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关于“特高压”政协座谈会都说了些啥?

2014-05-21 10:05:24 财新

“特高压”在业内一直争议不断。国家电网4条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投资方案刚获高层批复,本月初,多位原电力系统老领导、专家就联名向国家最高领导人上书,反对推广交流特高压输电技术。

5月15日,全国政协召开“发展特高压输电,优化电力布局”双周协商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人员包括政协领导、各地政协委员,还包括支持与反对交流特高压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会上,两方就“特高压”的安全性、经济效益展开激烈的辩论。会议持续了三个小时四十分钟,俞正声在其间多次讲话,他表示,这是关系国家安全、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大问题,一定要集体研究、科学论证。

【俞正声会中表态】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会上表示:“会议主要分岐是,如果要搞交流特高压,安全性怎样?如果强直弱交无问题,就不要搞交流特高压,请能源局回去后就组织论证,不要回避问题,要集体研究、科学论证,我们将这次会议写成报告送国务院。”

俞主席最后点出双方争论的共同点,即都觉得需要远距离输电,因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强直弱交远距输电是否可行?

二、交流特高压输电是否还不如超高压?

三、华电网安全如何估计?

他表示,前两个问题好解决,去调查,最后一问题将请能源局组织论证。

【能源局首次明确态度】

能源局也在这次会议上首次表态,被评价为发展交流特高压的"折中"方案。

一、国家能源局提出了“科学推进特高压输电建设,实现我国电力工业安全、经济、协调发展的初步意见,并在4月底的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原则通过。

二、明确表示“积极支持特高压作为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重要方式,鼓励电网科技创新,支持输电建设中探索特高压输电技术应用,12条输电通道中,初步考虑4条交流特高压,4条直流特高压,其余采用常规500千伏交直流输电技术”。

三、表示需要“进一步深入论证构建‘三华’同步电网问题”,报告称一旦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影响巨大,后果难以估计,故需要进一步深入论证后再决策。(注:相当于认同了交流特高压的安全性隐忧,同时搁置了三华电网并联后存在高度垄断和走电改回头路的争议)

【争议两方的主要观点和言论】

【支持方】

观点:需建设三华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电网

1.国网的管辖范围大,需要长距离输电。交流特高压适合上千公里的远距输电,而超高压输电最多7、8百公里。

2.交流特高压比超高压高一倍,输电能力就大到四倍,符合电工原理。

3.电网容量翻一番,电压升一个等级,电网愈大愈安全,电压愈高愈安全,也是大电网发展的规律。

4.发展特高压必须坚持‘强交强直’、‘先交后直’的基本原则。

5.治理雾霾,关键是要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推进“一特四大”战略,“加快发展特高压是解决雾霾问题的治本之策”。

6.以特高压为核心的坚强网架做支撑,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关键。

以上观点根据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能源局副局长王禹民、南方电网总经理钟俊、原电力工业部部长史大桢在会上发言整理。

【反对方】

观点:应以直流互联的六大区域超高压电网为基础,充分发挥现有超高压网架的设备利用率,增强和扩大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

1.中国现应用的500千伏输电网有大量冗余和潜力,沒有必要再立一个1000千伏交流特高电压新等级和新建一个交流特高压电网。

截至到2010年底,全国60%的500千伏线路均运行在设计经济输送功率的50%及以下,按支撑的电网装机容量计算,中国的230~750千伏线路利用率是美国的53.3%,日本的28.5%。如果线路利用率提升到美国水平后中国的装机容量可提高1.88倍,到达18亿千瓦;如提升到日本水平,装机容量可提高3.51倍,到达34亿千瓦。

2.交流特高压电网是新建,不仅投资巨大,而且会导致原来就很低的网架利用率进一步下降。

如果在中国全面推广交流特高压工程,总投资将高达12000亿元以上。耗资如此巨大,而解决的主要是中、短距离送电,真正经交流特高压电网远距离输送的容量只有很少一部分,投资效益非常低下。如果代以输电直达大都市圈方案,输电距离远用直流输电,近用超高压输电,同样是输电给超高压电网,同样解决电力需求,至少可节约6000亿元。

3.世界大电网发展的主流趋势是“限制同步电网规模,将事故危害控制在有限范围内,发展同步电网间异步互联”。

2005年联合国经济社会部在纽约发表的报告指出交流特高压的两个风险:一个是技术难度风险,另一个是经济代价风险,这是世界上从技术经济上判别交流特高压失败的结论。

联合国文件还指出:“长距离输电应用直流,和交流比较,超出600公里都是直流输电的经济距离,而且直流输电比较安全、可靠”。联合国文件还指出不同交流电网通过直流联网,可以避免同步网本身运行出现的很多技术问题。又引证2003年美加大停电事故,任一处故障都影响整个交流同步网,同步网愈大,线路愈长,电压崩溃和稳定被坏愈严重,更易连锁反应全网大停电。在欧美,例如俄罗斯、意大利和美国等一些国家都已放弃了建立交流特高压输电系统的计划。

4.复杂自由联网的交流同步电网(即交流特高压)使得电网变得复杂且脆弱,且无法抵御地各种地球气候环境灾害,造成电网大停电严重隐患。

网结构的主要特征是不分层、不分区、电磁环网重叠的任意相互联网。规划中的三华交流特高压同步电网规模和复杂性将超过美国现有东部电网的规模和复杂性。

5.发展交流特高压与发展智能电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着力于电力传输的一种已被更先进的技术所取代的被淘汰的落后技术。

后者是更加关注本地控制与减少外部依赖的电网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是降低大电网安全风险,确保大电网生存性的“颠覆性”技术。智能电网的发展与电压等级没有必然关联,任何电压等级的电网、任何规模的电网都可以建设智能电网;世界各国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都不考虑发展交流特高压。而在未来数年花巨资建设特高压电网,投资的重点不在智能而在坚强。

6.直流输电技术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与交流特高压不可混为一谈。

直流输电技术成功地应用可控硅代替了水银整流器,既安全又经济地达到了〈远距离输电〉目的,自然淘汰了“交流特高压”。其增容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高压直流输电已成为国际上远距离、大容量、高效率输电的唯一的选择。

7.国网进行的交流特高压的输电能力论证结论有误,交流特高压实际输电能力不是超高压输电的4、5倍,约不到两倍。

1)国网曾在大会宣布500万千瓦是交流特高压的输电能力,但从专业角度看,那是用电容串补把线路长度减少了40%,建中间联络变电站相当把输电距离又减了近一半,没有可比的典型意义。

2)交流特高压输电300万千瓦的距离不是上千公里,它必须约300公里内有电源支撑。

8.交流特高压解决不了中国电网低下的消纳清洁能源的能力。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在能源基地建设大型燃煤电站,采用交流特高压远距离输电,只是雾霾搬家,是造成巨大浪费的劣选方案。且交流特高压CO2的排放当量是特高压输电的2.0倍。另外,特高压交流输电对环境的各种影响均比直流特高压严重。其电磁环境影响强度是800千伏直流的1.1倍;消耗土地资源达3倍。

9.电网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输电通道实施方案与交流特高压工程没有任何必然关系。

新建必要的输电通道,增加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等大气污染最严重地区接受区外来电替代煤电,对相应区域的雾霾治理、改善空气质量能够起到积极的缓解作用,这是电网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任务。

对电网输电通道建设的要求,不管是输送火电、水电或风电、光伏电,最终都体现在跨区、跨省市电力流的规模上。

10.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无需特高压输电。

“一特四大”是国网公司捆绑特高压电网、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大核电基地、大可再生能源基地的简称。我国在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可再生能源的条件下,与特高压电网都没有必然联系,输电工程采用交流特高压方式也都是不可取的,所谓“一特四大”不能成立。

以上观点根据反对交流特高压的电网专家丁道齐、蒙定中、曾德文和王仲鸿在会中发表言论整理。

以上言论均整理自微信号“能源与环保”的相关报道。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特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