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烟台风电驶入快车道

2010-03-12 08:31:54 大众日报

从望风兴叹到靠风吃饭

3 月初,记者在烟台长岛看到,银白色的风机已经成了海岛上一道崭新风景。一座座挺拔的风机延绵数十公里,巨大的桨状叶片此起彼伏地缓缓转动着。

长岛县经贸局副局长范先恩告诉记者,长岛正好位于渤海海峡风道,年平均风速达 7m/s,风能密度比陆地高出近4 成。早在 1998年,长岛就迎来了第一家风电公司,这也是我省第一个商业化运行的风电项目。以前,岛上的居民生产、生活都深受大风之害,随着多家国内一流风电企业落户,长岛老百姓已从过去的“望风兴叹”,变成了现在的“靠风吃饭”。

烟台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海岸线长,高山丘陵多,烟台的风能优势在省内十分明显。经过多年的发展,烟台风电产业已经从技术示范阶段步入大规模建设和测风的快速发展阶段,项目布点由沿海及滩涂地区风能丰富带,延伸至内陆局部风能丰富地区和海上风能丰富区。

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烟台已竣工并投入运营的风电项目达 11个,装机 320 多台,单机容量在600―2000千瓦之间,风电总装机容量达 37.4万千瓦,是我省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最大的城市。到2015年,烟台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50万千瓦。

能源结构大调整

电力紧缺,限制用电,这是近年来我省不少地区在用电高峰期间的无奈之举。随着烟台经济持续高增长,火电产能的不足和电煤的紧张,也使得烟台面临着严峻的供电形势。2008年夏天,烟台就不得不在用电高峰时实行差别电价。

然而,差别电价仅能调节电量在时间上的分配,却无法使电能在总量上增加,要解决电力紧张的难题,关键还在于转变电力结构,增加供电量。

风电的发展,为烟台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契机。据统计,经过多年积累发展,烟台目前的风电总装机容量已占到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的 9.1% ,电力结构实现了重大转变。

长岛县经贸局副局长范先恩对由此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他回忆说, 2000 年以前,由于烟台地区用电紧张,经常限电,岛上渔民和渔业企业的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而自从岛上建起了风力发电站以后,长岛就也没有出现限电的情况。目前,长岛风电装机总容量已达 6.4万千瓦,年输入电网 1.2亿千瓦时,而长岛全部用电仅为6000万千瓦时。风能带来的电力,不仅满足了本岛的需求,还能为其他地区输出了大量电力。

“绿色”电力的加入,也让烟台更加“低碳”起来。据悉,与同容量的火力发电厂相比,烟台 37.4万千瓦的风电总装机容量每年可节约标煤近 32 万吨,节约水 270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9000多吨,减少粉尘和废渣排放 16万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节能环保效益都非常明显。

风电产业链价值几何

在一个又一个风机转动之时,一大批相关配套产业也开始“闻风而动”,落户莱州的湘电集团即是其中之一。

近日,湘电集团和莱州市签署协议,共同打造莱州风电设备制造项目。项目达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80亿元。湘电风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文理说:“ 莱州具有得天独厚的风电资源,我们将把更多的项目带入莱州。”

离莱州不远的招远,山东聚力能源设备公司则开始生产风力发电塔筒,设计年生产能力 200 根,预计销售额可达 1 亿元。 在海阳,老牌机械制造企业方圆集团也加入了这一链条,开始生产发电机组塔筒。

“虽然这些企业目前规模还不是很大,但其示范效应是不可忽视的。”莱州发改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他的眼中,这些率先投身风电产业的中小企业,是可成燎原之势的“星星之火”。据统计,每安装一台单机容量 1500 千瓦的风机,就可为当地带来2 个就业岗位和300 多万度的年发电量,产生直接及间接经济效益430多万元。

发展风电,还可带动旅游业。长岛县经贸局副局长范先恩告诉记者,长岛目前正在推进海上风电项目,海上风电每增加一台风机,就等于增加了一处人造岛屿,增加了一处海洋生物聚集的生态园,“海上风电场既是海洋新能源基地,又可打造成为海洋休闲渔业基地和海上旅游基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将十分显著。”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风电 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