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由“抗大旱”说“打基础”

2010-04-13 10:17:10 解放军报   作者: 孙 峰  

今春特大旱灾严重影响着云南、贵州、广西等西南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我军十余万官兵与当地干部群众共战旱魔,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笔者在灾区也听到一些领导干部对这些年的建设发展作的反思,认为受旱如此严重,除了天气、生态等因素外,与近年来许多水利基础工程年久失修,不能正常蓄水有很大关系。

这一反思十分可贵,也给人们以很大启示。这就是,不论如何建设、如何发展,铸牢基础工程十分重要。只要有牢固的基础建设,无论遇到什么不测,都能做到有效应对。

部队建设讲得最多的也是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是一切工作的根基,就像地基之于高楼,路基之于路面,桥墩之于桥梁,基础稳固了,其他一切建设才有可能,发展的车轮才能跑得又好又快;根似朽木,基如腐泥,建什么也不可能建得起来。官兵的军事技能如此、行政管理如此,思想建设、作风建设、风气建设也不例外。我们看到许多典型单位,他们虽然在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做得很突出,但通常也都是基础打得比较扎实。没有哪个典型单位是“单项建设一枝花,基础建设豆腐渣”。如果基础建设真是豆腐渣,单项建设就算是一枝花,那也只是一枝昙花。

基础建设还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也许我们还记得汶川大地震时发生在两所学校的奇迹。一所学校因为建设中严把质量关,不让一根不合格的钢筋、一把不合格的水泥、一块不合格的砖石用于建筑中,结果在地震中校舍未损一间,师生未伤一人;还有一所学校平时就很注意对师生进行防震演练,结果灾情发生后,师生因为紧急避险能力强,做到一人未伤。基础建设就是这样,平时一般看不出其显赫的作用,而到关键时刻其作用十分重大。水利工程就是如此,平时雨水充沛,河满湖满不觉得有什么,一旦发生特大旱情,这些蓄水就发挥了重要作用。部队基础建设同样如此,日常工作中基础建设好与不好不会有太大的分别,但一旦走上战场,或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就能看得出平时基础建设得好与建设得不太好的单位大不一样。平时基础打得好,人的素质就高,作风就硬,办法就多,战斗力就强;平时基础打得不好,在整体上就要逊人一筹,甚至难以完成任务。

基础建设是长远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要“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基础建设与长远之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基础建设搞好了,在未来多少年、多少事中都会受益;基础建设不好,尽管图得一时轻松,获得一时之利,但难保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甚至留下后患。我们都知道长城,这在冷兵器时代的国防建设中,就是基础工程,正因为有这个基础工程,才使得自秦以后的各朝各代少了多少战祸,民众多了休养生息;也因为这个基础工程,使得中华文明得以更好地保护,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一项基础工程保证了两千余年受益,即便到今天仍然发挥着昭示中华民族精神并用以激励后人的作用。这是何等的“利长远”?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领导者都做泽被千秋的事情,但为长远着想,为未来考虑来谋划工作,则是我们必须要养成的思维习惯。许多工程建设工地上打出这样的标语:“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值得我们谨记的。

毫无疑问,打基础的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须耐得住寂寞的工作、政绩不容易显现的工作,但为了事业的科学发展,为了更好地趋利避害,这样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地做,现实中的许多教训已经反复告诫我们。(作者单位:贵阳警备区)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