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新电改方案已于3月19日内部下发。本轮新电改政策的核心是电价改革,提高电价下调预期,意欲破除电网垄断格局,推进电网两端的市场化机制。
据了解,国外电改的经验是,长期而言电价水平会降低20%左右。也就是说,此轮电力改革能否成功,能否得到公众的认可,关键要看改革的结果是电价上涨了还是下调了,下调的预期有多强。
事实也是如此,从近年来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改革来看,凡是受到老百姓欢迎的改革,都是既能带给老百姓方便,也能带给老百姓实惠的,其中,降低负担是最主要的因素。即便不能降低,也决不能增加。为什么房地产改革、医疗制度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金融改革、国企改革等社会认可度较低,说到底,就是这些改革没有能够给绝大多数百姓带来实惠。以国企改革为例,职工都变成社会人了,但政府却没有在改革过程中让职工的社会保障、收入待遇等也成为社会化、市场化,更多情况下,进入改制企业的职工福利待遇和收入水平都明显偏低,改制后企业老板的收入却大幅提高,相当一部分成为了暴富者。那么,这样的改革怎么可能得到职工的拥护呢?对新一轮国企改革又怎么能够不充满担心呢?
电力作为与百姓生活最为密切的行业之一,长期处于垄断格局,显然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也是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形势变化的。但是,怎样改,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从以往的改革情况来看,类似改革绝大多数都是在改革以后,出现价格上涨、负担加重的现象。因此,对此轮电力改革,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种种担忧和担心。因此,能否在改革过程中,不过度考虑企业利益,不把改革方案设计成企业与民争利的工具,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最终的结果,能够让百姓的负担下降,那么,改革的推进就会容易得多,得到的支持也会多得多。否则,就会形成极大的阻力,产生极差的社会效果。
必须注意的是,由于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尤其是电网公司,已经习惯了垄断带来的巨大利益,习惯了坐地生财的经营方式,习惯了改革一次价格提高一次的改革思路。因此,对改革的预期,可能与百姓的需求恰恰相反。如何在百姓与电力企业之间找到平衡点,对方案的设计与制定要求很高。从总体上讲,方案不能由企业去制定,也不能过度地造就企业,而必须更多地考虑百姓利益,在方案总体设想确定下来以后,能够广泛听取意见,尤其是能够代表其他企业和居民的方面的意见,以便于方案的制定和设计能够更加符合实际、符合百姓要求、符合市场规律,而不是变相的垄断方案。
在此基础上,方案在发电企业与电网公司之间如何实现利益平衡方面,也要科学分析、客观对待,不要受制于电网公司。毕竟,发电领域已经竞争不断加剧,而电网领域则仍处于垄断状态。比较有效的手段是,电网公司只能当租赁公司,而不是现在从入网到调度再到配送全过程掌控。
可以期待的是,由于此轮电改有可能更多地体现市场竞争,更多地放开管制,更多地实现市场化。因此,也极有可能出现价格的竞争性下调。对此,相关职能部门绝对不能再扮演电力企业“保护伞”的角色,就象油价下调,非得用税收控制油价下跌。如果这样,改革就失去了意义。
改革正在向深水区推进,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会比此前多。但是,只要不把百姓也推进深水区,不把百姓利益推到深水深处,而是在各项改革方案制定和设计时,把百姓利益放在突出位置,那么,所设计的方案也就一定会得到百姓的认可和接受。希望此次电力改革能够带来一次电价下调、负担降低的利好,让百姓增强对改革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