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油气
  • 页岩油气
  • “中国页岩气革命”呼之欲出:山东为何虎视眈眈?

“中国页岩气革命”呼之欲出:山东为何虎视眈眈?

2013-08-15 09:14:33 新华网

页岩气革命离中国还有多远?

油价居高不下,天然气长期低价蛰伏,仿佛不约而同,“三桶油”老总纷纷表态至少还要10年。看得出,短时间内,他们似乎都没有大规模开发页岩气的欲望。然而,你一定想不到的是,山东竟有为数众多的企业已经在为此做准备。

“我们去企业调研的时候,不少企业已经研发出了自己的页岩气装备。”山东省经信委装备产业处副处长王桂强告诉《中国机电工业》。

他所指的是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间,由山东省副省长挂帅、省国土资源厅牵头、发改委、经信委等部门组成的省页岩油气开发工作协调小组对相关企业的调研。看得出,与企业一样迫不及待的还有政府的领导,他们对中国页岩气革命也寄予厚望。

山东省领导和企业的积极不是没有理由。虽说山东省内的页岩气储量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他们有充分的理由重视页岩气,特别是由此而带出的千亿级装备市场。

山东的雄心

建国后,依托于全国最大的胜利油田,山东省成长出了一大批石油装备企业,如胜利高原、山东科瑞等。如果不看统计数据,外界都可能会忽略山东企业在石油装备上的霸主地位。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底,山东省石油装备行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60多家,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多亿元,占全国的40%。“在一些零散件上,页岩气装备和石油装备完全可以共用,而在另外一些成套设备上,石油装备产品直接或进行适应性改造后就可以用于页岩气开发。”据估计,在这160多家企业中,30多家企业的产品可直接或间接用于页岩气的开发。

依托于石油装备的基础,山东省政府有一个热切的心愿,那就是在页岩气装备上取得同样的成就。页岩油气小组成立后,接下来就是各部门的联动、协调以及调研。调研发现,对于页岩气相关的市场,山东的企业也早已虎视眈眈、蓄势待发,部分企业甚至做到了一定规模:

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最初是一家石油装备企业。在北美页岩气革命的过程中,这家企业敏锐的觉察到了机会。经过不懈的努力,如今他们已经能够提供包括核心压裂设备在内的页岩气开采与处理全套解决方案。2012年底,其销售收入已经达到23.8亿元。至2015年,这家企业预计仅仅在页岩气领域,其销售收入就可以达到50亿元!

青岛金王集团是亚洲最大的蜡烛生产企业。这家企业比国内同行更敏锐的觉察到了美国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商机,与杰瑞在设备上的出口不同,早在2009年它就开始尝试在美国购买页岩油气井,2012年更是总投资4亿美元与美国一公司成立平股合资企业,进行技术的研发和合作。据报道,青岛金王在美国已经累计开采了100多口油井。2012年底,青岛金王还和山东能源集团成立了合资企业,双方共同投标了国内页岩气区块。

……

半年以上的调研结束后,一份雄心勃勃的规划应运而生:2013年5月31日,山东省经信委、科技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联合发文《关于加快页岩气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下简称《意见》)。

《意见》有四大目标:

其一,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到2015年,全省页岩气装备制造收入达到200亿元;到2020年,收入进一步扩大到500亿元。

其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到2015年,力争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达到3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达到20家。至2020年,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达到6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达到30家。

其三,建成五大页岩气装备制造基地。依托山东科瑞、胜利高原、胜机公司等企业,将东营打造成我国最大的油气钻采和测录井装备制造基地;依托鲁辉能源、青岛天时、青岛金王等企业,将青岛打造成油气勘探开发装备制造和开发方案设计与工程技术服务基地。依托杰瑞股份等企业将烟台打造成固井压裂成套装备及压裂液环保处理设备制造基地;依托潍柴动力、山东墨龙、山起重型等企业将潍坊打造成发动机、油管和钻井泥浆泵制造基地;依托联合石油机械、远征石油设备将德州打造成井下作业设备及专用工具制造基地。

其四,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通过联合重组、合资合作等方式,力争到2015年有8~10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5家过20亿元的企业。到2020年,有10家以上销售收入过20亿元,5家以上过50亿元的企业。

“为了促进上述目标的实现,山东省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都会在资金、技术、人才和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页岩油气小组的成立就是很好的体现,后续应该还有更多的动作。”

如果上述目标得以实现,这意味着什么?按照相关专业机构的预测,2012年至2020年全国页岩气开发生产装备总需求量约2000亿元,2020年当年需求量约为600亿元,而在这600亿元中,山东就要分去500亿元!

“我们希望将山东打造成为全国最大、国际知名的页岩气装备制造基地。”山东省经信委装备产业处处长李英峰对页岩气装备的未来充满信心。

不仅是山东

对中国页岩气革命虎视眈眈的不仅仅是山东。自国家颁布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后,特别是发改委和能源局对页岩气每立方米补贴4毛钱的政策出台后,地方政府和企业就已经坐不住了。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一个培育地方产业,增加税收、GDP和工作岗位的机会。

几乎与山东同一时间,四川、江苏、江西、贵州、湖南、辽宁等地政府迅速组建了自己的页岩气小组。江苏、江西、贵州等地不似山东,没有那么多石油装备企业,但他们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页岩气储量丰富。对于这些地方政府来说,从无到有培育装备企业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可以培育自己的能源企业。

江西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早在2012年10月31日,江西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能源局等多个部门共同出台了《江西省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规划(2011~2020)》,力争到2015年全省页岩气年产量达到1亿立方米;到2020年,年产量达到10亿立方米。

江苏省热情更甚,为了推进页岩气的开发,省财政厅专门设立了年度资金额为2000万元的省级页岩气勘探专项资金,用于2013~2015年每年页岩气地质勘查和调查。

同样觊觎已久的还有华电、山东能源、国电、大唐、神华、中煤地质等大型国企。对于“三桶油”来说,它们捧着石油的金饭碗似乎没必要再去冒页岩气产业发展初期的风险,或许对于它们来说,最佳的方式莫过于静观其变,待时机成熟再大举杀入。然而,上述大型国企日子并不如“三桶油”舒坦,它们是那么迫不及待的想借机切入油气行业——除了积极投标外,在地方政府组建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平台中,总是能够看到这些大国企的身影。

一些地方民企业同样蓄势待发。四川不仅是页岩气储量大省,同样也是油气装备大省,龙头老大就是四川宏华集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家企业如今已是全球第二大陆地钻机生产商、中国最大的石油钻机成套出口企业。2012年,其销售收入不过30亿元,而至2012年底,其在手订单竟然高达65亿元!

2013年5月29日,在宏华集团的牵头下,由西南石油大学、中石油川庆钻探有限公司、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等50余家国内科研院所以及油气装备产业链上下游关键企业,共同组建了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石油钻采产业联盟。

联盟将“以利益共享为基础,以相互签订的契约为纽带组建非实体化组织,旨在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形成一体化的产业运作模式,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按照联盟的规划,该联盟力争用3到5年时间,使总体销售产值达到300亿~500亿元,将四川打造成为国内第一、世界一流的油气钻采装备制造及服务产业重要基地。

此外,闻到页岩气腥味的还有那些跨国巨头,它们也早已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中国页岩气市场:壳牌与中国石油下属研究机构签订了关于非常规油气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研究的协议、与中石油签订首个产品分成合同;康菲与中石化下属勘探南方分公司签订了《四川盆地綦江区块页岩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联合研究协议》;全球著名油服企业斯伦贝谢收购中国安东油服20.1%的股份、与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成立合资企业;GE去年在成都成立区域创新中心,页岩气是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另外,像BP、雪佛龙、道达尔等跨国企业也早已开始布局中国的页岩气市场……

回到文初的问题,页岩气革命离中国还有多远?

或许没人能准确回答这个问题,但有一个迹象是很明显的,那就是中国页岩气革命正在从概念向现实迈出实质步伐。此时此刻,正确的问题或许不应再是它何时到来,而是当它真的到来时,你是否做好了准备?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页岩气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