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油气
  • 石油
  • 油价下跌,石油公司如何降本增效

油价下跌,石油公司如何降本增效

————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孙仁金



2015-02-25 10:28:18 中国石油报

编者按:截至目前,国际油价震荡下跌至50美元/桶关口,不及去年高位的一半。那么,石油公司应该如何有针对性地调整策略,转变发展方式,以求在低油价下实现降本增效?中国石油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孙仁金教授。

记者:2015年低油价是否还将持续?石油公司需要在战略上做出哪些调整?

孙仁金:2015年,国际油价整体走势受市场供需及全球经济复苏形势影响,均价可能在60至80美元/桶之间,短期或有可能下探至40美元/桶附近,但不会持续太久。在这一价格水平下,各大石油公司的盈利水平预计将低于往年。从已经公布的国际大石油公司2014年财报来看,低油价所产生的影响超过市场预期,部分公司盈利不仅未能达到预期水平,甚至出现亏损的不利情况。

低油价对石油公司上游业务的影响最为直接,对下游业务影响相对缓和。出于对这一形势的预判,国际石油公司对整体战略进行了调整,对上下游业务采取了差异化经营策略,不再一味追求产量增长和开发大型新项目,而是将提升盈利能力和效益放在首要位置,从追求规模速度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特别是上游业务,多家石油公司已做出战略调整。

记者:除战略调整外,石油公司普遍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低油价带来的冲击?

孙仁金:国际石油公司应对低油价的做法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控规模,剥离不良资产及盈利能力弱的非核心业务;二是压投资,加大投资组合优化力度;三是降成本,减少管理费用和人工成本的支出。

在控规模方面,国际大石油公司着手控制上游规模的扩张速度,多数公司下调了油气产量增长目标。随着油价走低,道达尔、雪佛龙等国际石油公司纷纷剥离低质低效、高风险、非战略性资产,以求“瘦身强体”。壳牌、BP更是降低了产量增长在公司战略中的地位,更关注提高盈利水平,扩大现金流,以实现价值最大化。

在压投资方面,各大国际石油公司公布的2015年投资预算均比上年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部分公司同时下调了中长期投资预算。全球炼油能力过剩的情况长期存在,美国、欧洲近几年少有新炼厂开工,加之面临更为严格的环保要求,下游项目的投资机会不会太大。但是液化天然气(LNG)业务领域值得关注,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在降成本方面,近期各大国际石油公司开始大规模裁减员工甚至冻结员工薪酬。在战略收缩的情况下,公司上下游产业活动将减少,所需员工总量也随之下降,裁员也就成为各大石油公司降本增效的重要举措之一。

记者:这些措施是否适用于中国石油企业?

孙仁金:国际石油公司采取的措施并非都适用于中国石油企业。比如在控制人工成本方面,国际石油公司一般采取裁员的方式,而中国石油企业可以从精简机构、压缩管理层级、压缩管理人员入手,加强工效挂钩,完善考核制度,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单位劳动力生产效率,进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中国石油企业要想适应低油价这一新常态,必须要转变观念,树立市场化竞争观念,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对于一些非核心业务可以尝试第三方外包、改制等。与此同时,还要认真考虑如何回归核心业务、做强油气主营业务的问题。

在海外项目投资方面,中国石油企业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坚持效益优先,以综合经济评价结果为依据,审慎选择海外投资项目。对于正在运营的海外项目,要进一步提高项目运作的效益和质量;对于新项目投资,要做好项目经济评价,提前预判市场经营风险。

记者:降压成本是存在极限的,一味地减人减资无疑会伤及企业根本。当“硬刀子”无处下手时,还有哪些软措施可以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孙仁金:成本随价格向下浮动,可以减少企业在油价下行中的损失。但如果成本高企的原因是项目本身的结构性问题或是资源条件所限,降压成本可操作的空间就非常有限。这可以通过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使企业更加适应外部市场新变化。

例如,低油价对企业经营所产生的影响还体现在企业资金管理上。一方面,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净现金流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另一方面,企业信用评级下降导致融资成本提高、融资难度加大。因此,在低油价下提高资金管理效率显得尤为重要。石油企业可以通过资金集中管理,提高内部资金运转效率,在外部融资下降的情况下也可以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现金流。除加强资金管理外,精细化管理也是降本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

此外,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降成本也有明显作用。在油气勘探领域,我国石油企业技术已基本成熟,技术突破重点主要集中在页岩气开发等新领域。此外,如何加强研发管理、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等问题,同样需要企业下力气解决。要加强研发成果的应用性,就要从解决现场问题入手,强化科研工作的垂直管理。要进一步提高研发强度,将研发资金更多地投入到一线研究课题上,优化研发管理机制,使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