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去政治化思考中国能源安全

2014-05-29 09:55:42 《中国经济报告》   作者: 张中祥  

中国政府实施所谓的“走出去”政策帮助国有企业,但国有石油企业的权益石油份额是否能提升中国的能源安全呢?

美国能否主导对中国的石油封锁?中国投资海外石油市场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政治化”地看待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进口石油依赖程度增高和马六甲困局

中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石油进口大幅增加。这极大地引发对中国能源安全的担忧,因为其快速增长的石油进口主要来自政治不稳定的中东和非洲地区,并且运输要途经中国没有影响力的漫长海上航线和马六甲海峡。因此,马六甲海峡对中国的经济和能源安全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和经济意义。马六甲海峡直接影响中国石油进口的海上航道,但中国对其却没有直接影响力。所以,中国有充分的理由担心其石油运输的安全和顺利行驶。中国对这一战略致命点感到担忧。任何发生在马六甲海峡的负面事件都可能中断中国的贸易运输,尤其是石油进口,这可能会打击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军事能力。

显然,石油给中国带来的挑战,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且仍在继续上升,更重要的是,因为石油进口来自政治不稳定的国家,同时运输至中国的路径易受中断影响,且不在中国的掌控之中。因此,中国的能源安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石油安全。

中国高层已将马六甲海峡视为战略脆弱点。早在2003年11月,胡锦涛主席宣布“某些大国”一心想控制马六甲海峡,并呼吁采用新的策略来减轻其影响。此后,中国媒体相当关注中国面对的“马六甲困局”问题。《中国青年报》指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谁就扼制住了中国的能源通道。对这条水道的过度依赖,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重大的潜在威胁”。

鉴于马六甲海峡的战略重要性和中国缺乏对这条运输航道的影响力,在中国国内,引发了美国主导对中国实施石油封锁威胁的担忧,甚至导致中国能源安全政策立脚点都建立在这个潜在威胁基础上。

马六甲海峡对中国的战略重要性和中国对该运输航道缺少影响力这两方面已经引起人们对美国主导对中国石油封锁威胁的担忧。

中国已经努力在能源需求和供应两方面采取措施以应对“马六甲困局”,并提高能源安全。在供应方面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支持中国国有石油企业通过“走出去”政策,在海外扩张、提高海外石油产量。如果中国国有石油企业的海外石油产量是为帮助提高中国的能源安全,那么,这些石油需要被运回中国。可是,如果担心美国石油封锁,那么,把中国国有石油企业的权益油运回中国也面临同样的封锁问题。

美国主导对中国实施石油封锁的威胁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只是想象。如果这种封锁是不可能发生的,再退一步讲,即便美国有这样的意图,其成功的几率也很低,那么,中国能源安全政策如此重视这个潜在威胁是自己在吓唬自己,反而易被西方强国、资源富有国和国内利益集团所利用。

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强国都获得了最好的油田的控制权。作为国际油田竞赛的后来者,中国只能与美国所称的“无赖国家”达成交易,并冒险在石油资源丰富、但政治不稳定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收购,此外别无选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国有石油企业积极争取在西非和拉丁美洲的资源。然而,在笔者看来,国有石油企业的行为和在推进扩大海外业务的过程中,夸大了潜在的石油供应中断的程度。以能源安全的名义,采取一种咄咄逼人并保持不必要高调的策略,国有石油企业使中国在世界敏感地区的外交关系变得复杂化。这可能会劫持中国政府走出去的政策,因为国有石油企业不顾中国的整体国家利益,首先优先考虑自己的利润。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去政治化,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