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迈新步

2013-07-16 16:09:40 中国石化杂志

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向市场化透明化前进了一大步,成品油价格进一步跟进国际原油价格涨落。

国家发改委3月26日宣布,3月27日调整成品油价格,汽油每吨下调310元,柴油每吨下调300元。与此同时,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2.0版也“落地”: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取消4%的调价幅度限制,并调整挂靠油种。我国成品油价格更加脉动国际原油价格,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新机制呈现三大亮点

此次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呈现出三大亮点:缩短调价周期,取消4%的调价幅度限制,调整挂靠油种。具体来说:一是将成品油调价周期由现行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同时将计价办法由原来的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改为10个工作日的平均价格。二是取消了国际市场油价波动4%才能调价的幅度限制。三是根据国内原油进口结构变化,适当调整了挂靠油种。新机制完善了价格调控程序。当国内价格总水平出现显著上涨或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国际市场油价短时内出现剧烈波动等特殊情形需对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控时,依法采取临时调控措施,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报请国务院批准后,可以暂停、延迟调价,或缩小调价幅度。当特殊情形消除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报请国务院批准,价格机制正常运行。

亮点一:缩短调价周期。机制完善后,成品油调价频率加快,调价时间节点透明度增强,国内油价能够更加灵敏地反映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由于调价周期缩短、时间窗口缩短,将对国内在成品油市场的囤积炒作者构成直接打击,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向市场化方向又迈出了重要一步。由于此次价格机制的完善总体上属于在现行体制机制框架内的适当调整,国内油价水平的影响仍主要取决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走势。

亮点二:取消了国际市场油价波动4%才能调价的幅度限制。按照行话说,就是到点儿就调。之前在国际油价波动接近4%的时候,市场在国家发改委未作出成品油价格调整之际就提前出现了反应,卖货的开始惜售,买家开始囤货,对市场的供需平衡非常不利。去年一年,多次油价调整,几乎每次都被市场分析机构“猜中”。既然如此,就一定有人利用信息,囤积炒作获取利益。因此小幅快调能在一定程度抑制炒作。

亮点三:根据国内原油进口结构变化,适当调整挂靠油种。此前,我国挂靠的油种为辛塔、布伦特和迪拜三地原油。这次究竟调整为哪几个挂靠油种,国家发改委并没有透露,主要是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因为一旦公布挂靠了某些油种或者是某个油种之后,一些国际投机基金可能导致挂靠油种的暴涨暴跌,从而直接冲击到我们国内油品市场的稳定性。

仍需进一步完善

尽管新机制改掉了旧机制的许多弊端,但无法摆脱被赋予更多社会责任的额外条件。对企业来说,调价频率的加快,可能会对既有的原油进口、生产加工,特别是成品油贸易环节等生产经营模式带来冲击,会带来各环节利益的再分配。对消费者来说,心态的调整更为重要。价格调整时间缩短,既能带来价格及时跟跌,也能使得价格随时跟涨。无论对谁,成品油市场化阵痛都难以避免。因此,在消费者和企业都对新机制寄予厚望的情况下,新机制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我们最期望看到的东西,一样没有出来,新机制仍然非常不透明。”一些专业资讯机构研究人士称。长期以来,市场各方都在猜油价,尤其是当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挫时:比如时间窗口和涨跌幅度均已满足,但国家发改委就是不调整。又比如,当国际原油价格完全触及上涨4%和国内运行22个工作日的窗口后,又往往因为春节、全国两会等特殊时间,不能实现及时调整。

显然,新的定价机制下,上述诟病仍然未能消除。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等业界专家认为,短期看,现行方案仍不是最终方案,或者说仅是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方案,有待继续深入完善。

此外,我国油价并非由定价机制这一单一因素所决定,为使国内油价更加合理,还应进一步改革税收和成品油销售体制。

首先,应进一步降低成品油各个环节的税费,为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导致国内油价格顺应上调留出更多空间。目前我国国民收入远不及美国,但油价却与美国基本相当,其重要原因是我国生产流通环节税收占到成品油终端价格的27%~30%。鉴于此,应适当减少税收在油价中的占比,将消费税从价内税改为价外税并适当减少税额,避免油价内的重复征税。

其次,进一步放开成品油零售市场,通过竞争降低成品油零售价格。国内成品油价格“易涨难落、涨多跌少”的根本原因,是近几年国际油价总体上扬。但国内舆论却将焦点指向不完善的定价机制。殊不知,成品油零售行业的竞争不充分,也是造成高油价的原因之一。

再次,随着新机制的出台,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接轨将更加明显,要警惕国外财团或投机机构通过控制国际油价来干预国内油价,因此应通过一揽子方式加强中国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定价权,这对后期国家能源安全将非常必要。

最后,可以预见的是,新机制出台后国内油价调整将更加频繁,如何出台配套保障措施,对弱势群体和需要保护的行业进行补贴,是政策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作者单位:化工销售华北分公司)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成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