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碳金融新框架下争取主动权彰显中国担当

2015-02-05 10:13:41 中国低碳网   作者: 隋笑笑  

碳金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包含了市场、机构、产品和服务等要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低成本途径,是低碳发展的核心经济手段。它被很多专家形象地比喻为撬动低碳经济的重要杠杆。自从2011年国家发改委确定在北京、天津等7个地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后,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断扩容,交易品种推陈出新。

中国低碳网记者获悉,近日北京市首单林业碳汇交易抵消项目挂牌,湖北首单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问世。关于碳金融交易的消息不断增多。参与交易的金融机构的增多,进一步提升了碳市场的流动性,也对碳配额的价格发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碳资产质押贷款、减排项目融资等在内的碳金融市场空间就此打开……

当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趋于活跃

随着全球极端天气多发,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共识。据统计,《京都议定书》实施以来,全球碳金融市场规模的增速高达20%到30%。碳排放权逐渐演变成具有流动性和价值的无形资产。

中国也不例外。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各地碳市场启动以来,随着市场规则的完善,交易机构逐渐由开始的跃跃欲试转为成交活跃。以天津碳市场为例,自2013年12月启动以来,天津市碳配额共成交106万吨,成交金额2193万元。在各地的交易平台中,均设计了挂牌、拍卖、网络现货等多种交易模式,比如天津排放权交易所采用的是会员管理模式,符合交易所规定的国内外企业和自然人均可通过交易所结算银行的网点开立资金账户和通过交易会员开立交易账户,从而进入天津碳市场进行碳配额产品交易。

"交易机构主要涉及一些碳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机构和天津市纳入碳交易试点的企业。"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交易方式主要分为线上交易和线下协议交易,协议交易主要用于基于自愿减排的碳中和交易和大宗交易,双方在线下进行交易标的和价格的自主协商,通过交易所办理清算、交收等事项。

市场机制,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上作用初显,也督促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长远竞争力。

当下中国碳金融市场前景广阔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目标或方向,这就是低碳经济或绿色经济;中国金融业的改革战略和创新发展有一个决不能偏离的目标或方向,这就是碳金融或以低碳金融为重要标志的绿色金融。当下,以碳资产为标的物的金融产品已在国内出现。今年5月,中广核风电附加碳收益中期票据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这是银行间发行挂钩碳资产收益债券的首次试水;8月份,兴业银行与湖北宜化集团签署了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协议,这是国内首笔以碳排放权配额作为质押担保的贷款。

碳配额成为可担保资源,意味着碳排放权的金融价值正被进一步挖掘,在盘活企业碳资产的同时,也实现了用金融手段引导绿色经济发展的杠杆效应。这也让金融机构有了与碳交易所合作的积极性。

据悉,目前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已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展开战略合作,以共享商业银行已发掘的绿色投资机遇以及节能减排专业企业。另外双方还正在合作创设超短融碳债券和环境权益抵押贷款方面的项目评价体系,为碳交易提供金融化、证券化以及清算结算服务。金融机构的"进场"将成为激活碳交易二级市场的关键一步。

中国应在新的全球碳金融框架下争取主动权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碳减排"需求和碳交易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全球开始建立全新的碳金融体系。碳金融逐渐成为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

全球视野与国内布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信用供应国,却处在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这或许是一个初级市场发展的必经阶段。然而我们认为,尽管中国的金融体系发达程度和金融产业成熟程度与美国、欧盟相去甚远,但碳金融市场在全球都是一个新兴市场,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多不超过10年。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重视碳金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是我国在这一新兴领域有可能赶超美国、欧盟的契机,并可以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重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加快碳金融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这不仅是中国应对国际上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和碳金融领先发展所带来挑战的迫切需要,而且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金融可持续安全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如果现在不抓紧实施低碳经济和碳金融国家发展战略,就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在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中国如果现在不加快碳金融创新,就可能长期不能催生先进完善的现代金融体系,无法追上发达国家金融业的创新发展步伐。只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和各类金融机构多方协同配合,持续探索和勇于创新,我们就会在不远的将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又独具特色的碳金融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碳金融和低碳经济的转型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碳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