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黄晓勇:战略油储进展有点慢

2015-01-29 10:57:40 中国石油石化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中心主任 黄晓勇

国际油价疯狂下跌,甚至跌出了国外某矿泉水的价格。在“油”比“水”还便宜的时机下,大量购买石油加强战略储备成为业内共识。

2014年1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称: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包括舟山、镇海、大连和黄岛四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储备原油1243万吨。

“石油储备设施的投用是中国石油储备建设的重要成果,但从储备建设的进度、规模、品种、安全和制度等方面来看,中国的石油储备建设任重道远。”在大家都对此消息兴奋不已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中心主任黄晓勇如是说。

黄晓勇为何会有此番评论,中国石油储备建设究竟如何,应该怎样做才能建立一套完整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带着上述问题,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记者对黄晓勇进行了专访。

建设进度比计划晚6年

中国石油石化:您好,黄院长!现在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用,按照您的说法,您认为这个进度过慢了吗?

黄晓勇:是的。2003年起,中国开始筹建石油储备基地,初步规划用15年时间分三期完成油库等硬件设施建设。据我们了解到2008年,第一期就可建成投用。到2010年,第二期要投产使用。而现在比先前说的晚了6年,剩下的四年时间,能把剩下的两期都建成吗?不好说。

另外,当时设计的规模是按照2003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规模设计的,而现在中国实际石油使用量的规模,比那个时候多多了。所以说无论是从进度本身,还是从中国经济本身对石油的需求量而言,它都是慢了。

中国石油石化:您认为进度慢的原因是什么呢?

黄晓勇:简单地说,就是重视不够、投入不够。

伊拉克战争以前,中国在能源储备建设方面的紧迫性并不明显,加之当时国际能源市场较为稳定,且油价偏低,国内很多人相信市场可以较好地解决问题,所以在是否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问题上彷徨多年。直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再次开启了国际油价不断攀高的历史,在此压力下中国正式启动了三期工程,计划全部投用后将使中国的战略总库存提升至5亿桶(约合6821万吨)。但现在一期工程的储备能力只占总计划的五分之一,因此,中国的石油储备建设任重道远。

中国石油石化:在您看来应该如何加快建设进度呢?

黄晓勇:首先中央财政要加大投入。其次可以动员地方政府加入到储备能力的建设当中来。再次就是企业。石化企业应该是储备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些大而有实力的企业,也可以在这方面做些贡献。最后,可以动员国际资本,动员外国的石油生产国或石油生产企业,加入到中国石油储备能力的建设当中来。当然,从保密性、安全性来说,让外国资本参与国家战略储备是不可能的,但作为商业储备的话,为了加快进度,在短时间内扩大储备能力,是可以让外国资本参与的。这也是国际上一些国家采用的做法。

规模仅够使用22.7天

中国石油石化:虽然中国目前的石油储备建设进度太慢,但总归是个好的开始,依您看,中国目前的石油战略储备规模如何?

黄晓勇:中国石油2014年1月发布的常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商业原油储备能力1.41亿桶。按中国2013年每天消耗石油139万吨(约合1075.6万桶)的规模来静态计算,当前我国战略原油储备只够使用8.9天,商业原油储备可用13.8天,全国原油储备的静态能力总共为22.7天。

然而,中国的石油消费规模还在逐年增长。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在发布的《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中提到,根据需求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并综合考虑替代能源发展情况,初步判断我国石油需求峰值在8.1亿~8.7亿吨,时间在2040年前后。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石油需求峰值将比2013年5.074亿吨的实际消费量高出60%~70%。

因此,若以石油需求峰值进行动态估测,即便目前筹划的战略储备建设全部建成投用,石油战略储备也只够28.5~30.5天使用。另外,中国自身2亿吨左右的石油生产规模已达峰值,对外依存度将在2013年58.1%的基础上继续升高,不久就会出现三天的产量只够一天用的情况。

中国石油石化: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相比,我国储备规模较小,不符合油储的安全标准。请问油储安全系数的依据是什么?

黄晓勇:无论是静态计算还是动态估测,中国的石油储备能力远低于国际能源署设定的90天的安全标准,更低于其他净进口成员国平均172天的现有水平。日本已具备165天的石油储备能力,美国更是达到240天,而且美日等国的石油消费量业已达峰值。

当然,安全标准以进口量还是消费量为准,结果是不同的。国际能源署以原油或成品油的净进口量为准,而欧盟对其成员国的要求以消费量为准。2013年,中国的石油探明储量为25亿吨(折合181亿桶),仅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1%,按当年的开采规模仅能持续11.9年。因此,中国的石油储备安全标准用消费量作参照系数为宜。

有句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国石油储备建设在规模上亟待加强,在紧迫程度上更是刻不容缓。

中国石油石化:依您看,中国应该如何加大石油储备建设规模呢?

黄晓勇:要想扩大规模就是多建储备基地,然后多买回来储存就行了。当然,这需要国家支持,因为储存是损价的。对企业来说,它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国家没有相关法律赋予企业一定的义务,并且在利益上有一些安排,企业肯定不愿意做并且也做不好。国外都是有强制的法律规定,而且有制度安排的。这是我们国家需要学习的。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石油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