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碳交易酝酿新法中国企业或受益

2010-03-23 09:06:55 中国企业新闻网

“碳”将成为今年中国最热的一个词汇。

今年两会的第一号提案便是关于低碳经济的。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自愿减排贸易规则”正在积极制定中。这项规则其实就是关于碳交易的法则。

3月1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主持召开了“十二五”节能专项规划基本思路座谈会,其中也涉及到了相关问题。

有专家认为,该规则将会涉及碳交易地点、交易方式、国家认证等方面。从目前看,该规则最早也得明年出台。

据世界银行统计,碳市场成交额的增长速度惊人,预计2012年全球碳市场交易额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而据国家发改委 《节能中长期规划》测算,“十一五”期间,中国每年可提供1.5亿吨至2.25亿吨二氧化碳核定减排额度,这意味着每年碳减排交易额可高达22.5亿美元。我国还没有一个发达的国际碳交易市场,而相关的法律法规明显跟不上碳交易发展的速度。

企业在规则出台前交易不犯法

“自愿减排贸易规则”距离出台尚需1至2年的时间。上述国家发改委的负责人表示,在规则出台前,企业进行碳交易,这并不违法。

该负责人强调:“国家没有相关法律规定,所以交易也不违法。但因为没有相关法律规定,那么碳交易的质量就没有得到保证,买方无法知道交易方卖的是真的减排了,还是买空卖空。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准备出台这样一部法律。”

一家从事碳交易的中介机构马姓经理表示,这要求目前进行碳交易的买卖方,在签署合同的时候要格外小心。

之前,北京环交所在哥本哈根大会上提出了中国自愿减排的 “熊猫标准”,在对“熊猫标准”的看法上,至今官方都没有公开认可它作为碳交易标准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但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家相关法律的滞后。

对此,上述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建议,如果交易公司希望参考“熊猫标准”或者国际上的黄金标准,这都可以。但在国家的标准出台之前,从事自愿减排量买卖的公司要有辨别能力,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国家规定都要认真辨别。

而政策法律风险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中信证券肖姓分析师表示,国际碳金融市场在未来的发展中存在不确定性,各个国家的标准各不相同,中国企业在进行碳交易时,需要看清对方国家的政策。

中国企业已试水国际碳交易

记者近日从济钢了解到,该公司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DM项目第六笔CO2(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在联合国成功签发,济钢又获得400多万欧元收益。

据了解,自2007年3月份山东钢铁集团济钢有限公司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DM项目成功在联合国注册以来,该项目已经累计获得收益2700多万欧元,折合约2.5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钢铁行业CO2减排指标签发量最多、收益最大、项目运作最成功的CDM项目。

CDM,即清洁发展机制,是在联合国《京都议定书》合作框架内开展的CO2减排指标交易项目,是一种以欧洲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购买CO2减排指标以完成自身减排义务的形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无偿资金支持,以激励全世界开展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机制。

据悉,截至2010年1月,国家发改委共批准了2369个CDM项目,其中732个项目在联合国成功注册,最终获得减排指标签发取得收益的有196个。中国钢铁行业的9个项目总签发量为550.2万吨,其中济钢的签发量达到323.3万吨,占行业总签发量的58.8%。

“济钢发展循环经济具有远见卓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室气体效应具有重要意义。”英国来宝副董事长哈里·班哥、凯姆克首席运营闻亚雷对济钢的做法大加赞赏。这两家英国企业正是济钢碳排量的购买方。

国内企业亟须法律支持

尽管《循环经济促进法》已经于2009年开始施行,并且在这部法律中也提出企业在碳交易中可以得到信贷支持,但至今施行的效果并不明显。

有专家表示,在碳交易体系中,中国存在政策规划不明、法律缺失等问题。中国真正意义上市场化的碳交易还没有发生,国内已实施的一些交易项目,或多或少带有偶发性。根据有关测算,中国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的顶峰之前,碳交易市场很难发展到像西方国家那样规范成熟,市场距离建设完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交易的发生基础,就是我国相关法律政策的框架体系的建立。此前这种碳排放权益的交易标准都是由外国制定的。”该专家表示。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力提交了《建立我国碳交易市场推动碳减排拉动低碳经济的提案》。该提案提出,我国应考虑建立一个统一的由国家政策规定、法律保障和金融系统支持的全国性开发碳交易市场体系。交易市场的交易主要通过直接交易市场或者交易所来实现,包括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配额和项目交易以及与国际交易的CDM项目交易业务等等。交易业务从交易现货市场开始,然后可以发展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从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开放性碳交易市场。

“没有法律作为支撑,碳交易的话语权很难在国内企业手中,完善相关法律,有利于中国企业夺取碳交易的定价权。”张红力说。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碳交易 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