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中俄“通气”背后的妥协与双赢

2014-06-04 08:39:41 中国科学报   作者: 贺春禄  

20年前,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俄罗斯西单科公司在北京会谈并签署备忘录,决定于次年1月在莫斯科合作召开开采天然气可行性研究工作会议。

但是,直到2004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中石油才再次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就此正式拉开谈判序幕。

不难猜测,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艰难谈判。但耗费十年的时间才最终达成一纸供气合同,仍然超出了许多人当初的预想。

目前,能从官方渠道获悉与合同相关的准确描述是——从2018年起,俄罗斯将开始通过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

至于“合同价值高达4000亿美元”的传闻,迄今为止没有得到任何官方数据的支持,因此对华天然气价格也成为最大的谜团。日前,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表示:“中国在谈判中喝了我们不少血,中国人是非常了不起的谈判者。”

那么,是否如普京所言,中国真的喝到了俄罗斯的“血”?俄罗斯真的作出了巨大让步?

低于出口欧洲的价格

“我认为普京所言并不属实,中国喝到了俄罗斯‘血’的说法有些夸张了。”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目前,俄罗斯对欧洲出口的天然气价格为380美元每千立方米。合同签订的消息发布伊始,就曾有不少业内人士猜测,由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气候恶劣且运输管道成本高,因此出口给中国的天然气应当会超过380美元。

但结合普京最新的说法,林伯强分析认为,俄罗斯出口中国的天然气价格应当略低于380美元,“可这基本属于正常的市场定价,因为俄罗斯并不单单开拓中国这一个市场,它肯定要遵循正常的市场定价,不可能太低——谁都喝不了谁的‘血’”。

从交易参与方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副总裁亚历山大·梅德韦杰夫处,林伯强的看法得到一定程度的佐证。日前,他首次开口透露了与此次谈判价格相关的信息,表示对中国的供气价格“高于350美元”。

“对华出口的价格肯定比欧洲的价格要便宜一些。而且,目前我们与中亚开展天然气合作项目仍超过俄罗斯,不能因为这一个项目就把今后进口天然气的整体价格给抬高了。”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毅军对记者说。

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王晓坤也对记者表示,俄罗斯对华天然气价格应该低于出口欧洲的价格,“算是俄罗斯作出一些让步”。

不过,林伯强提醒道:“最终单价绝不会像某些媒体报道的那么低。假如1立方米天然气价格降低1美分,中国每年付出的总价就相应减少3.8亿美元,这么算下来俄罗斯的确作出了妥协。”

深远的考量

但是,这种妥协绝对不仅仅来自俄罗斯。

“其实能达成最终的协议,价格并不是其中最关键与最重要的因素,这只是契机而已。”刘毅军说。

他认为,此次合作源自双方战略利益的需求,“大家都能获得较好的利益,能找到平衡的项目,我认为双方为此都作出了较大让步”。

实质上,这种让步明显带来了双赢的结果。由于乌克兰事件的影响,俄罗斯目前受到来自欧盟与美国的制裁威胁。

有消息称,欧盟政府首脑5月27日已向俄罗斯发出警告,称尽管欧盟暂时没有采取行动,但仍然在研究可能进一步实施的制裁措施。此外,自乌克兰事件爆发以来,美国已对俄罗斯实施四轮制裁。

“所谓制裁就是让俄罗斯的出口商品受到各种限制。目前俄罗斯高达75.2%的出口商品来自能源综合体。如果无法找到稳定的能源产品出口交易国,对其经济打击将非常巨大。而现在与中国签订新的能源协议后,自然大大降低了制裁对自身的影响。”林伯强说。

事实上,自乌克兰事件后,俄罗斯与欧盟对于相互间的能源依赖关系都觉察出了危机。

王晓坤指出,今后俄罗斯肯定要寻找其他能源输出国,欧盟也会寻找新的能源输入国。“双方都已经察觉出当前这种能源战略并不安全。”

对俄罗斯而言,眼下必须加快开辟亚太地区能源市场的步伐,在该地区进行多元布局。

如今陷入“四面霾伏”的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中国面对“煤改气”“油改气”等天然气潜在市场的巨大需求,必须加大天然气进口量。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1676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30%,预计今后我国天然气消费将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长。因此,中国自然成为俄罗斯在亚太市场实施新天然气战略的首选。

“所以这次合作一定是双赢的,双方将涉及的因素都已考虑得很深远。”刘毅军说。

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有观点认为,中俄天然气协议可能将使通过油轮运输天然气的贸易方式变得不那么具有竞争力。

对此,刘毅军却并不认同:“运往中国的LNG(液化天然气)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并不会从根本上切断LNG的市场。应当说LNG与普通天然气各有优势,而且销售的目标市场并不一样。”

而且,在我国东南沿海,利用口岸优势使用LNG的成本比从俄罗斯境内架设管道更为低廉。

“合同显示我国每年平均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380亿立方米,其实折算成标准煤的热量也并不高,而2013年中国能源消耗已接近38亿吨标准煤,作为清洁能源的LNG在中国仍然有很大的市场。”王晓坤说。

随着俄罗斯与欧盟能源关系的“渐行渐远”,世界能源版图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或将对今后造成深远的影响。

记者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官网上看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几个蓝色的汉字被列在网页最显眼的地方。

点击这几个汉字后,映入眼帘的新页面便是中俄双方签署天然气合同的新闻报道。将该新闻置于如此显眼的位置并配以中文,足以显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对此次合作的重视程度。

“当前亚太地区石油、天然气等消费量增长迅速,将成为今后俄罗斯重要的能源输出市场。”王晓坤说。

刘毅军也认为,此次合作将成为全球整个天然气市场的风向标,在亚太地区所产生的影响将慢慢积累发酵。

“从远景发展来看,俄罗斯很可能会超过中亚成为中国天然气最大输入国。但我们并不会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与俄罗斯的合作很重要,但与中亚的合作同样非常关键。”刘毅军说。

不过,与当前欧洲市场成熟的天然气定价机制相比,国内天然气价格机制还远未完善。在国内大部分民众看来,定价机制改革等同于涨价,但实质要复杂得多。

天然气市场化对于整个产业链与能源结构的调整都有着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促进天然气资源开发和引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并且可以引导天然气合理消费、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

“中国的天然气价改会进一步加快,但与中俄合作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因为可能要到2019年俄罗斯才能供气。在此之前,我认为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就会启动。这不仅仅是本届政府的改革承诺,更是中国天然气市场化的紧迫需求。”刘毅军说。

王晓坤也认为,在2018年之前中国的天然气价改将会开始,“中俄此次合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俄罗斯进口的高气价已提前给国内相关企业带来很大的价格压力。”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中俄,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