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林柏强:短期内用天然气来替代煤炭不靠谱

2014-02-28 16:47:46 中国广播网

【导读】多地煤改气一哄而上,成本大幅增加谁来承担成为最大难题。经济之声评论:“煤改气”不能包治雾霾。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全国各地的“煤改气”工程在雾霾天气下加速度运行着,但问题比效果更早露头。北京、天津、河北、甘肃、青海、新疆等10余个省区市去年启动“煤改气”工程后,《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煤改气”正面临成本高、气源不足等问题,个别地区出现的“气荒”现象更为多地一哄而上“煤改气”拉响警报。

以西安为例,自去年入冬以来,陕西省西安市曾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导致10万多户居民的家庭生活和取暖用气受到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煤改气”。西安正常的日用天然气用量约为200万立方米,但2013年入冬后,用气量曾连续多日保持在800万到810万立方米以上,最严重时用气缺口达50万立方米。 

近来出现的雾霾天气,倒逼我们在环境治理上必须采取“重典治理”,但病急容易乱投医。对于正在如火如荼推进“煤改气”的其他地区而言,西安的这次“气荒”事件无疑是个警报。我国受“富煤、少油、缺气”资源性特点的影响,预计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以煤为主的资源结构无法根本改变。用清洁能源替代煤炭是努力的大方向,但欲速则不达,幻想在短期内全面实现“煤改气”是不可能的,还是应该用更多的措施协同来破解供热时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此评论。

经济之声:在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的情况下,多地"煤改气"工程在加速度运行着,但是因此又出现了哪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林伯强:主要还是速度太快了,煤改气应该是城市环境治理的一个很重要方面,但速度不能太快,以往主要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煤大概占到目前66%,在一些能源当中,天然气也就5%点几,所以短期时间用天然气来替代煤炭这个是不靠谱的,但是城市可能稍稍好一些,城市耗能应该相对来说,特别是改革过程中,这些改的方面其实还是可以做的,不是做不到的,关键就是不能太快。

经济之声:发改委透露,2013年我国天然气供应缺口达到220亿立方米,努力挖潜之后还有100亿的缺口。据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分析预测,到2015年和20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将逐级增加到2500亿立方米和4000亿立方米左右,年均增速达到13%,可能气还真的未必赶的上需求。

林伯强:这个很明显的,看咱们气从几个地方来,四大通道,这四大通道满打满算肯定是像中石油、中石化预测那个,这是第一。第二,如果国内页岩气或者是煤层气没有非常大规模发展,天然气依然有这个问题,所以说整体而言,它这个相当有限的。

经济之声:在政府、企业、百姓享用“煤改气”诸多优势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大幅增加的成本谁来承担?

林伯强:短期应该是大家分摊,大家分摊的意思就是说还是怎么以前的老调子,政府承担一部分,老百姓承担一部分,企业承担不一般,那我觉得如果这个还是暂时的,如果市场很紧的话,当然老百姓觉得消费者应该特别小心了,在特别小心的情况下就很可能稍微的跟政府承担就比较大,企业承担比较小。所以说这应该是一个过程,但这也不用特别担心,在煤改气的过程中,特别是前面这一阶段,分摊份额还是应该会相对比较照顾消费者他的承受能力,但其实大家想想最终起来要走到你那去的,要有个思想准备。

经济之声:目前我们看说我们看到很多城市都在说我们市政来承担,包括你比如说长春市就是这样做的,同时我们在谈程度的时候煤改气的成本两部分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就是一次性的投入和运行的成本,包括管线铺设等等一系列的。第二个可能就是在运行成本上也会出现一些增加,在这方面未来可能我们普通百姓可能在一个长远的时间之后需要大家来承担。

林伯强:这个增加量还是比较大的,不是很小,也就是说用煤来取暖跟用气来取暖这个差异是非常大的。刚开始政府可能适当的会承担更多的一些,但是长期而言,老百姓消费者必须有这个思想准备,最终肯定会走到你那去的,前期之所以说其实一次性投资不是很重要,主要还是气跟煤作为燃料进去的话,它的价格差异非常大,那么也就是说为环境买单的思想准备是必须要有的。当然刚开始会考虑到大家的支付能力,所以政府可能会更多的承担一些,那么气跟其他的所有能源产品跟都是要有一个市场化的过程,越往市场化走的话,这个补贴也有越来越小。

经济之声:我们百姓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污染也好、雾霾也好,凭什么要我们百姓去承担那么多的负担,有专家也说发展煤改气不应该一哄而上,那么您觉得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破解供热时间出现的环境污染的问题?

林伯强:不能一哄而上就是煤改气不能一拥而上,其实目前还不单单从成本考虑,更多的从短期的考虑多一点,其实目前大家对成本的考虑每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因为走到老百姓当中去目前很少,是大家很少去讨论价格,就是真正要讨论这个东西,当煤改气成功,目前前期的投入基本上都是企业跟市政来投入的,真正老百姓见到的,比如说我以前是供热是煤的,以后改成气的,每个人交多少,那个是知道的,我觉得那个时候应该是一两年以后的事情,做好准备就行。

经济之声:我们来破解供热时间的环境污染问题,您觉得可不可以采取一种比如说非常丰富的多种多样的供热方式让我们普通百姓来选择呢?

林伯强:也可以,但是可以选择的东西不多,可以用电,当然也可以用天然气,也可以目前集中供热,如果采取更高效、更清洁煤的话同时可以,但现实当中是这样的,就是目前的煤改气还可能不完全,可能还是有现在很多的制造,仍然是以煤的方式出现的,这部分肯定是先做的过程,所以说成本在那,肯定是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但是无论是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替代煤炭一定要增加成本,为什么?煤炭在所用能源当中最便宜的。

经济之声:这个问题,那您觉得怎么解决呢?好像似乎说到这儿我们无解了。

林伯强:其实也不是无解,老调子,就是开始的时候政府跟企业承担的更多一些,对老百姓这边也一个缓慢,对消费者有一个缓慢增加的过程。但我觉得这个其实也应该可以接受的,为什么?因为你收入也不断在增加,也就是说对消费者来说不要突然间一下子涨的特别多,这个他就很难接受。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林柏强,天然气,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