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西气东输十年 如何迈入天然气时代

2014-05-23 08:52:11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的天然气市场是我们这些规划者也很难进行准确预测的。”70岁的张国宝回忆说,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规划时,国家发改委和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简称)还要到沿线省市作动员工作去找市场,到后来,各省市都跑发改委来“争气”了。

作为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的组长,张国宝全程参与了西气东输的决策与实施。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西气东输开启了中国的天然气时代。自2004年起,以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全线正式商业运营为标志,中国天然气产业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

中国石油刚刚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专题报告《西气东输》显示,十年中,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累计输送天然气约1800亿立方米,占据了中国新增天然气消费量的半壁江山以上,沿线近120个城市用上了天然气,2亿多人尝到了清洁能源的甜头。

“重大工程的规划需要胆略和战略眼光,需要对历史负责的责任感。”张国宝说,从最初的忐忑到后来的对外合作落空,再到天然气市场的爆发,西气东输的决策和实施留下了很多宝贵经验。

东西权衡

西气东输的“气”,源于一场“找油”的大会战。

1989年,国家作出了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决策。为尽快寻找中国石油资源战略接替战场,2万余名中国石油员工走进了塔里木,开启了一场石油大会战。

“找油很不容易”,张国宝说,年轻的中国石油大军日夜鏖战,探到了地下8000米,还是没有找到太多石油。但在这个过程中,却有大股的伴生气喷出,被浪费掉了,十分可惜。

彼时,全国只有四川、陕西、北京等少量省市在孤立地使用天然气,而包括上海在内的东部沿海城市还是处在“扛煤气罐”的时代。

会战进行到第10 个年头,克拉2号油气田获得日产80万立方米的高产气流,之后不断有好消息从塔里木传来,一个远景资源量超过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富集区已为地质专家所掌握。在此基础上,中国石油着手组织西气东输的规划工作,并于1998年派出了工程项目线路踏勘队。

同年12月,时任国家经贸委主任的盛华仁从新疆考察回来,给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写了一封信,建议国务院专门听取有关西气东输的汇报。

中国石油在天然气勘探的一系列发现,坚定了国家进行西气东输的决心。2000年初,朱镕基总理主持召开了西气东输的论证会,张国宝带了一张东海地图去参会。

“为什么要带东海地图?”张国宝说,因为当时也有研究说东海有油气,在下决心开展西气东输之前,应该对东海天然气的勘探形势作客观评估才能对历史有所交代。

彼时,东海的油气开发正处于焦灼状态,探明量并没有落实的数字,对外合作勘探外方也在退出,还受到日本领海争议的掣肘。而塔里木盆地已拥有近万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地质储量和约3000亿立方米的探明储量。

汇报得到了朱镕基的肯定。同时汇报会也明确了,西气东输是“东西双赢”的工程,是符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

但质疑之声仍然存在:资源有没有那么多?市场有没有那么大?长输管道的上游天然气资源须满足稳定供应30年,塔里木盆地的储量能满足吗?

项目在质疑声中推进。2000年3月25日,西气东输建设领导小组成立。2000年8月23日,国务院批准西气东输工程项目立项。

2001年底,《西气东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报告指出:“稳定供气30年的资源基础是可靠的。”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