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拔除产业毒瘤 期待光伏产业步入发展新常态

2014-12-29 14:01:09 Solarzoom   作者: 房渊钊  
        当前,我国的光伏新政在稳步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之后,又重拳出击“路条”倒买和“门坎”滥设的权利寻租行为。

这大大提振了光伏产业参与市场竞争、振兴创新的信心。不少专家认为光伏将进入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

冷热摇摆曾是困扰光伏产业的顽疾

这些年来,光伏的市场风向标和投资雁群一直在趋光掠地和弃光就市,是押宝在西部的规模化,还是东部的分布式电站建设上,为此绞尽脑汁,费尽心力。其中原因十分复杂。

不可回避的原因是:我国的确存在着资源与土地、市场与供需,污染与环保的分布不均和矛盾、情况差异,它确实需要极高的统筹兼顾能力和市场驾驭的本领。

但一些利益集团和地方山头所散布的歪说曾很大程度地干扰了创新发展正能量的聚集和发挥。

新政对此已有足够的觉醒。在纳入法治的轨道中,推进光伏产业的良性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之一。

“倒卖”路条与利益集团的推波助澜

这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近年倒买“路条”现象突然猖獗的起因。

由于对西部光伏前景普遍看好,在实际运作中一些利益集团投机取利搞“路条”囤积,因此埋下祸根。

利益集团囤积“路条”自然是为了观望形势,待价而沽。他们也会为了掩饰投机面目,自用一点“路条”搞一些“面子”工程,虚应世故。这样的工程自然不会使出真金白银。于是,就有了伪劣工程和烂尾工程。而对其掌控中的更多更大的“路条”,他们期待的是空手套白狼。

2011年,一些贪腐高官对西电东输的超高压直流电网工程施加影响,以“煤炭天上走,电输全中国”为口号,散布了对西部电力开发的误导信息,搞乱了对光伏发展的理性预期。

这时“路条”囤积倒买的气候就此形成。看好“煤炭天上走”,明白就里、心照不宣的利益集团,自然不会错过对“电输全中国”抱有光伏梦的许多企业的一厢情愿,于是,“路条”走俏,倒买之风在那时突然间推向了高潮,一直绵延至今。

这种乱象究竟为什么发生?不少当事者为什么会失去理智的判断呢?

权力寻租搞乱对光伏产业的理性预期

我们不妨就具有这一典型特征的状况做个分析:

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就能源生产来讲,无论煤炭、石化、水利、阳光、风能都具有可开发的极大潜力和优越条件。但当时而言,新疆的电力生产对于尚待发展的地域经济还是相对过剩的,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将产能占比85%以上的煤炭电力清洁化,将地区电网完善,以解决边远地区和农牧团场的供电不足以及西部开发急剧增长的需要。至于将富裕电力外输、预期发展外输什么样能源的电力,可以在合理利用当地各种资源的基础上做多种选择。

不少专家曾经建言:南疆阳光资源得天独厚,有望成为光伏电力成本最低的地区,不仅可以就近解决农牧团场、绿洲城镇供电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成为当地亟待发展的水利管网、水质淡化、喷灌滴灌等节水种植的农业用电的最便宜的来源,还可以通过规模化的配套建设,为适宜于新疆发展的盐湖化工、金属冶炼、水泥建材、交通运输提供可持续的清洁电力能源。

这些专家认为,新疆有极大的电力消纳市场(包括潜在的),也有发展电力外输的资源条件。内部电网与外输电网的配套建设是必须的。但决不能忽视当地发展光伏的优势,特别是改变当地电力能源结构的时代机遇。新疆的煤炭石化资源利用应从循环利用、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出发,要避免一次性的热电转化消耗,更不可做不清洁的蠢事。新疆的电力外输,如果大力发展,也只能是以清洁、可持续能源电力的外输,决不是以煤炭转化为主的电力外输!

由权力寻租和集团利益勾连炮制出“煤炭天上走,电输全中国”,迎合急功近利的官场世情,以大干快上的激进面目出现,实际上偷梁换柱地改变了西部开发和国家电力电网建设的初衷,意图把利国惠民的巨大工程变成满足贪腐私欲与集团山头利益的名利场,带来的只能是方向性的干扰和市场混乱。

利益集团勾连贪腐成为乱象之源

这直接导致了西部开发中诸多乱象的出现。新疆等地煤炭资源顷刻炙手可热,投资抢上大型石化煤炭电厂。与此同时,刚刚兴起的光伏忽然间受到冷遇。一方面总是抢占先机的利益集团有了从煤炭电力上谋取更大暴利的机会,找到了脱手“路条”的时机;另一方面,在困境中挣扎的光伏产业,其中稍有实力、或对未来抱有信念,或为了尽力自救无奈之中只好成了“路条”买卖的接盘手。

这些接盘企业马上投入资金建设,但难有电网和相关产业配套消纳电力,优惠政策无从兑现,于是“路条”被再次转手交易。

由此可见,“路条”倒手交易的频现,反映了企业对西部投资信念的摇摆不定。其根源是贪腐势力的权利寻租、利益集团贿赂投机与法治不严、行政不力造成的。它的深处是恶根和毒瘤,是在从实质上淫侵和损害西部开发和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发展。

“门坎”滥设地方保护的巧取豪夺

“路条”的囤积与倒卖往往盯准的是大型项目,是光伏投资长期收益的不确定性。所以,它往往与西部的开发相联系,在阳光资源充沛的地区易于滋生。

相比而言,当前更适宜于发展分布式电站的东部地区,这种现象要少得多。

但国家和地方给与当地的电价补贴和财政扶持,在投机取利的官员、部门和利益集团眼里还是一块大蛋糕。

从觊觎到渗透,对分布式蛋糕的切分,贪腐守旧势力和非法牟利集团通过地方保护主义炮制“门坎”滥设来达到巧取豪夺的目的。

他们常见的手法如下:

在光伏电站的分布式规模上,提高底线,奖励做大,甚至以土地资源做诱饵;在项目报批、建设施工、入网验收、电价优惠上对家庭电站手续层层设卡;

在屋顶资源利用上,向公用建筑倾斜,向光伏工业开发区倾斜,对居民社区态度冷漠、不做筹划;

在电站设备用料和施工队伍的选择上,财政支持对本土本地青睐有加,即使优质的外来竞争也拒之门外;

在金融融资上,中小型企业和家庭投资者几乎听不到银行有任何的对光伏的贷款支持……

光伏产业的资源、建设与市场的切分依然存在着为某些不当利益把持的“门坎”。这“门坎”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其根源与“路条”非法倒卖一样,同样来自与利益集团勾连的被某些领导和部门把持的一些沿袭已久的官僚特权。

巧取豪夺窒息产业活力

出于维护特权以及个人、集团山头的私利,对新政的实施,某些地方往往会产生片面的理解和有意的歪曲。

正所谓,毒发一处,殃及全身。只有认真拔除地方保护的毒瘤,才有新政的推向全国的在整个市场范围的落实。

由此可见,无论西部曾经比较猖獗的对规模的电站的“路条”倒买,还是东部地区或针对分布式电站的“门坎”设限,地方保护主义和利益集团山头勾连、特别是在有贪腐势力渗透的地区和部门,都是干扰光伏产业焕发创新创造活力,障碍惠民经济良性发展的始作俑者。

这种始作俑的浸蚀和危害是从败坏社会主义的法治,搞乱市场竞争的公平程序入手,扰乱的是资源配置的科学原则,混淆的是市场消费的文明观念,搅浑的是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颠倒的是社会贡献的正确评价和分配尺度。

其结果自然是损公肥私,败业害市、祸国殃民。

于是,只要有这种天敌存在,新兴的光伏产业就有被其窒息青春活力的可能。

试想,被剥夺了资源享有和建设参与和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失去创新创造的基本条件,光伏产业的前景如何看好,谁还会对它抱有持久的难以动摇的信心?

因此,“路条”倒买的猖獗和“门坎”设限的泛滥,必然激荡起光伏产业的起伏。只要其滋生的温床存在,光伏产业就难免存在冷热摇摆的发展方向偏离和动力信心不足。

所以,切治这些毒瘤,拔掉其赖以生存的温床,扫除光伏新政落实的障碍,光伏产业所急需的公平竞争、改革创新良好环境一定会进一步形成。这就是专家和社会的共同预期的光伏产业新常态。

(文|房渊钊,南京索斯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一级建造师)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分布式光伏,光伏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