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天然气“世纪大单”为中俄关系添新动力

2014-05-29 08:37:02 大公网   作者: 赵鸣文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21日在上海共同见证中俄两国政府《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的签署。

2014年5月21日,中俄政府和能源公司在上海分别签署《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和《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方通过修建东线管道每年向中方供应不少于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历时30年,供应协议总价值4000亿美元。这项跨世纪的能源合作项目最终得以落实,不仅是中俄两国关系史上的盛事,也备受世界瞩目。

天然气合作好事多磨

1994年,中俄能源公司达成俄方拟向中方供应天然气意向,并于当年签署相关合作“备忘录”。然而,由于各种因素所致,俄方不久即对这一能源合作项目开始犹豫。后来,俄罗斯虽调整能源战略,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视为其能源出口多元化重点,但两国能源企业却在对华天然气供应价格上产生分歧。俄方坚持不能低于对欧供气价格并与原油挂着。中方表示,不能“倒挂”亏本引进难以承受的进口天然气价位,希望能与北美天然气现货、期货等挂着,双方各持己见,始终未能谈拢。2012年,中方提出由俄方参股中国天然气管道建设,中方参与俄方上游天然气开发新思路,并于2013年成功签署中俄东线供气框架协议,使两国旷日持久的天然气供应价格谈判出现重大转机。

应该说,为降低生产成本和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两国能源公司在对华供气价格上讨价还价无可非议。少了政治和人为因素干扰,通过商业运作会使这项战略合作更趋稳定和持久性,也表明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日趋成熟。而天然气合作文件直拖到双方签署有关电力、航空和地方等领域全部合作文件后的第二天,即在普京总统访华行程最后一刻才“戏剧性”地单独签署,足以证明这份文件的分量。

签署合同是双赢结果

首先,深化能源领域合作是中俄双方共同的需求。在国际能源市场变化莫测大背景下,俄罗斯早有扩大亚太地区能源出口战略考量,将中国、韩国、日本和印度在内的亚太地区视为最有前途的能源销售市场,并规划到2030年将对亚太国家天然气的出口比例从2008年的零出口提高到19%-20%,天然气管道也将随之延长20%-23%。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天然气需求市场,俄罗斯早有寻求对欧盟以外能源出口新渠道的打算,乌克兰危机使其增加了破解俄中天然气价格谈判僵局的紧迫感。对中国来说,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在相当时期内仍有大约三分之一以上的缺口。

其次,成功签署天然气购销合同是中俄互利双赢的结果。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能源出口,中国是传统能源的战略买家,文件的签署使俄罗斯稳稳佔据了对华天然气出口广阔市场,有利于其加速推进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也会极大地促进俄罗斯远东地区油气资源开发和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国来说,中俄天然气购销大单的签署进一步拓宽了能源进口多元渠道,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供应,不仅解决了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迫切需求,也将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发展,还有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第三,中俄天然气购销合同得以最终签署是俄方迫于国际市场竞争压力使然。随着全球天然气供大于求,卖方市场已变为买方市场,尤其是中亚各国都在不断加强或扩大对华天然气出口合作。2020年土库曼斯坦在中国天然气进口中的份额将达到40%,卡塔尔和澳洲等国也纷纷与中国签署长期供应液化天然气协议,严峻的能源市场竞争现实已不容俄方再迟疑。从佔领长达30年的市场和获得稳定的收入角度讲,实际上俄方赢得了最佳结果。

第四,天然气合作进一步夯实中俄关系经济基础。中俄天然气合作长期止步不前与高水平的中俄政治关系不符。中俄成功签署天然气合作文件是在两国领导人亲自关心和推动下,两国政府直接指导、双方能源企业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天然气合作项目彰显了彼此坚持发展和深化中俄关系的坚定决心。中俄天然气合作纽带再次把两国发展前途和未来命运紧密联在一起,必将促进双方各领域合作的发展,为进一步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增加新动力。(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天然气,中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