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煤机制造业重新划分市场

2010-03-04 08:28:45 山西青年报   作者: 成宇鹏  

 

2月28日的山西太原,一场大雪并没有让元宵节气氛冷却。

某煤机企业负责人乔喜(化名)的心情和天气一样,有种难言的异样,已经在山西从事煤机生产近20年的他,准备离开家乡,重新打拼。

作为中国的煤炭大省,山西同时也是煤机制造业的大省。据统计,2010年山西煤机的需求量将达到200多亿元。

这一数字,将随着煤改的结束,大量综采设备的上马,变得更多。

这个有着巨大发展空间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包括龙头企业在内,数以百计的煤机生产商将为此而争夺。

但游戏还没开始,老乔等一批小型煤机的生产厂家,已经无法在这百亿的份额中分得一杯羹。同样,已经进场的"玩家",亦难言轻松。这个刚刚开场的游戏,充满了太多的变数。

忙碌的春节

对于煤机生产商来说,这个春节注定是忙碌的。

按照惯例,每天冬天,煤机生产商都会去拜访自己的客户,在送上节日祝福的同时,也巩固一下双方的关系。希望对方在扩大产能,需要新设备时,能够优先考虑他们。

2009年的冬天,他们的确也是这样做的。但随着煤改的结束,这些常规动作,已经远远不够。

春节刚过,太原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矿")负责营销的各位老总,顾不上和家里人团圆,就被公司派遣至各地出差。

据太矿有关人士介绍,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去,为的就是再次巩固和客户的关系,以便对方能在设备更新换代时选择太矿的产品。

据统计,2007年山西煤机产值占全国总量的12.5%,预计到2010年可占20%左右,按这一比例计算,到2010年山西煤机的需求量可达200多亿元。

此前出台的《山西煤机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中提到,"到2011年,全省煤机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其中煤机成套装备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煤矿安全和煤机配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煤炭洗选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焦化、气化设备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而随着煤改的结束,整合后的大矿要对旧矿区进行技术改造或基本建设,大量的矿井都将进行设备的更换,这个数字将是非常巨大的。"一位研究煤机市场的专家说。

毫无疑问,煤改过后的山西煤机市场,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个百亿元的大蛋糕,已经让众多生产商想入非非。

而山西的煤机装备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已经形成以煤炭采掘、洗选、焦化、气化和矿井安全设备为主体,研发与制造并举的产业体系。煤机制造更是拥有太原重工、太重煤机等一批龙头企业和长治清华、山西安泰等一批骨干企业。

忙碌的也不止是国企大佬,其他的煤机企业也在这个春节期间四处奔走。有的是为得到更好的发展,有的则是为了能在这个行业得以继续生存。

到外省去发展

和他的同行一样,乔喜也没在这个关键时刻闲着。

早在去年11月,看准了煤机市场将迎来大好时机的乔喜,就开始为以后的发展奔走。

2009年11月底,老乔找到此前谈过生意的临汾一家煤矿,此时该煤矿已经被山西一家整合主体企业收购,身份也变成了国企。

尽管此前有过接触,但换了"老板"的煤矿还是给乔喜浇了一盆冷水。对方告诉他,煤矿要扩大产能,全部实现综采,他的小煤机已经不能满足煤矿的需求,以后有需要再联系。

"国企不好进啊!"乔喜无奈地说。

但他还是决定再试一试。"我就不相信所有的煤矿都能实现综采?那些小煤矿怎么办啊。"

乔喜叫上了自己在山西高平开煤机厂的朋友,一起去谈。这一次老乔伤得更重,对方直接告他不用想了。

在经营煤机生意近20年的时间里,乔喜已经在大同、阳泉、运城等地有了一批忠实的客户,这也为他积累了不菲的财富。凭借着自己良好的运营,他的生意甚至做到了内蒙古、河北等地。

这一次,乔喜又失望了。

尽管接待他的还是以前的老相识,但对方已经没有了以往一拍即合的气势,婉言拒绝,

不甘心的乔喜,硬把自己在山西多地的客户跑了一圈,最终还是一份都没谈成。

他在和同行交流时发现,大家的情况基本一样,只有一家勉强谈下了某煤矿的皮带业务。乔喜这才明白,他们这些小煤机企业,已经无法继续在山西生存。

乔喜心里有些不平,"我的企业是小了点,但山西不是所有的煤矿都能综采啊,再说我的质量也不差啊。"

有些时候,乔喜甚至想过把这些年赚下的钱,投资一个大型的煤机制造厂,但被亲友劝住了。"你觉得能生存下去吗,比你有钱的人多得是,山西不行就去外省,又不是所有地方都这样。"

听取朋友的建议后,乔喜决定离开山西,去外省继续自己的煤机事业。尽管以前也曾经在外省做成生意,但老乔的生意主要还是在山西,重新开拓省外市场让他感到有点力不从心。

"贵州,听说那里小煤矿比较多。"春节一过,乔喜就叫上朋友去了贵州。

而往年的这个时候,乔喜都是在和老客户们的交杯换盏中度过的。

 

本土品牌并非第一选择

和乔喜这些"散兵游勇"相比,有着政府支持的太矿的日子似乎要好过一些。

2009年5月15日,包括焦煤、同煤等五大集团在内的省内20家煤炭企业与太重等8家煤机制造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协定相互扶持,展开广泛深入的合作。

此举被视作山西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首次实现实质性的战略合作,在山西进行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的大背景下,具有跨行业合作的典范意义。

外界普遍认为,协议的签订,将让太重等企业从此衣食无忧。但事实上,在这次纯市场化行为的竞争中,国企亦难言轻松,尤其是在市场份额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见证双方合作的陈川平副省长也一直强调:"这一战略协议并非一种地方保护主义,不是对省内煤机制造企业的'护弱',相反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言下之意很是明了,煤机企业不能坐享省内市场,而要实现产品的不断升级,创新服务理念和模式,依靠竞争力拓展省内、省外两个市场。"

其间,《山西日报》发表评论说,"合作的关键在于煤机企业的竞争力如何。"

事实上,即便是签署上述协议,也并不代表太重就能占据所有,目前巨大的市场份额,即便是大企业也没有能力一口吞下。

"并不是所有被整合的矿井都要同时开工,得按部就班来,就算是换设备,也得尽量推迟。"山西一煤企领导说。

煤企领导的话不无道理,尽管他们手里攥着大把的钞票,但用来更新设备,显然并不在他们的计划之内。

同时,记者也从部分煤企获悉,即使更换设备,也优先考虑外国的品牌,山西品牌并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这样的情况,生产煤机的国企们也有所了解,一位国企人士在接受 《山西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完全市场化的行为,国企也没有太大的优势。"

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考验下,即便是国企,也只能靠自己的实力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国内煤机企业的竞争

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机械行业的产值约为9.2万亿元,山西省仅为670亿元,约占全国的0.7%。山西经济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表示,虽然山西的装备制造业在全国的名次落后,但山西的煤机制造业正在加快发展步伐。

2008年全国主要采煤机企业共生产采煤机超过700台,山西采煤机的产量和销售收入都排全国第一位。大型采煤机在山西成倍增长,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

其中,有"采煤机"之称的太矿集团,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年来一直引领我国采煤机的发展方向。

2009年,太矿900KW以上采煤机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以上。这对致力于实现全部大型综采的山西来说,太矿有着巨大的优势。

有关人士在接受 《山西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却表示,包括太矿在内的煤机企业目前处于一个很微妙的阶段。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较完整的煤炭装备制造体系。但煤机市场的需求不仅限于专业化装备,用户更多地需要具有综合生产配套能力的产品。

然而,我国煤炭装备制造业缺乏产业巨头的支撑,产、学、研各方一直以来都是各自为战。

 

国外财团的冲击

此时占据中国煤机高端市场的国外煤炭供应商开始通过收购中国煤机企业,不断蚕食中国的煤炭机械设备市场。

数据显示,在大同、阳泉、淮南等重点煤机市场上,国内采煤机的排头兵企业鸡西煤机的市场占有率为37%,掘进机排头兵企业佳煤机的市场占有率达70%。

而就是这两个市场份额最大的生产采煤机、掘进机的煤机企业,鸡西采煤机厂和佳木斯煤机制造公司,均被国外企业收购。

除此之外,来自国内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也让山西的煤机企业不敢有丝毫大意。据了解,目前国内的大型煤机生产厂商都在研制更新的产品方面,投入巨大的资金,以占据煤机市场的主导地位。

加之行业标准的提高,大量小型企业被卡在了门外,受访人士认为这些企业在进行自我整合后,将卷土重来。

而对煤机市场发展的看好,也会吸引一些有实力企业的介入,都将会对山西国企的地位形成威胁。

"我原来以为只有大国企有资金、有技术才敢碰煤机,但现在的财团太多,只要有资金就能进入这个行业。"太矿一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担心地说。

事实上,伴随着山西煤改的持续深入,这场制造业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帷幕。

山西国企、外资企业、卷土重来的企业集团,还有即将进入的财团。究竟谁将赢下这场战争,又将产生怎样的变数,尚难预料。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