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煤企生存近况惨烈的根源在哪里

2016-01-04 10:26:06 华夏能源网

前几天,笔者接到刘辉的短信,说已主动放弃煤矿的工作,托朋友关系进了当地移动公司。

笔者和刘辉并不算熟,只是偶有联系。2010年秋天,采访刘辉时,他刚大学毕业三年,在山东微山湖王楼煤矿工作。黝红的面孔,质朴的笑容,时时透着热度的言语——这是他给笔者留下的深刻印象。刘辉对当时的工作很满意,他说准备争取离井工作的机会,希望能调到集团总部开始积累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

然而物是人非,过去这五年,煤炭产业的变化确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不只是刘辉,数以十万计的煤炭从业人员如今都可能面临失业的风险。

因工作的关系,笔者在过去6年中接触采访了不少煤炭产业的人,其中有兖矿、山东能源、开滦、中煤科工等大型煤企的掌舵人,也有像刘辉一样一线的煤炭从业人员。时过境迁,一些人与事仍历历在目。今天,华夏能源网就给大家讲几个笔者所见闻的煤炭产业的故事,并做简单点评与读者分享。

见闻一:一个国有煤企总工接受采访,竟有8个下属作陪

2010年的时候,笔者约北京一家国有老牌煤企的领导采访。在半个多月时间里,笔者反复和党群、宣传、总经办等不同部门协调多次后,对方最终确定:由集团的总工程师出面接受采访。

对于当天采访的内容细节,笔者如今已忘得差不多;但采访时对方排出的“阵仗”却让人记忆犹新。临近采访时间,集团四个部门的人陪着总工鱼贯而入,笔者悄悄数了一下,陪同的人竟然有8个人。这样的排场确实让只身一人的小记有些“吓着了”。而在一个半小时的采访过程中,几位陪同的人员拿出笔记本,不时低头记录着什么。需要申明的是,笔者后来根据采访写的对话稿,因为“没有任何产业价值”而被领导毙掉了。

点评:一个人接受采访,却要同时“牵扯”其他8个人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的效率可想而知。当然,这应该不仅限于煤炭,其他一些行业的国有煤企可能也会有类似的问题。全国一些国有煤企高层亦官亦商的身份,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其市场化决策的动力。一些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复杂,内耗巨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型跨国公司,笔者也曾采访一些大型跨国能源巨头中国区的总裁,通常只要公关或传播负责人在采访现场协同便可。一句话:以政客思维做企业的市场化决策,会有多少真正的竞争力?职能部门养那么多“闲人”,企业成本不飙高才怪!

由此想到山东首富,魏桥集团董事长张士平接受笔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我非常看不惯有了职位、财富或权势就带上一大班随从讲风头和排场的人,一个企业的作风都是上行下效。如果一个企业领导出行要有十几个跟班,这种作风,何谈企业的效率和成本控制?不用想都明白。

见闻二:喝着茅台讲困难,顶着500强光环说不行

2013年,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开始感受到了不小的经营压力。一些多元业务持续亏损,集团整体业绩持续下滑。时年5—7月,笔者到徐州、山西等地采访。其中有一顿让人记忆犹新。当天,媒体采访团到达一家陷入困境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晚宴的时候,集团总经理亲自出席接风并发表讲话。晚宴菜品极其丰富,每一桌上都放了茅台。企业领导人在向大家举杯之时,嘴里讲的却是企业如何困难,如何需要大家支持、关注和包容等等,那种感觉让人有些五味杂陈。

由此再想到500强煤炭企业讲困难。2012年的时候,全国已经有6家煤炭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2013年的时候达到了11家。彼时,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入选企业都对进入500强做了充分的宣传,一些企业总部,不管是大楼墙体上,大门前都挂了庆祝横幅。如今想来,最新500强的名头应该与裁员、困境、不知所措等词汇没有多少关联,其中的交集又反映了什么?

点评:企业知道限产保价,一些地方政府和煤企领导好大喜功。2011年的时候,世行和麦肯锡的报告异口同声的说,由于供需和新建煤矿的双重压力,中国煤炭价格将回落50%,而且将要延续到2030年。这种全公开的资料谁关注了?简言之:管理成本高昂,你懂的;浪费严重,你懂得;贪污腐败滋生,人事关系混乱,你懂得;部分煤企领导(官员)不作为、厌战、能力不足,你懂的。

见闻三:五年前工资超一万,现在只有1000出头

2010年采访刘辉,笔者陪着他体验煤矿工作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凌晨5点半,刘辉轻轻拉开房门。微山湖上刮来的春风里还带着些许寒意,他紧了紧衣领,然后快步赶往王楼煤矿工区。6点50分,在煤矿副井口乘罐笼到达地面以下680米的大巷。徒步20分钟,再坐15分钟猴车顺着皮带斜巷一直向下到达采煤工作面。刘辉要和工友们在这里汗流浃背地工作8个多小时。

刘辉大学毕业后就来这里工作,三年之后,他的收入已在7000元上下。刘辉告诉笔者,其所在的山东能源临矿集团在册的21286名职工中,当时月入万元的一线工人不在少数。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五年后的今天,煤矿从业人员的待遇已大幅下滑。12月初,有煤矿工人晒出自己的工资单,累死累活地干一个月,收入竟只有1000多元。

点评:对于一些大型煤炭企业而言,如今除了减薪,甚至发不出工资,更沉重的社会负担也需要面对解决。对于社会负担过重的问题,很多大型煤企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都叫过苦,但也一直没有解决。

煤炭行业今天的形势,真的毫无利润可言了吗?其实也不是的。以晋煤集团为例,主要生产矿井年产量800万以上的矿井,虽然成本不低。但依旧盈利。但是看看一些企业的结构和弊端,就知道解决问题很难。还是以晋煤为例:基本上是三个大矿的2万人,养活了全集团15万人。而且一个大矿自己本身也是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些地面部门比如一个宣传部门就有60多名员工。再有,晋城市泽州天泰煤业下属岳南煤矿,180万吨,现在属于改造矿井,未投产但人员已达2000多人。

试问,黄金十年,富得流油的煤炭企业挣了那么多钱,为什么没有争取拿出一些资金解决人员包袱和社会负担问题?相信那时候开始解决问题应该比现在从容不少吧。

见闻四:不谈“战略”就不像大领导,不说“多元化”就显得不时髦

2008年煤炭大整合后,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巨无霸企业。也就在2010年前后,笔者在做相关信息梳理时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型煤炭企业都开始喜欢并规划自己的“战略”问题。彼时,翻开山东能源集团、龙煤集团、还有山西煤炭“七姐妹”的官方网站,在很明显很重要的位置,都有自己企业的战略概述。而笔者在采访一些大型企业的领导人时,基本都会重点谈到战略问题:比如到某某年要打造成产能超过多少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某某年争取进入世界500强等等,其愿景不仅限于国内,一些企业的目光投射到了“全球的”。

再细听其战略规划,“转型升级”必提,“多元化”发展必提。在“清洁化”和“多元化”思维的推导下,很多大型煤企的“生意”涵盖了太多的行业。笔者当时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后发现,前50强煤企中,涉足电力的企业在30家以上;涉足煤机制造的企业达24家;涉足地产的有22家;涉及旅游产业的企业9家。前100强煤炭企业中涉及的业务包括农业、膨润土、甚至服装、餐饮、IT等多达60余种。

点评:煤炭企业需要应和地方政策,也需要转型升级,“多元化”确实没错,但问题是怎么多元化。大型煤企在设计多元化战略时,如果不紧密围绕主业上下游做文章,不由此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那风险可能不断积累乃至爆发。想到当时一位采访对象的质疑:煤企多元化可以,但你做乳业能强过伊利?做地产你能强过万科?此其一。

其二,当时大力推多元化,国有大型煤企领导人有迅速做大蛋糕,与全国同行一比高下的攀比心理,也潜藏着在个人任期内创造业绩的强烈意愿。

其三,“多元化”没错,但地方主政者和国有煤企领导的任期制,往往让既定方向和战略无疑衔接,常常“断档”,再好的“升级”也升不上去。事实上,山西、山东等地政府领导都曾提出向非煤产业转型,却最终却往往没有了下文。比如,2005年于幼军出任山西省长,第一件事便是国企改革,加速淘汰落后产能。然而不到两年,于幼军突然调离,改革戛然而止。具体到企业层面,也面临类似的情况。

再说到“战略”,想到2012年采访兖矿集团战略研究院院长的一句话:很多煤炭企业的“战略”都谈不上战略,花高价请个高大上的项目组或“四大”事务所做一做,只要像模像样,领导就满意了。

还记得央视纪录片的《公司的力量》吧,那才是公司,那才是战略。

结语:历史为什么总是惊人的相似?

如果没有环保带来的压力,我们的煤炭产业会好吗?就是没有产能过剩,我们的煤企会好吗?就是国家经济没有下行,我们会好吗?

煤炭这种产物,随着国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它的产品性质在转变着,商品属性愈发凸显。如果煤炭回归“普通商品”,决定商品价格效益的主要因素是供求关系和生产成本。既然是商品,煤炭产业要健康起来,那也就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

如今产能严重过剩,供大于需已是不争的事实。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出手要果断,行动要坚决,否则过剩产能问题拖的时间越长,企业效益长期无法改善,造成的结果就是:企业无资金进行科技创新,完成产业升级;地方政府税收下降,不得不更加依赖土地财政;金融机构由于呆坏账增加,引发金融风险。

再做一个假设:如果没有环保带来的压力,我们的煤炭产业会好吗?就是没有产能过剩,我们的煤企会好吗?就是国家经济没有下行,我们会好吗?笔者认为,如果一些长期积累的弊病不除,就算上述假设成立,煤炭产业最终也没有出路。

说到企业倒闭,说到下岗或减工资,大家是否还记得98年前后国有企业职工的下岗潮?

90年代初期,不少国企在改革开放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陷入困境,普遍负债累累,濒临破产,为此,国家开展了国企改革,降低国企负担,实施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企重新走上正轨,但代价是上千万人下岗,成为一代人的痛苦。1998年到2000年,全国国有企业共发生下岗职工2137万人。从地域上看,主要集中在老工业基地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东北三省占25%;从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煤炭、纺织等行业。

那么,历史为什么总是如此惊人的相似?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煤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