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转折之年、进步之年。1月14日,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全年电力数据就证明了这种转折和进步。
电力需求方面,我国用电形势正发生深刻和可喜的转折与进步。主要是,我国用电增速从此告别两位数的高增长时代,我国用电结构持续改善,电力经济效率进一步提高,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进入“1”以内,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在持续提高。
总需求缓和:用电增速告别“两位数”,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
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3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7.5%的用电增速较2012年5.5%的同比增速提高了2个百分点,但仍明显低于“十二五”头一年2011年11.9%的同比增速。
如果将比较的时间拉长,可以发现,2012年以来,我国用电增速明显下了一个台阶。从此前长期的两位数增速(除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2009年前后),大幅降至个位数。几乎可以确定,除非经济遭受重大波动,我国用电增速将从此告别两位数时代。
这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相吻合。短期中我国经济总需求的波动,导致了全国用电总量的波动;总需求的缓和发展,则导致用电需求将保持中高速增长。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多年保持在两位数。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和2009年增速降至10%以内。通过积极应对,我国经济增速在2010年又重新站在两位数上,达到10.4%。但自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又趋于放缓,连续多个季度增幅下滑,直至2013年上半年。
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为9.2%,2012年下降到7.7%,到2013年第二季度,更下探至7.5%,是13个季度以来最低的增速之一。在果断采取措施之下,2013年三季度增速止跌回升,达到7.8%。从四季度较为旺盛的用电需求来看,2013年我国经济完成全年增长目标不成问题。
回到用电数据。2012年用电增速在总体低迷的情况下,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V型,谷底位于2012年三季度,在9月创下3.6%的近年最低后,第四季度用电量增速被显著拉升。进入2013年,一季度用电量增速明显下滑,在3月创下2.0%的罕见低增速。此后,用电增速逐步回升,到第三季度拉出高峰,8月创出久违多时的两位数增速,达到13.7%的近年来最高增速。8月之后,用电增速 逐月稳步回落,直至12月的7.5%。全年用电增速也定格在7.5%。
不出意外,2014年用电增速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并将低于2013年7.5%的增速水平。
需求结构改善:电力效率进一步提高,弹性系数进入“1”以内
从近年用电需求发展形势,还可以看出一个更重要的特点:我国用电增速水平将保持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水平。也就是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将明显降到低于1,我国单位GDP电耗保持下降势头,电力经济效率持续提高。
就备受关注的电力经济效率而言,2012年和2013年实属转折之年。2003年以来,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多年高于1。就在2011年,我国用电还必须以11.9%的增速支持GDP9.2%的增长,电力弹性系数高达1.29。到2012年,电力弹性系数锐减至0.71。如果说2012年数据存在异常波动影响,但2013年进一步保持在1以内的电力弹性系数 (0.974,预计GDP增长7.7%左右),已经足够说明“拐点”的存在。不出意外,2014年,我国用电需求增速仍将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电力弹性系数较2013年还将有所降低。
这是一个可喜的转变。从电力增长函数角度看,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在提高。
转变和进步发生的根源应当在于技术进步和结构改善。从分产业用电数据发展形势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中,电力产出比高,也就是电耗高的重工业用电增长势头开始减弱;而电力产出比低,也就是电耗低的部门,如服务业,用电保持高增长势头,比重在提高。
比如2012年,重工业用电只增长3.8%,不但低于轻工业4.3%的增速,更远低于第三产业11.5%的增速。2013年用电数据中,重工业用电增速为7.0%,低于7.5%的总用电增速,更低于10.3%的第三产业用电增速。在2012年,重工业和第三产业用电分别占总用电量的60.45%和11.47%。到2013年,这两个数据已经分别变为60.30%和11.79%。两项变动之和达到0.47个百分点,对应250亿千瓦时左右电量。一增一减之间,是用电结构的可喜进步,是我国经济结构的可喜进步。我国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提高,资源和环境压力增量在减少。
由用电数据反映的这个进步,2014年和未来必将进一步延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