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面对旱情的反思:在灾难中汲取教训

2010-04-14 11:10:30 贵州日报

一场百年一遇的旱情正在中国西南肆虐。据媒体报道,旱情已造成6000余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30多亿元。旱情仍在持续,人们在祈望上苍普降甘霖滋润大地的同时,也采取了各种积极的办法应对这场灾难。比起古人只能诉诸宗教力量,登高射日以祈风雨的做法已不可同日而语。时下的旱情,主要波及了基础设施尚不完备的广大农村,很多城市居民的供水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他们因此尚未体会到灾情的严重性,而最终,所有的人都将为这场灾难埋单,正在上涨的农副产品价格已使很多人逐步感受到灾情的威力。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继2008年的雪凝灾害后,面对全球范围气候变迁导致的极端恶劣天气,我们作好准备没有? 

历史:

人类在与灾难的抗争中不断前行

回顾射日神话这一“记忆遗存”,我们从中看到了古人在面对异常气候时的种种努力与无奈。

自然灾害有时是难以避免的,地球生物自诞生以来便一直在与各种自然灾害作抗争,甚至付出了灭绝的代价。《科学》杂志上最近的研究表明,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曾经统治地球的恐龙的灭绝。

气候异常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早年的研究表明,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候处在不断的变迁之中,“气候过去在变,现在也在变,将来也要变”。近1700年来,唐宋时期气温明显偏高,梅、柑橘等植物能在当时的长安生长。但到11世纪初期,华北已不知有梅,其情景与现代相似。

宋代诗人苏轼在一首咏杏的诗中哀叹梅在关中消失,他说:“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同时代的王安石嘲笑北方人常误认梅为杏,他的咏梅诗就有“北人初不识,浑作杏看”之句。进入20世纪,气候逐步趋暖,一直延续至今。有专家指出,当前气候变暖是大背景,在此前提下,比较容易产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历史上因气候异常所造成的各种灾难,曾在先民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至今尚有迹可循。洪水滔天以至灭绝人寰是许多民族“历史记忆”中的重要内容,后来成为“神话”在民间广泛流传。而这类神话的大面积流布,表明历史上应确有此事。

这类传说中最为有名的当数“大禹治水”。环境研究揭示,距今4000年前后,全球相当一部分地区确实发生两次较大的气候异常,主要表现为气温降低和降雨量的不正常。

与此同时,我国广大范围内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文化更迭,一些原来相当繁荣的文化衰落了,一些新的文化脱颖而出,可能便与气候异常存有密切关联。大禹治水的说法,至迟在西周中期已经出现,结合环境研究的结果看,应该便是在距今4000年左右所普遍发生的气候异常造成的洪水灾害的真实反映。大禹在灾难中凝聚民心而有天下,不久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夏出现了。

这一气候异常所导致的洪水灾害几乎人所共知,成为一种公共知识。常被人忽略的是,这场距今4000年前后的气候异常,同时还带来了极为严重的旱情。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飞副所长称,尧舜禹时代,除大禹治水传说外,广为人知的尚有另一个传说,即后羿射日,这一神话应是当时一场严重旱情的另一种表述。类似的射日神话在许多族群中也广为传播,如现代贵州的苗族和瑶族。神话的开始,普遍描述了天上有9个或10个太阳,像火一样烧烤着大地,令万木枯焦、民不聊生。这不正是一场极为严重的旱情吗?紫云牛角井一带苗族现代祭祀活动中留存的“射日舞”,极好地说明了“射日”原本是一种仪式性的表演。

一如月食时,民间要敲锣打鼓把“吞”了月亮的“天狗”驱走一样。可见,“射日”实质上应是一场严重的旱情之后,人们用射日的仪式,向上苍祈求酷暑消退,万物复苏,黎民得以安宁的一种宗教仪式。

因此,射日神话的背后,隐藏着一场距今4000年前后发生在神州大地的严重旱情。当时的气候异常,先使得旱情频发,而后洪水泛滥,于是有了洪水与射日的神话作为一种“历史的记忆”在各族群中广为流传,甚而在今天的祭祀仪式中仍跳起“射日舞”来。贵州紫云自治县牛角井村的苗族至今保留的“射日舞”就极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这是古之射日仪式在现代情景下的表达。

在当地苗族的记忆中:那时有个英雄,叫杨鲁,他能拉动12丈长的弓,射箭又准又远,是个打猎能手,人们很尊敬他。由于10个太阳晒得狠,人们都对杨鲁说:“杨鲁啊,太阳这样狠,要采摘的树叶也给晒干了,要猎取的禽兽晒死了,连喝水也困难,我们活不成了,你替我们想个法子吧。

英雄杨鲁撕下衣服,点起烟火,通融了天上的王母娘娘。第二天早上,背起弓箭,朝着一座最高的山顶走去,傍晚时分才爬到山顶。可这些三足鸟躲藏起来了。在尧的通力协助下,用花言巧语骗出10个太阳。杨鲁大怒,一阵怒骂,并选择背阴之处从肩上掏下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拉弹搭箭,瞄准太阳中心处的三足鸟射去。箭无虚发,顷刻间10个太阳被射去了9个。正当杨鲁拉弹搭箭,正要射出最后一支箭时,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类有好处,才拦阻了杨鲁继续射击。9只三足鸟一死,大地酷暑消尽,万木复苏,黎民百姓得以重新耕种。从此,天上只有一只三足鸟日日遨游,不得休息。

只是,当时的人们在面对旱灾时,多少有些无奈,而只能“装神弄鬼”听天由命,在水患面前,则积极有为。因此,大禹因为治水而有天下,后羿最终成为一个传说。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世界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世间并没有一成不变的物事。人类的产生,可能便与三四百万年前某种异常变化有关。数百万年来,我们的祖先正是在与自然灾害的不断抗争中逐步成长与壮大的。

各种证据表明,严重的旱灾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并非当下才有。由此,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场正在肆虐的灾难,从而积极有为,而非一味怨天尤人。

现场:

一场正在肆虐的旱灾

据新浪网统计,这场正在中国西南肆虐的旱情,已造成全国1.16亿亩耕地受旱,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水,作为一种资源,似乎从未如此重要,其对生命的意义似乎从未被如此关注。政府在灾难中适时启动了应急机制,据统计,目前国家防总、水利部积极协调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提前下达今年计划内与抗旱有关的建设资金63亿多元。

贵州省财政部门日前紧急下拨5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林业苗圃抗旱保苗。四川800余名民兵对2个水库、11个塘坝清淤扩容,修复7个水泵站、2条水渠,解决了3个乡镇的秧田育苗用水。云南共投入森林防火经费1.8亿元人民币,上岗8.3万余名护林员,设置检查站5109个,各地已储备灭火弹15.5万发、各类扑火机具26万台。云南、贵州、重庆、广西、四川等地近日来抓住自然降雨机会实施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工增雨作业。

这些举措已使灾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还远远不够。国家气候中心日前称,要想彻底解决干旱,起码要下10场暴雨。根据贵州送达的报告,贵州起码缺水490毫米,这意味着如果按50毫米一场暴雨来计算,需要10场暴雨才能彻底解决旱情。从当前云、贵、川等地的降水量来看,这离彻底解决干旱还有很大距离。

原因:

是什么引发了旱情

随灾情的蔓延,旱灾的原因也成为讨论的焦点。

四川省气候中心主任马振峰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此次旱灾有3个重要原因:一是青藏高原的高原热力因素影响;二是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三是冷空气时机没有掌握好。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匡耀求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所有气候模型都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忽略了地球气候变暖之后的反馈机制,即温室效应对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的影响;二是地热对海洋环流的影响。他预测,温室效应将会带来更多极端天气,冬天更冷,夏天更热。寒冬过后,今年北半球即将面临的是酷暑。将罪魁祸首直指温室效应。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学家杰拉尔德·米尔称,气候本身包含很多自然变量,例如干旱、洪水、风暴等等,这些都是气候系统的自然组成部分。有时人们可以把部分气候归因于一些自然发生的现象,例如厄尔尼诺。但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是需要长期累积的,一个特定的干旱或者风暴不能绝对地归因于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

远几代的人对本土疆域以外的事知之甚少,很难理解地球另一端的人类工业活动和气候变化与他们本土的气候巨变之间的因果关系。

但近200年,科学家们从树木年轮、地质学和考古学所获得的数据,以及对古代社会的气候变迁记录作的细致分析,发现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的破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一个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

多项研究表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是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和世界各地极端天气现象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反思:

在灾难中汲取教训

当气候变化成为人类发展进程中一个讨论的热点时,人们也在努力寻求一条理性解决问题的途径。在灾情面前,是否有一些人为的原因值得总结?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此次西南旱情中,受灾的主要为广大农村,而多数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的城市居民并未受其苦。

一方面,有村民为寻找水源而付出了生命;一方面,城市的用水并未得到应有的有效控制。直到春节后的一段时间,各地才采取一系列举措。有些地方只有在灾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方组织人员修路运水补给。各种媒体报道了水利设施老化,以及有些地方为了经济效益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这两种被称之为“抽水机”的速生丰产林,从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人祸”因素。

我们确实应在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人类自身行为对生态的破坏等方面进行反思。

但是,是不是早有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广大农村的旱情便可能得到缓解呢?贵州师范大学任晓东教授称,除硬件设施外,还有一个软件设施的建设问题,甚至后者可能更为重要。旱灾中有些地方并非没有水利设施,但却似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什么?这就是涉及软件设施建设问题,即如何管理和维系这些设施。城市通过各种付费系统已经有效解决了供水设施的管理和维系问题。但这样的方式及其所产生的费用,可能不是传统中国农村愿意或能够承担的。这种矛盾常常导致很多新修的水利设施在不久之后便不能正常运转。

这实际涉及到一个农村公共资源的管理问题。2009年,美国学者奥斯特罗姆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共资源管理上的分析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从一个方面表明了公共资源管理的难度。因此,一方面积极探讨和推广适合中国农村的水利设施的管理体制,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双管齐下,才可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不仅建立起农村基础设施,有效的控制、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建立,让人们参与社区公共资源,构建社区真正的主人翁意识,也许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任晓东教授说。

这种主人翁精神真实体现在社区发展的公民自觉。贵定县65岁的好心人魏金银回到老家,免费为德新镇丰收村裸寨村民组村民送水,就体现了一种自觉的互助精神。而该县一位农民工捐出打工仅有的10000元修水利管道,仅留300元给母亲,又走上了打工的路途……

虽然由于气象预测的难度,有人称西南旱情与气象预测根本就是两码事,但是从无法预测到能对中短期气象情况作出相对准确预报的历史演进过程看,我们有理由对气象预测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同时也是对气象工作者的科研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具体到每个公民,从我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一度电做起,也是一种积极的救助方式。只有全面提升公民素质,才可能杜绝一边旱情肆虐,一边水被浪费的情形。

环境破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让我们看见提升气候变迁和“环境友好”意识,从而采取行动去维护我们身边环境的重要性。它又一次向我们敲响警钟:环境保护关系国际,国家大计和民生,关系每个人。

我们期望,在人类高科技带动的物质文明极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面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做环境友好型人群。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包括管理、科研、公民素质等在内的软实力建设,才可能减少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

毕竟,只有软实力,才是真实力。(王小梅)

 

近年来,科学家们普遍认识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浓度正在增加。过去200年里,二氧化碳增长了30%,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如汽车、工业、发电和土地使用的变化,如森林的砍伐。如果当前的趋势继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21世纪将增加一倍。

气候变迁加速了酷热、严寒、干旱、暴雪、冰雹以及洪涝等灾害发生的频率。非洲的干旱、飓风、暴雨造成腹泻等疾病大量传播,南极冰川在融化,海岛在消失,同时,由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分布的巨大变化将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对粮食和水安全造成威胁,甚至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在各种学术争议声中,普通百姓也通过网络发表了自己对此次旱情原因的看法。其所陈述的原因未必完全正确,但却值得深思。如很多网友将灾难频发的原因指向人类对自然的不友好。如果温室效应确与旱情有关,而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的活动无疑是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一个原因。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包括旱情在内的灾难是不可抗拒的,它们是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早在4000年前,我们的祖先曾经历了类似的灾难。而正因其不可抗拒,在此情景之下,将目光投向可控的、且可能是引起灾难部分原因的人类的行为,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一句话,做我们该做的,做我们能做的。

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这个问题是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解决。只有各方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旱情 灾难 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