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煤炭
  • 综合
  • 郑州煤机集团努力打造成中国煤机行业奔驰

郑州煤机集团努力打造成中国煤机行业奔驰

2010-04-23 08:25:39 中原网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有这样一类企业,它们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并不高,但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却是人人皆知的、具有绝对优势的佼佼者。德国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把这样的企业称为"隐形冠军",并且认为社会经济真正的基石并不是那些声名显赫的大企业,而正是这些在各个细分市场默默耕耘的中小企业。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煤机)就是这样一家在国内液压支架行业的"隐形冠军"企业。它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集煤炭综采设备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拥有国内液压支架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它是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遍布全国26个产煤省的各大煤业集团,并远销至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其综合实力稳居中国煤炭机械工业50强之首,入选中国煤炭工业100强、全国机械工业企业500强,享有"中国煤机行业第一品牌"的美誉。

2009年,郑煤机实现工业总产值60.39亿元,在同行中遥遥领先。2009年7月,郑煤机自主研发的ZY16800/32/70D型支架样机通过专家组评议,投入批量生产,12月该套支架应用于神东补连塔煤矿,该套支架是目前世界上支护高度最高、工作阻力最大的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刷新了液压支架的世界纪录。

新年伊始,我们走进郑煤机,采访了公司董事长焦承尧,亲身感受了这家具有52年历史、曾经背负着沉重包袱的老国企重新崛起后的勃勃生机。从那现代化的厂房、先进的设备、一流的人才队伍、独特的经营理念以及在行业发展中引领潮流的大手笔运作,你无论如何想像不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郑煤机曾经历了痛苦的跌宕起伏,甚至连续九年亏损。令人钦佩的是走出困境的郑煤机人并没有沉醉于今天的成功,他们立誓:要打造中国煤机行业的"奔驰"。

改革,认识的高度决定企业发展的速度

2000年,经历连年亏损的郑煤机挣扎在生死线上,焦承尧带领郑煤机新一届领导班子,以新的理念引领企业改革,使郑煤机人做出了许多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使迷茫的郑煤机步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有这样一组数据足以展示郑煤机的神奇变化:从2000年到2009年,郑煤机的总产值依次为1.11亿元,2.29亿元、3.5亿元、5.02亿元、8.06亿元、14.95亿元、23亿元、30亿元、42亿元、60.39亿元,连续九年保持了年均60%以上的增长速度;实现利税由2000年的1395万元上升到2009年的10.8亿元,增长了77倍。企业发生巨变的事实让郑煤机人明白了一个道理:思想的转变可以带来巨大的发展动力。

对于郑煤机的崛起焦承尧非常客观地说,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赶上了煤炭企业这几年大发展的行业周期。但是,正像人们常说的:"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人。"在这次行业大发展的潮流中,由于观念的转变,使我们敢于抓住机遇,乘风而上。

焦承尧经常对员工讲这样一句话:想到的事情不一定能做到,想不到的事情永远做不到。的确,如果不解放思想,不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任何改革都是不可能取得成绩的。因为改革的理念用我们过去的头脑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想不到的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在郑煤机的改革中,有一个最明显的例子:1993年至2000年,是中国煤炭行业最困难的8年,郑煤机职工工资不能足额发放,有着多年技术经验的人才大量流失。2000年,面对蹒跚在死亡线上的郑煤机,以焦承尧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一上任即果断推行以薪酬制度、用工制度、干部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改革,"公司再难,绝不拖欠技术、销售人员的工资,也要让一线工人先吃饱饭"。"协议工资"激发技术人员的潜能,"提成工资制"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计件制工资"激活生产系统,当年实现产值1.11亿元,创下企业成立以来的最好业绩。2001年,当公司管理层提出要完成2个亿的产值时,很多干部职工沉浸在"小胜即安"的欣喜中,对2亿这个目标表示不可能,焦承尧带领干部分析形势、解决短板,突破市场、技术、产能壁垒,当年完成2.29亿元;2002年,公司管理层提出产值要完成3亿元,有人仍然持怀疑态度,说我们已经在加班加点,尽最大努力了,不可能再有那么大的提高了,焦承尧给技术人员定设计方案、工艺优化目标,当年投资一千万更新生产装备,结果当年完成3.5亿元。工厂效益好转,职工收入提高,拖欠8年的工资也补发了,濒临破产的老国企焕发出了勃勃生机。2003年,公司管理层再次提出产值完成5亿元,在当年的务虚会上"备件市场的潜力很大"、"我们分厂的开机率还有提升的空间"、"厚煤层大采高支架的研发要加快步伐"等建议纷纷提了出来!短短几年时间,郑煤机的干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由找回避理由变成了找解决方法,郑煤机的发展从火车头的拉动式逐渐变成了全员行动的"动车组"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就是因为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焦承尧说,决定企业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在我们的头脑中。

从思想的转变到行动的转变,还有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改革的道理大家接受之后,付诸行动要有一个承受的过程。郑煤机人把改革描述为,在清醒的状态下"刮骨疗毒",是一个必须忍受巨大痛苦的过程。40余年的顽症,其根深蒂固已至企业的每个角落、员工的每个细胞。每位员工都意识到企业需要改变目前的局面,然而每位员工又都习惯了眼前的生活。郑煤机的改革意味着要与三千多人的习惯做斗争,意味着痛苦和牺牲。

2000年9月,在郑煤机十届一次职代会上,焦承尧作了题为《艰苦奋斗、励精图治、为实现扭亏解困目标拼搏奋进》的行政工作报告,正式提出了以"三项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改革方针,重点抓好"市场、成本、资金、管理"四项工作。郑煤机开展了一场解放思想的大讨论:企业如何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靠的是什么?煤机行业春天还有多远?与此同时,公司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更应在主观上寻找原因;改革是郑煤机必走之路,早改早主动;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公司以销售计划处的改革为试点,将其更名为市场营销部,公开招聘部长,全员竞争上岗,实行岗薪制,当年市场销售额增加一倍以上。显著的效果让员工开始信服改革的论断!员工观念更新了,领导责任心增强了。

经过理念的转变,郑煤机人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企业发展是职工最大的利益,为了实现这个利益,一切对企业发展没有益处甚至有阻碍作用的事物都要抛弃掉,它包括资历、传统习惯、既得利益等等。比如,企业要向前发展,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做出更多新的成绩,因此那些一心求稳定,不思进取的干部就跟不上改革的步伐了。焦承尧说,当干部仅拥有务实、勤俭的作风还不够,要拥有超前的思维。要能够带领大家往前走。必须使那些勇于创新、敢于触及矛盾、锐意改革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郑煤机要求广大干部树立"无功就是过"的思想,坚决淘汰那些混日子的干部。要求干部思想观念要解放,敢于面对新事物、新问题,敢于突破自我。焦承尧说,工作主动性非常关键,一件事情主动去做和被动去做的效果截然不同。我们必须超越的是自己。

在郑煤机的改革进程中有几块"硬骨头":机构改革、产权制度改革、薪酬制度改革、成本控制等。郑煤机人打了很多的硬仗,攻克了一个个堡垒。

机构臃肿,是国企的通病。郑煤机的改革攻坚战首先在机关打响。原有的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机关有30多个处室,郑煤机围绕科研开发、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等四项职能重新设置,削减去12个处室。各单位根据"定岗、定员、定编"原则,精简队伍,提升工作效率。但是,郑煤机没有忘记被精简的员工,对他们进行分流安置,决不让一名郑煤机的员工因改革而失去饭碗。

改革的"第二战",是产权制度改革,最终目标是产权多元化。2002年,郑煤机先由工厂制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企业更名为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10月,郑煤机初步实现了由国有独资向国有控股企业的转变。2008年12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完成"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注册。其间,以资产换"轻装",生活后勤服务社会化,物业公司、幼儿园、学校、职工医院、汽车修理厂等这些具有创收潜力的辅业单位,在2007年底之前都先后实施了社会化、企业化、实体化管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2002年4月,"三项制度"改革首当其冲的便是中层干部,郑煤机的办法是"全体起立抢凳子"。一夜之间,中层干部都没有了"位子",想干就得竞聘,大家公开、公正、公平地竞争,这叫"竞聘制";即使竞岗成功了,也不是铁饭碗,"任期制"规定,每届任期两年,连任不得超过三届,这一招治好了干部"能上不能下"的痼疾;"末位淘汰制"规定,每年按3%至5%的比例进行末位淘汰。

"大锅饭"一直是国企的难治之症。郑煤机管理层开出了"五种制度并存"的"药方":中层干部实行"岗薪制",公司按每个岗位承担的责任、压力、贡献等,制定了不同的薪金标准,拉开档次,体现激励,完不成考核任务就减薪。管理人员实行与企业效益挂钩的"岗效工作制",在保质保量完成份内工作的前提下,还得参考公司效益,使人人都关心集体。销售人员实行"提成工资制"。生产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制"。技术人员实行"协议工资制",由个人申报,部门全体人员互评,部门领导认可,公司确定,这项制度不仅治了"南郭先生",还激发了技术人员的潜能。

焦承尧说,改革就是要通过转变观念,使广大干部职工看到过去看不到的事物,理解过去想不到的事情;改革要使压力时时存在,并且把压力转变为动力。

实干, 才能不是关键,态度决定成败。

先进的理念必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才能显现出它的威力。在这个环节上,焦承尧认为,就是要突出"实干" 两个字。他说,特别是对于干部一定要培养实干的精神,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对干部的最基本要求。才能不是关键,态度决定成败。接受新任务时,总是先找各种"完不成"理由的干部,什么事也做不成,更谈不上发展。干部一定要保持一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态度,敢于面对出现的问题,想办法解决,否则"创新"就是一句空话!我们要求干部队伍对工作要持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问题。

这些年,虽然郑煤机取得了连续发展的可喜局面,但国内市场形势对郑煤机来讲依然非常严峻,面对这种形势,郑煤机要求广大干部职工更加激发斗志。给那些欠缺拼搏精神、责任感和斗志,过多地考虑个人利益的干部时时敲响警钟。要实现"百亿郑煤机、百年郑煤机"的目标,踏踏实实地干实事是最可靠的保证。

为了把每一项工作都要落到实处,郑煤机发明了有这样一组抓落实的公式:"开会+不落实=0,布置工作+不检查=0,落实=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

2003年2月,在郑煤机职工代表大会上,焦承尧作了题为《立足新起点,确定新目标,开创新未来,为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努力工作》的行政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我们的跨越式发展思路,就是抓住机遇,迅速做大增量效益,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面对煤机行业激烈竞争的局面,郑煤机人做了深入的分析:煤矿机械是微利产品,而郑煤机的主要原材料--钢材的价格不断上涨,要维系郑煤机这样大规模的企业,没有足够的产量来保证,很难消化生产资料不断上涨的因素,很难降低水、电、人工、设备折旧等固定成本的摊入比例,很难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员工队伍的稳定。因此,决定企业盈亏的第一要素是产量,郑煤机连续亏损9年的主要原因就是每年的产量上不去,始终在盈亏平衡点以下徘徊,而2001年产值首次突破2亿元,当年就减亏近千万元;2002年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当年企业即实现扭亏为盈。

当时,郑煤机提出了"以质量赢得用户,以信誉赢得市场"的营销理念,"一切为用户着想",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发新市场。

开拓市场需要一流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郑煤机的研发团队积极吸收国际液压支架设计新理念,结合不同煤层赋存和地质构造条件,运用现代设计手段,充分满足国内外用户对液压支架的需求。2001年以来,随着公司经济状况好转,陆续投入资金5亿元,下大力气更新和添置设备,重新设计设备布局,使之更加符合科学的生产工艺流程的需要。推行6S现场管理,设立"看板",推行标准化、准时化生产方式。严把质量关,他们提出了"以量求生存,以质求发展"的理念,设立检验计量处和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一切都为了生产符合客户需要的高品质产品。

务实的经营理念使得郑煤机一步步贴近客户,一层层跃上发展的台阶。

创新, "五化"战略促企业科学发展

郑煤机提出:产权多元化、产品成套化、高端产品国际化、中端产品租赁化、低端市场股份化的"五化"发展战略。目前,集团公司已形成国有资本控股、社会投资机构参与、符合上市要求的多元化股权结构;集团公司成功迈出成套化市场开发的重要步伐,实现了刮板运输机的自主研发、生产与销售;实现向俄罗斯、印度市场成套出口,国际市场订货总量猛增;通过银企合作,在山西、新疆等项目初步实施了租赁经营。

2005年是郑煤机的转折之年。这一年,郑煤机与神华集团签订的ZY7600/22/45型掩护式液压支架本土化项目合同,开启了神华综采装备的国产化进程。之后,在大同4.2米、万利5米、神东3.5米和俄罗斯ZY6800/18/38型支架的设计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一年,郑煤机自行设计高端产品项目81项,产值11.64亿元,占全年订货额的67.48%。

其后,郑煤机先后研制成功6.2米、6.3米、6.5米支架,直到2009年,世界上首套一次采全高达7米的"世界第一高"液压支架。如今,郑煤机占据着高端液压支架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科技含量决定市场容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些理念在郑煤机已经深入人心。在辉煌的成就背后是焦承尧所带领的研发团队不懈的科研求索、不断创新。

企业改革后,郑煤机先后成立了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电液控制研发中心等部门,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具备了较完善的研发平台;2007年,郑煤机荣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称号,成为国内液压支架行业唯一拥有此殊荣的企业;2009年,公司荣获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荣誉称号,并获准建立"院士工作站";目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28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人,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近四年来,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先后诞生了53项国家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项,还获得俄罗斯发明专利2项。

争先, 树一流标杆,创国际品牌

2007年5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了郑煤机集团,总书记对郑煤机的发展提出的要求是: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效益,而且还要创出世界名牌,关键是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了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焦承尧带领郑煤机人又瞄准一个更高的目标开始攀登。

郑煤机人的理想是打造中国煤机行业的"奔驰", 要缔造世界煤机行业内的中国名牌。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著名汽车品牌,奔驰公司的企业精神是:公平、尽责。"公平"是指公平竞争、公平经营。"尽责"是指在汽车行业,尽到自己作为一个顶级品牌的责任,不仅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也要兼顾社会的认同,成为同类企业仿效的楷模。焦承尧也把郑煤机的发展定位在尽社会责任、塑民族品牌、做行业楷模的标准。郑煤机提出这样一个口号:"要做有思想、有理想的制造者"。

为了创造"公平、尽责"经营氛围,目前郑煤机正在积极申请上市,把企业整体上市视为企业再次创业的首要内容。焦承尧说,我们的目标是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运作企业。按照《公司法》理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相互关系;解决好董事会、经理办公会、党政联席会议的关系;养成企业良好的运营机制习惯和工作习惯,使郑煤机长治久安、稳健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已成为国内煤机装备制造企业的必然选择,为了实现"打造世界一流煤机装备产业基地"的目标,郑煤机在郑州经开区征地1100亩建设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采煤机等高可靠性综采成套化产品的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15.3亿元,设计年产液压支架15000架及其配套产品,已于2009年3月18日开工,计划2010年全部建成。

在世人眼中,一个负责任的、具有雄厚实力并勇于创新的郑煤机正阔步迈向国际市场,一个党和国家寄予无限希望的、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世界品牌即将脱颖而出。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郑州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