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煤炭
  • 综合
  • 陕北煤都如何跳出“资源诅咒”怪圈

陕北煤都如何跳出“资源诅咒”怪圈

2010-04-15 12:51:36 三秦都市报

观察背景

2009年度陕西省83个县(市)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31项指标的综合监测近日排出顺序,榆林市的府谷县跃居十强县第一。该市神木、靖边两县凭借快速的县域经济和良好的社会发展,再次坚守榜单前列。神木县更是以“全民医保”的惠民政策被国内外广泛瞩目。塞外明珠——榆林正以前所未有的光芒吸引着公众惊奇的目光!

“榆林资源富聚,全球罕见,但榆林的发展必须跳出资源诅咒的怪圈。”榆林市委书记李金柱面对媒体发出了这样的警示!能源之后,这个有着“中国科威特”的能源之都能否具备持续发展的强力后劲?富裕之后,这片神奇的土地是否能再铸辉煌?

在本报正在连续刊发的《榆林科学发展十大探索系列报道》调查报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同时,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这块高原之上,并试图通过我们的剖析来解读这些样本和模式背后的核心所在,为陕北煤都的发展理出一条大致的脉络,同时也为其资源后期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思维样本。

观察看点

前瞻理念破解“资源诅咒”怪圈

榆林市委书记李金柱所讲的“资源诅咒”,是指世界范围内资源富集区的国家民族,却并未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的奇怪现象。榆林市市长胡志强也曾提出,领导层必须面对榆林南北发展失衡,城乡差距失衡,产业结构失衡的现实问题。

2007年,榆林市牺牲20个亿的财政收入,关闭所有产能不符合要求的炼焦企业,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让当地兰炭产业走“规模经营,集中发展”的路子,不仅实现了产业升级自救,而且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实现工业产业与环境问题自然和谐减少污染的同时,培育出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当地最大的资源转化产业。

早在2002年2月,榆林市就将资源的深层次转化和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发展方向。在今年的西洽会上,招商到榆林的环保类和新能源产业,吸引外资首次超过传统能源类项目。

面对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榆林市将配套类项目,文化、教育和农村发展项目,在南部投放比例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要求每一个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北部县区帮扶南部一县,在项目、资金、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给予帮扶支持。

榆林市推行的免费教育、蛋奶工程,免费医疗,城乡养老、新农村建设等民生服务工程均走在了全国前列。

观察声音

发展空间很大 经济井喷即将到来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厦门大学博士后、东京经济大学客座教授卢山冰,每年都要到榆林进行学术调研。他感慨道,当地矿产资源富有程度非常人所能想象,“一到四米的薄煤层现在都被瞧不上,不去开采”;而且地下天燃气的开采尚未真正开始。

谈及榆林的可持续发展,卢山冰教授认为,榆林利用原始资源拉动经济发展,并非砸锅卖铁的搞粗放式经营,而是已经开始转变以前的简单模式,在煤、油资源开发上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特别被确定为国家新能源化工基地后,借助高科技力量,已经使神木、府谷等地的新能源开发和资源利用,均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些都得益于陕西省委、省政府对榆林战略发展决策的英明;及榆林自身立足本土实际,策略前瞻的结果。

吴堡县在沙漠之中做出了“绿洲经济”,而神木县的水资源却受到严重威胁,这些发展结果都为榆林市其它区县发出警告,提供了借鉴。这就要求榆林在发展过程中,应遵循有序开发规律,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更不能松懈。卢山冰教授认为榆林凭借资源优势,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后劲尚未完全发挥出来,资源深加工方面还有继续拓展的巨大空间;文化、农业方面也有潜力可挖。他建议榆林市可以学习美国在沙漠中建起拉斯韦加斯那样,在沙漠中建设中国最大的动漫城。

卢山冰教授表示,推动经济大发展需要两个因素,一是政策,二是资金。榆林市应借助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进一步争取政策、利用政策、用好政策,用足政策。现在陕西省委、省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榆林诸多倾斜,榆林国有民间资本实力雄厚,由此来看,榆林经济井喷式发展不是悬念。

能源开发应为民生服务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强力教授谈及榆林市的长远发展时说,传统能源作为榆林的龙头产业拉动GDP增长是不争的事实,以此跻身陕西强县前茅,是社会、自然和历史的必然结果。

强力教授在肯定的同时,提醒榆林市应汲取某些地方的教训,不能因为资源开发而牺牲了百姓利益,而是要让开发为教育、卫生、环保、沙漠绿化为主的民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在开发过程中,坚持科学有序开发,利用能源的龙头带动作用,扶持其它产业发展,将资本积累作为二期投资,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朝阳战略产业,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反哺百姓,促进民生改善。唯有如此的执政理念和施政措施,才是对传统农业的革命性颠覆,也是对民生事业的创新服务。

面对新能源竞争要走自己的发展之路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榆林的经济增长又在国内处在领先地位,但其增速却赶不上内蒙古的鄂尔多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咨询中心主任张宝通认为,原因就是没有把地下资源开发做大做强。

张宝通教授强调,榆林资源非常丰富,石油开采可以保证20年,煤炭有百年开采量,盐的开采1000年也不成问题。榆林根本不存在资源枯竭的后顾之忧。现在世界倡导低碳经济,一旦技术有重大的突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被普及推广,煤、油的市场用量将大大降低,其价格也会一路下滑,所以榆林市在面对低碳经济大趋势,应有足够的危机紧迫感。我国尚属发展中国家,和欧美不在一个发展阶段。张宝通研究员提醒榆林市,应该认清形势,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资源开发的重点不应放在成本高短期见效慢的新能源上,而是发挥现有资源储备优势,坚守低成本的传统行业,重点仍应在煤炭石油开采上,而且力度应该更大一些,步子应该更快一些。在新能源广泛推行之前,迅速为日后发展的接续替代产业,积累后续发展资金。在传统资源开发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两者是不矛盾的。鄂尔多斯就在煤炭开发的同时,照样在沙漠中建立起花园城市,已经为榆林做出了典范和样板。

记者观点

政府的担当就是对明天民生的负责

两年前带过一位榆林籍的实习学生,一脸稚气出手却很阔绰。原来这学生有六辆大卡车在老家跑煤炭贩运。榆林人曾经担心未来的榆林会因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而无法适应自己居住生存,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离开榆林,举家在其它大都市安居乐业。前几天我的那位学生却来西安给自己的女友做回老家发展的思想工作,他自豪地说榆林的社会福利优越感、经济发展的强和当地不断改观的生态。

榆林市在经济创新转型上,已经由粗放型、资源型向集约型、消费拉动型转变;产业结构由资源型产业为主向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市场开拓也向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现代化市场转变;发展观念也由过去注重经济价值取向向富裕百姓注重民生转变。这些无不是政府对百姓和当地经济长远发展的魄力与智慧的展现。

以煤炭为主的榆林地下资源现在正被大力开发,与之相关的产业化也在不断延续衍生,整个榆林的经济模式和产业形态将更加协调合理;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越来越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并让环境保护、安居工程,医疗教育等涉及百姓民生的事项,也随经济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改观。这才应是对不可再生资源持敬畏态度下的高度负责表现。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职能转型调整、关注民生的执政,带来了榆林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政府干部带领下,百姓应该能得到他们理想的福祉。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陕北 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