括原油、成品油商业储备库(按石化行业振兴规划,2009年要实现300万吨的成品油商业储备,2010年达到600万吨,2011年达到1000万吨),一些地方政府的储备库,中石油和中石化以及其他一些石油企业和港口、码头、保税区等的生产经营库;还将有一些石油管道、炼油装置投产等,这些将对石油需求构成有效的支撑。

消费结构正在快速升级

中国人均GDP已超过3500美元,处于消费结构快速升级阶段。目前中国每千人汽车拥有量仅为52.4辆,而美国每千人汽车拥有量为790辆,世界平均水平为每千人131辆;中国的城市化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等。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石油需求增长。

新的成品油价格、税费政策继续发挥作用

新的成品油价格、税费政策对石油需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过度需求有抑制作用,对各种油品的需求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010年这种影响和作用会进一步表现出来,特别是如果油价较大幅度上涨,这种影响和作用会更加突出。

环保、低碳经济等的影响

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和替代能源正成为一种国际时尚和潮流,是未来发展方向。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节能、减排、新能源和替代能源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正在和将继续快速发展,一定程度抑制石油需求增长。

根据上面的分析,预测2010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43040万吨,同比增长5.4%;原油表观消费量41020万吨,增长5.7%。汽油需求继续较快增长,柴油需求增速回升,煤油需求增速下降。

成品油产量较快增长

国内原油产量受国内石油资源条件限制,国际油价和国内成品油市场状况也对国内原油产量产生影响。2010年国内石油需求增速加快、国际油价可能保持较高水平,对国内原油生产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估计全年国内原油产量为1.93亿吨,增长2.0%。

成品油生产将较快增长。2010年国际油价长时间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在新的成品油价格政策得到切实贯彻实施和国际油价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原油加工利润可得到一定的保证。2009年国内原油加工能力较快增长,2010年还会有一定幅度增长。石化行业振兴规划规定,到2011年,国内原油加工量达到40500万吨,成品油和乙烯产量分别达到2.475亿吨和1550万吨;国内石油需求增速加快等,支撑成品油的生产。预计2010年中国国内原油加工量将达到3.96亿吨,增长5.6%。各油品生产增速受国内供需状况和盈利情况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2010年汽柴油可能仍会净出口。2010年国际油价可能会保持较高水平,如果国际油价高于80美元/桶,国内炼油利润将被压缩,成品油出口的利润会有所上升;随着国内炼油能力的不断增长,国家成品油进出口政策可能会有所变化。如,2009年国家增加了成品油加工贸易出口配额,国家决定2010年起提高成品油进口关税;2010年成品油生产将较快增长等。预计2010年原油进口继续较快增长,净进口量2.17亿吨,石油净进口量2.37亿吨。

2010年,市场主体多元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中海油、中化、延长油矿等的实力将进一步增强,还会有一些新的企业进入中国成品油市场;市场主体的竞争意识增加,手段、方式、方法进一步发展;成品油供应能力将进一步增加;在新的成品油价格政策和相对不太高的国际油价下,成品油生产利润得到一定保证等,将使国内成品油供应充足,市场竞争激烈,呈现买方市场特征。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国际油价 石油市场 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