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核电在体制困阻下跃进

2010-03-30 15:56:34 互联网

在2010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大唐集团原总经理翟若愚又提到“核电牌照”的问题。

2009年,翟若愚言辞还颇为含蓄,希望国家核电决策层“应该尽快给其他四家发电集团(大唐、华能、华电、国电)增发核电牌照,鼓励它们参与核电投资建设”,2010年,卸任以后的翟若愚则直接炮轰中国核电行业的垄断现状和“大而全”的封闭体制。
  
“核电牌照”,即控股核电站的资质。目前,拥有这种资质的除了核工业领域的中核集团、集团之外,还有电力领域的投资集团(简称中电投)。在2002年的电力改革中,中电投拿到了原属国电集团的核电资产,冲破了核企业一统核电产业天下的局面。但五大发电集团中的其余四家都被排斥在外。
  
截至2010年1月,中国在建核电机组达到21台约2300万千瓦,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国家能源局公开表示,按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45亿吨标准煤计算,为实现非化石能源达到15%的目标,核电应达到8000万千瓦左右。

“要实现这么宏大的目标,仅靠三家企业是不可能完成的。”翟若愚说。
  
然而核电决策部门却把口子收得很紧。业内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在2009年的一次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公开表示近年内不再增发核电牌照。
  
“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多元化更多是体现在投资上的。但核电门槛很高,具体经营核电的还应该是有限的。核电工业结构应该由数家并举,充分发挥现有资源,投资多元化而不是建设单位的多元化。”中核集团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刘永表示。
  
垄断下的“大而全”
  
计划经济的影子在核电产业中仍清晰可见。翟若愚将中国的核电体制概括为“垄断”和“大而全”。

尽管目前国家已对核电产业的投资放宽,允许其他行业及企业的资金流入核电领域,但对于经营资质却依然收得很紧,仅中核、中广核和中电投三家拥有核电站的运营资质。

从1家到3家,数字的变化虽微小,过程却艰难而漫长。
  
中核集团曾经在核电领域“一统天下”,这个继承了原核工业部大部分职能的巨无霸,既是经营核电站的业主,又是工程和设备的总承包商、国内核燃料和后处理服务的唯一供应商,还主管了几乎所有具有国家实验室性质的核动力技术研究机构。
  
“这必然导致效率低下和垄断倾向,对外力图阻止其他人进入核电市场,对内压制下属单位的自主权。”北京大学政府与企业研究所所长路风说。
  
1994年中广核成立,打破了一家独大的局面。虽然中核集团持有中广核40%的股份,但当时的国务院领导规定中核集团不能分红,结余利润用于中广核的滚动发展。由此,中核集团眼睁睁地“花钱养出了一个强劲的对手”,没有历史包袱的中广核壮大的速度远超过想象。
  
中核集团依然在核燃料循环、反应堆设计等涉核环节掌握审批权,中广核则从单一的业主向设计、工程建设等全产业链发展。2008年12月,中广核铀业公司还获得了商务部“核燃料进出口专营资质”。

中广核成了另一个中核。一统天下打破了,然而,中国核电的垄断局面仍未改变。
  
多年来,双寡头以“技术路线”为武器,针锋相对地较量,最终却催生了第三家核电巨头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核技”)。与前二者不同的是,国核技借助了国家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契机,承担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任,以技术资源切入核电领域。在政策上,国家核电决策部门正在力推AP1000的建设,尤其是在中国广大的内陆地区。这给了国核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主动权。
  
不出意料,国核技也走上了与曾经的双寡头相同的路线,向“全产业链”发展。尽管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国核技拥有核电站控股资质不言自明。三足鼎立之势就此形成。
  
当然,由于各自都努力建立并推广自己那套体系,但又在许多方面需要合作与协调,这三家核电巨头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
  
人才大战成为三巨头暗战的核心。中国的核工业人才,尤其是研发人才原本就不多,而三巨头各自都成立了研究设计院,人力便成为最大的困扰。
  
“现在走在院里,到处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几乎没一个认识的。”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工程公司(原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一位老专家感叹说:“很多专家都被中广核和国核技挖走了,因为人家给的薪水实在太高,有些专家被挖走了一时也没事干,就那么养着也不放。”
  
2010年的两会上,国核技董事长王炳华援引了中国高铁技术引进的案例,委婉地表示,尽管目前中国同时拥有最具商业价值的建设项目和先进技术,包括美国的AP1000、法国的EPR和M310以及俄罗斯的VVER核电技术,“但是它们却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集团,无法形成合力,应该抓住有利时机,整合产业资源,尽早从体制上做好准备,以应对中国的核电大发展”。
  
王炳华建议说,应加快形成“专业分工明确、协同效应突出”的核电工业体系,在积极推进“多业主、专业化”的核电建设模式的同时,还应通过优化整合,积极培育在核电技术研发设计、工程建设管理、电站运行和寿期服务以及核燃料循环领域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国家队”。
  
在这一点上,翟若愚的观点与王炳华有着某种一致。
  
翟若愚建议,应实现核电设计、工程和研发业务与核电站经营分开,尽快形成两三家中立的、不隶属于任何发电集团(包括核能发电集团)的、专注于核电设计研发的核能工程技术开发与总承包公司。

“企业不应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追求垄断,但就目前的实力来讲,三大核电集团已经掌握了产业链上最重要的资源和技术,即使专业化分工,也是三者之间重新划分势力版图,而电力集团则期待完全颠覆现有的秩序,与核电集团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并不现实。”一位业内专家对本刊记者分析说。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跃进 核电 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