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黑龙江省堪称山青水净、土沃天蓝之地,巍巍的大小兴安岭是天然氧吧。境内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绥芬河五大水系,气候四季鲜明,夏天是避暑休闲胜地,冬季是赏冰滑雪的乐园,更是拥有广袤农村地区的农业大省。
2011年,黑龙江省扎实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惠民生步伐,宏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几年来,国网黑龙江电力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农网改造升级工作总体部署,高度重视,克服高寒区域广、有效施工期短、确保工程进度难度大等各种困难,全力加快推进农网升级工程建设。
黑龙江电力公司通过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农村电网的网架布局和结构有较大改善,供电能力明显提高,基本解决了农村地区供电能力严重不足问题,431737农户彻底告别“低电压”,农村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分别达到99.78%和96.44%。同时,结束了国网供电覆盖范围内无电历史,“十一五”期间共投资7亿元用于无电地区建设,解决了34,333个无电户约11.7万人的用电问题,改善了偏远地区的农民生活条件,黑龙江省彻底消除了无电人口,真正让光明照耀到千家万户。
回访38年无电村
“通电工程的建成,不仅使新河口村有了稳定充足的电力保障,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更使村民生活环境、投资环境实现了质的改变。我们经过充分考察论证,已为村子选择好种植红豆杉和蘑菇项目,此项目正在具体实施中……”春节刚过,记者跟随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太平沟乡李副乡长一起走进该乡,在两年前最后一个告别无电村的新河口村进行走访,李副乡长开篇对记者介绍说。
当汽车驶入太平沟乡,距新河口村接近40多公里外的路段,一个山路崎岖、森林茂密的地域便呈现在记者面前。这里白雪皑皑,常年积雪。随行的电力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两年前,就是在这个季节、气候特别恶劣的冬天,鹤岗供电公司萝北县电业局施工队连续40多天,施工完成了10千伏供电线路42.5公里,为村子成功接上了电,结束了这个村38年靠油灯、蜡烛照明的历史。
刚一进村,就看到村委会主任孔祥录和村民们满脸笑容地等候在那里,村民们拉着记者进屋,迫不及待地诉说他们用上电后的喜悦心情。村民陈龙英说,过去没电啊,半夜起来黑灯瞎火的都找不到方向,非常不方便。儿子、姑娘外出工作十五六年都不愿回来,嫌没电呗。有一年过年好不容易把他们盼回来了,大孙子也来了,可是因为看不了动画片,气得直哭,就再也不想回来了。我们老两口,孤独啊。村里通上了电,儿子带着孙子又回来过年了,一大家子,其乐融融,是供电公司给我们带来了福啊。
村民魏新华说,接上电了呀,生活不再闭塞了,国家大事小情打开电视就知道,村里井水也用上电动的了,家中一色用电冰箱、电磁炉、电饭锅,太方便了。村委会主任孔祥录说,这两年有了稳定充足的电力保障,不仅使村民生活起了大变化,更让村子发展有了大希望。这不,村里的大小项目正在具体实施中,我们村发家致富指日可待了。
回顾起接电前的生产生活,村民们一脸愁容诉说着无奈和叹息。38年没电,农民近乎绝望了,终日在没有生气的寂静中抱守着让人心痛的贫穷。可是令村民没有想到的是远隔县城126公里的偏远村落、27户人家、50余口人却牵动着鹤岗供电公司数百职工的心。
2012年1月20日,腊月二十七这天,鹤岗供电公司“光明使者”克服了天气恶劣、地势险峻,交通不便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历经40个日日夜夜,为新河口村合上了通电的闸刀,新河口村沸腾了,村民们为告别无电的历史,迎来光明而欣喜若狂,欢呼声、锣鼓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
全村人不禁感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宏伟目标,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优惠政策惠及农村,新河口村也会随着“光明”的到来,日子越来越红火。
2013年,黑龙江电力公司以国网公司“安全管理年”和“你用电 我用心”农村用电安全强基固本工程为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农村用电安全工作,积极探索构建共建机制,全面实施“95598光明服务”工程。全面启动农村用电安全强基固本工程,要求地区局做好活动的推进和具体指导,督促各县局开展各项重点工作“三年计划”的落实和推进。
北极村落用上大网电
黑土地的春,绿意盎然,沃野千里。耕地、播种、灌溉、施肥,田间地头,满眼尽是一处处有条不紊、热火朝天的春耕春播劳动场面,金牛铁马奔驰其间。黑龙江大兴安岭呼玛县三卡乡的村民们用上大网电,小日子过得是天天喜气洋洋。
“大妹子,我家换上大液晶电视了,一起来看《锦绣梨园》节目,这回咱们终于告别老电视喽!”2月25日晚饭过后,呼玛县三卡乡聂大娘熟络地招呼隔壁住着的老邻居孙玉香。
今年62岁的聂大娘喜欢听戏,无论是京剧、湘剧还是黄梅戏,都爱听。她经常邀请邻里来家中一起欣赏中央电视台11套戏曲频道节目。就因为以前村里用的是自发电,大电视根本看不了,所以,家里始终用一台十几年前的电视机,图像还经常晃动。
“生活条件好了,早就想换成液晶电视,现在电压也稳了,也不频繁断电……”黑龙江大兴安岭呼玛县位于黑龙江畔,与俄罗斯一江之隔,是大兴安岭深处最大的农业县,呼玛县三卡乡有居民1千余户,村民们春耕秋收、长年劳作,从事农业和林区生产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方式,60多年来始终靠自发电简单的维持生产生活需要,没有可靠的电能质量保证,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制约经济发展。2009年,黑龙江电力公司投资4亿元,启动大兴安岭地区农网完善建设工程。2010年11月,黑龙江大兴安岭呼玛县沿江各村屯陆续用上了国网电。
大伙提起刚通电场景,孙玉香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回想起耀眼的灯光、满屋子的欢声笑语和沸腾起来的村民们。“过去用着自发电,种地只能靠天盼个好收成,现在有了国网电,打上深井安水泵,种地也能自动化了,去年黄豆大丰收,换了大液晶电视,日子总算过出点味道来了。”韵味十足的戏曲萦绕着,聂大娘幸福笑了。
黑龙江电力公司在构建农村电力服务共建机制工作方面,坚持试点示范先行,全面总结再推开的原则,从2013年农村用电安全强基固本工程的全面启动,到整体工作方案的讨论制定,三年实施计划的细化布置,再到电力服务共建机制的大力宣传推进,“政企联动,齐抓共管,保障农村安全用电”机制已初见成效。
赫哲族人的产业梦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2月24日,从一栋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蓝红色调的房屋中传出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赫哲新村的养殖户尤金权洪亮的歌声……
2011年,尤金权承包了100亩水域,建起了水产养殖场,成为了第一批电力致富的受益者,逢人便说是供电企业贴心服务护航他发展新产业。
水产养殖对含氧量要求很严格,必须使用增氧机和抽水机。当时,尤金权找到当地敖旗供电所说出了自己的忧心事,供电所负责人当时就表态:一定支持村民发展养殖业。随即,安排电力人员上门勘察,对原有的线路进行改造,解决了养殖场的用电问题。
“有了供电企业的贴心服务,我们赫哲人不仅会捕鱼,而且还能养鱼。”以前,我们赫哲族人到了鱼打不着、地种不了的季节,都在家里闲着,经济发展缓慢,现在,有了供电企业的贴心服务,现在一年四季都闲不着。
2013年8月,持续降雨致使鱼塘水位上涨。一天,鱼塘里的供氧泵烧毁了。新的供氧泵家里有,但不会安装。村民建议我找管片电工孙友新。我本还有些迟疑。谁知,接到电话后,孙友新不到10分钟就赶到了,很快就为我家养殖场安装好了供氧泵,避免了损失。
“有了供电员工的贴心服务,渔业就是我的‘聚宝盆’。”如今,乡亲们看到我发家致富了,也纷纷从事起渔业养殖,我们赫哲新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黑龙江电力公司为提升农网运行和管理水平,实现管理模式创新,积极利用农网改造结余资金500万元,计划在尚志、富裕、绥化市郊局实施三级漏保改造,不断总结漏保运行和改造经验。同时,全省各地区也在2011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中将漏电保护开关作为改造重点,两批物资招标累计金额共计725万元。试点智能化电网的建设,县域重点区域配电自动化的实现,调控一体化平台的应用,有效限制降低线路故障率,实现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减少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电力客户用电满意度。
梦幻雪乡的致富路
黑龙江的冬,银装素裹,孕育希望。白雪的覆盖掩不住涌动的生机,一个美丽宁静、雪白洁净的童话世界,飘荡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们嬉雪时的欢声笑语。
走进雪乡,记者看到,由于三面环山的地势,加之风力的作用,积雪沿着房沿、板杖、柴堆……层层叠叠粘附的积雪悬垂下来与地面的积雪连成一片,仿佛雪与屋相连。居民区的积雪随物具形,其状如硕大的奶油蛋糕、如奔马…….不一而足,宛如天上的朵朵白云飘落人间,令人叹为观止。
“景区村民137户,118户办起了家庭旅馆,自2013年11月以来,村民每户平均收入5万元,那可都是真金白银啊!”2月26日,黑龙江中国雪乡景区管委会主任孙庆科,谈起入冬以来雪乡旅游兴盛和百姓富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景区村民能够捧金摘银,还真得感谢供电企业,从改造林区电网,到为村民提供优质服务,没有光明,中国雪乡就暗然失色。”
孙庆科说:“中国雪乡”旅游景区自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雪乡国家森林公园”以来,年年都有变化,年年都在发展,从最初的年接待人数700人次到2014年至今的10万人次,雪乡年收入已达千万元,实现了跨越式逐年递增,成为全省乃至国内外重要旅游景区之一。”
过去的林网是独立电网,结构简单,网架脆弱,雪乡一直由35千伏变电所供电,并位于供电线路的末端,线路损耗极大,末端电压损耗超过30%,景区用电高峰时,根本无法满足用电,供电瓶颈矛盾突出,成为制约景区发展的最大难点。2009年,牡丹江供电公司投资6400余万元,开工建设110千伏长汀变,一条110千伏双回输电线路直通雪乡。
“雪乡第一家”家庭旅馆的主人刘明文告诉记者说:有一次,《闯关东》剧组在这里拍摄,就住在我家,那天家里突然停电,40多人的饭还没有准备,情急之下,自已给供电局打去报修电话,电工周振玖在最短时间内来到家里,检查发现是家里一处地埋线断线引起停电。“周师傅十几分钟就把电线修好了,一点都没有耽误我们做饭,留他吃饭再走,他说啥也不肯,这该怎么说好。”女主人刘大妈说。
黑龙江电力公司抓住农网改造契机,优化农村电网规划,提高电网整体健康水平,基本消除三类线路和“低电压”台区。组织开展农村配电设备清理工作,清除农网存在的安全隐患。推行用户受电装置标准化,把好安全用电入口关。加强农村配网运行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管理,提高配网运行维护质量,持续为全省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日益坚强完善的农村电网,在希望的黑龙江上,为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点起了一盏盏明灯,照亮着广大村民奔赴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