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油气
  • 石油
  • 国际原油定价将迎中国声音 为经济保驾护航

国际原油定价将迎中国声音 为经济保驾护航

2014-12-15 08:57:10 新华网

12日,证监会正式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展原油期货交易。这意味着,苦等十余年的中国原油期货即将破茧。

专家认为,代表着新兴市场需求的中国原油期货将为国际原油定价带来新的视角。对我国而言,推出原油期货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更能配合石油战略储备,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的能源安全体系,推动金融市场国际化,为我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买家话语权提升 中国原油期货破茧迎来好时机

近年来,国际原油市场格局出现大变革。随着北美页岩油气市场的繁荣,全球原油从原来的供不应求变为供应过剩。原油市场上买家的地位和话语权不断提升。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买家之一,中国推出原油期货迎来良好的时机。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证监会上市原油期货有利于完善中国原油市场体系,形成市场化原油价格机制,助推完善原油期货价格体系。下一阶段,证监会将会同相关部委发布原油期货相关规定。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孙贤胜说,目前国际原油市场上价格战越来越激烈,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的产油国都瞄准了中国市场。这为中国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原油期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中国既是石油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可以打造一个反映亚洲市场的基准价格,重塑原油市场体系。

英国阿格斯公司中东-亚太原油与液化石油气副总裁亚历杭德罗·巴巴荷萨告诉记者,中国目前主要有16个原油进口源,大多参照伦敦北海布伦特油价定价。作为全球重要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中国油品需求的波动对全球石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有能力打造一个可以辐射整个亚洲甚至整个世界的石油价格。

“中国原油价格”将为我国经济保驾护航

对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推出原油期货这一品种无论对期货市场还是对现货市场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为一个原油进口对外依存度接近60%的国家,频繁大幅波动的国际原油价格使得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渐进式改革捉襟见肘、疲于应付,加大了我国经济运行的风险。

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表示,推出国内原油期货交易,不仅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争夺定价权,提高能源价格风险的应对能力,更能够配合石油战略储备,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的能源安全体系,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驾护航。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