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国际维度下的能源战略

2014-07-22 08:57:05 中国石油报   作者: 陈柳钦  

能源战略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从能源战略理论的发展看,随着人们对能源问题认识的深化,以及政策实践的丰富,能源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逐步从盲目开源、被动供给,发展到主动、有效率供给,最终实现可持续供给。

美国拥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可使其通过国际能源战略对国际能源体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美国国际能源战略的基本目标是:确保美国在国际能源体系中的地位,提升美国国家能源安全度和保障度,加强对能源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美国能源安全,从而巩固和维持其霸权地位。

美国能源战略兼有“内保安全”和“外谋霸权”的双重功能,这使其国际能源战略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地缘战略密切结合,和谋求霸权密切结合,和军事行动密切结合,以及制度化、机制化和法制化等。近年来,美国“能源独立”虽使其对中东石油的依赖降低,但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对中东的战略控制,相反,美国对中东政策立场更趋强硬,为其加速战略东移、构建“太平洋新秩序”创造条件。

俄罗斯是世界上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极为丰富的能源强国。依靠近几年的能源出口,俄罗斯经济快速增长。俄罗斯对外能源战略具有一贯性,即使用“能源武器”开展对外能源合作,使能源成为其推行外交政策的工具。普京时期的对外能源战略则更为灵活和务实。

如今,俄罗斯不仅要利用能源来壮大自身经济实力,还要运用“能源武器”扩大自身地缘政治影响;不仅要促进与欧洲的能源合作,还致力于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国家)的能源外交;不仅要在地缘政治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中找寻平衡,还深受相互认同及文化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中俄能源合作过程中。今年3月,俄罗斯能源部发布了俄罗斯2035年前能源战略草案,预测在2035年前,俄罗斯能源出口总量中的23%将出口至亚太地区。

作为世界上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日本一直将能源战略当作其对外政策的重点。日本80%的能源需要进口,其中又有85%来自中东。1973年以来,日本重新调整发展战略:由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向发展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解决污染问题;针对石油危机引起的严重通货膨胀,采取抑制需求、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这一系列的政策转型,确立了日本大力开发本土能源,最大限度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度,确保资源能源安全、稳定、长期和高效供给的新能源战略思路。

近年来,全球能源格局势发生深刻变化,国际能源战略犬儒主义使世界能源格局缺少了主导力量,从而产生某种国际能源政治经济秩序真空,增加了世界能源格局变动的不确定性。这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构成了巨大压力和挑战,特别是在能源安全、经济发展、环境政治与国际责任等一揽子综合问题上,中国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中国能源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天然气、核电、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起步晚,产业尚在推进中,环保问题日益严峻;另一方面,中国石油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运输通道战略安全脆弱,中国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任重道远。

未来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充足的能源加以保障,能源的供给和需求问题将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长期性问题。加快国际能源战略调整,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际能源战略方针十分必要。

大战略必然蕴含着大思维、大哲学。真正有价值的国际能源战略理论其实就是哲学思维、哲学方法的综合。因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环境制约对中国能源发展的影响,立足长远,从战略哲学的高度,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探讨国家能源战略问题,从国家政治、经济、环境、资源及建立新型体制等多个方面,充分利用现代能源技术的最新成就,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未来能源系统发展趋势的新型能源体系,科学制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路线图。(作者:陈柳钦,为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教授)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国际维度,能源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