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刚在西安参加完2015年全国煤炭交易会的张华就赶回了河北。作为当地一家电力企业的采购人员,随着年度煤电中长协谈判的开幕,未来一个月奔波于交易会及各大煤炭集团谈判会场将成为常态。
2013年国内煤价大幅下滑,2014年煤价则可以用“惨不忍睹”来描述。“煤炭竟然卖不过白菜价,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原煤均价每千克0.5元到0.6元,而白菜价格则为0.5元到0.8元,煤炭企业真的是‘心忧炭贱愿天寒’。”2015年全国煤炭交易会特刊中如此感叹道。
今年8月初以来,发改委为帮助煤炭行业脱困,召开了18次协调会,出台限制产能、规范煤炭进口、建立小煤矿退出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关税调整等37项对策和措施。借此东风,以神华为代表的煤企连续四个月逆市上调下水煤价,累计幅度达每吨49元,为2015年合同谈判预热,希望争取更多筹码。但下游电企并不买账。在煤炭库存爆满的情况下,电企压价限煤已成普遍现象。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8个省区煤炭全行业亏损,全国煤炭企业亏损面仍在70%以上,截至10月底,全社会煤炭库存已持续35个月在3亿吨以上。据记者了解,大部分煤企为了缓解矿区库存压力,不得不把大量煤炭转运至海港、内河港口以及下游地区转储和销售,今年煤炭市场竞争不仅产区激烈,针对中转港口、下游港口及终端用户地区的竞争也进入“白炽化”的状态。
从前期的博弈来看,煤炭大企联合涨价并没有达到预期,不过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谈判大幕的开启,煤炭企业涨价效应已从港口传递到坑口,山西、鄂尔多斯等地区部分煤炭企业有试探性涨价的意愿。市场有消息称,神华集团可能对12月动力煤出厂价格每吨上调21元,随后中煤、同煤、伊泰等集团预计也将随机跟进。
“这次涨价如果落实的话,煤价还得往上走。目前电厂日耗增加,也不敢让库存一直下降,12月市场形势会有所好转。现在担心的是政府会不会采取行政干预,一旦继续加大救市力度,煤企继续炒作,价格波动可能就会更大一些。”张华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