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蒋文武:打造绿色能源新“硅谷”

2010-04-14 14:31:30 中国企业报   作者: 沙会堂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在香港上市公司保利协鑫(HK3800)全资控股的高纯多晶硅生产企业。公司成立3年来,取得了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已建成产能产量位列全国第一、亚洲首位,是全球第三大专业多晶硅生产商。

一个新成立不久的高科技企业,是如何在短短3年里完成从破蛹出壳到羽化成蝶的美丽转身的?如何保持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国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绿色能源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专程采访了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文武。

记者:蒋总,哥本哈根会议让“低碳”一词红遍全球,中能硅业的企业宣传语就是“把绿色能源带进生活”(创享绿色能源),您怎样理解这种绿色能源的含义?

蒋文武:“节能减排”、“低碳生活”都是目前最热门的话题,对我们企业来说,从事绿色能源一个是致力于提供绿色能源,提供太阳能发电设备,而不是传统的煤炭发电设备;另一个是以绿色环保的方式制造这些设备,生产全过程是环保的、节能的。另外,没有一定的规模和长期的实业推动,不足以形成绿色环保的理念,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始终坚持这一理念,让绿色、环保成为每个人的愿景从而成为中国全社会的一致愿景,早日实现“低碳生活”。

记者:读者更为关心的是实际用电的经济价值,还有我们生存环境的优劣。蒋总,您可以用生活中形象的例子或者数字跟我们说明一下,使用太阳能和使用传统的石化燃料在经济花费和环境污染方面的区别有哪些?

蒋文武:好的。我们来做一个比较:现在我公司多晶硅综合电耗达到150度电/公斤 (国际水平为120—150度电/公斤),预计技术改造完成后,产能提升,综合电耗会下降到100—120度电/公斤。还原电耗下降到50—60度电/公斤。

这方面消耗的能量是一个什么水平呢?我们做过测算,从多晶硅到太阳能电池、系统,全过程消耗的能量和做成电池板晒两年太阳发的电相当,也就是说这些太阳能板在以后的20年里都是净增加。
而传统能源不仅仅在发电设备制造过程中耗能和污染,而且更重要的是每发一度电都在消耗能源。

记者:一些观点认为,国内多晶硅冶炼并不过剩,过剩的是低端产能,您如何看待?

蒋文武:制约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确实是低端产品。目前国内多晶硅行业有20多家企业进入,如果按预测明年全球光伏电池需求量为1200万千瓦计算,对应多晶硅供应量为7—8万吨。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的数据,我国多晶硅总规划产能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10万吨。这样计算,我国多晶硅总体规划产能会有部分过剩。但是这样看这些数字有失公允,目前各企业统计算出的是产能,而我国的多晶硅材料制造仍然处在“培育阶段”,实际产量根据实际情况肯定会有不同,所以多晶硅的实际产出量不可能超过10万吨。
 此外,国外对于高端的多晶硅产品的需求是很旺盛的,高端、优质的多晶硅目前仍然供不应求,工艺先进、质量优异的高端多晶硅产业缺口仍需要企业去填补。有数据显示,上半年2/3的光伏企业需要依靠外省或从国外进口多晶硅,但是世界光伏市场的复苏没有达到50%以上的增速,进口如此多的多晶硅,一方面说明国内市场需求旺盛,一方面则体现了国内大部分企业在技术、成本层面与国际厂商的差距。所以,我认为:“所谓过剩,其实并非是绝对产能过剩,而是低端产能的过剩。”

记者:不久前国家发改委牵头大型企业提出了一个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很多企业担心会导致新的垄断。中能硅业的看法?

蒋文武:多晶硅制造业在中国也只是近三五年取得一些发展,还处在“培育阶段”,非常需要规范、约束,这样才能够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壮大。此标准的实施,势必会影响到那些技术落后、产能不具备规模效益的小企业,因此从整个行业发展上来讲,我认为是多晶硅行业朝着健康有序发展迈进的一个标志。

商场自古就是“优胜劣汰”。多晶硅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高新科技产业,制定准入标准就是为了遏制行业的鱼龙混杂和参差不齐,以免产能过剩、浪费资源。实力企业的壮大并不是代表着垄断,而是通过自己的实力更好的利用资源、更好地完善技术,从而带动行业的发展,产出高端、高效产品。随着多晶硅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产品的成本会不断下降而且价格也在下调,原来的“暴利”现象已不存在,他们之间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垄断和无竞争。

记者:中能硅业在多晶硅冶炼方面所掌握的关键技术,是否具备自主知识产权?

蒋文武:徐州的新能源产业园区是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同时经省发改委批准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组建氯氢化工程技术中心。

公司引进德国、美国、日本等世界领先的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工艺,通过消化吸收、技术创新,实现了国际先进技术成功落地。同时依靠自主研发,获得国家专利的氯氢化装置能将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四氯化硅全部转化为多晶硅生产中的原料———三氯氢硅,实现物料循环利用,环保达标排放,并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此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此技术成功实现了低能耗(每公斤多晶硅耗电达120度的世界先进水平)、环保 (系统物料全封闭循环利用)、低成本(多晶硅生产成本已经达到30美元/公斤)制造高质量多晶硅的世界领先水平。同时积极实施技术改造,多晶硅产品质量和产量进一步提升。未来公司将着力研发替代“西门子改良法”的新技术“硅烷法”、“流化床法”,能耗、生产成本及产品质量进一步迈向国际最精尖水平。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硅谷 绿色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