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油服公司哈里伯顿并购贝克休斯被叫停不久,又传来GE公司欲收购贝克休斯的消息。
这一收购事件不能说石破天惊,但影响不能小觑。笔者之前曾撰文认为哈贝合并被拒是美国司法部“棒打鸳鸯”。美国的司法部虽有油服市场反垄断的考虑,旨在保护中小油服企业,但遏制了大型油服企业低油价下的自我救赎。大企业油服行业在油价低迷时期的相互并购更多的是出于雪中找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更多的是出于生存的需要。如今GE欲并购贝克休斯的风声再起,看来油服行业颇有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味道。
本轮油价自2014年7月下跌以来一直保持低位运行,期间虽出现反弹迹象,但很快便被各种因素联合“打压”下去了。其中美国的表现颇有些耐人寻味。前不久,油价曾有上扬的苗头,然而,美国先是放出消息说战略储备设施要维修,需要释放储备油;之后又有公司宣布发现巨型油气藏,一副要和油价“死磕到底”的样子。美国是油气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其炼油化工产业和上游产业一样强大发达。油价高了,国内的“页岩油气革命”之火会越烧越旺;油价跌了,国内的炼油化工产业天然获得低成本优势。所以从这一点看,美国无须过分干预油价,也没有理由要全力以赴拉高油价。苦的是中东和俄罗斯这些资源国,他们在油价下跌之初不惜一切代价争夺市场份额,试图打压页岩油气,然而并未奏效。两年来,美国的页岩油产量没有下降多少,且原油的出口范围越来越大。就当前油气行业发展态势看,全球经济形势低迷导致石油需求增速下降的现象估计还将持续下去。面对石油供应稳定、天然气以及新能源在低油价下大发展的形势,国际油价有可能保持长期低位运行。
面对低油价,石油企业千方百计降低资本支出和控制成本,与之紧密相关的油服行业的业务因此被压缩了不少。在此不利形势下,有相当数量的油服企业为了维持公司运转,主动降低对油气商的服务费用,甚至为现金流出现问题的油气商提供垫资。即便如此,油服企业还是有不少揭不开锅。此形势下,油服行业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大刀阔斧变革。现实问题是如何去变革。由于对油气商的发展具有依附性,油服行业低油价下改革的意识和动机应该更为迫切。实际上,通过观察近两年国内外油服行业的表现不难验证这一判断。从变革路径看,油服行业在条件许可的形势下,借助并购快速获得技术与管理资源以弥补自身短板,在低迷市场环境下抢占更多的份额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GE并购贝克休斯,还有告吹的哈贝并购其实都有这个意思。
不过,GE并购贝克休斯同之前告吹的哈贝并购有所不同。后者是典型的大吃小兼并。并购若完成,哈里伯顿的公司规模则瞬间增肥,贝克休斯消失。加之哈里伯顿和贝克休斯的业务大量分布在美国且双方有高比例业务重叠,这一并购难免不会受到垄断嫌疑的诟病。而GE并购贝克休斯虽然也有大量注资行为,但贝克休斯公司依然独立存在,只是从股权结构上看是GE公司一家子公司,这应该是规避垄断审查的比较聪明的做法。GE在其有关此次并购的公告中表示,两家公司将采用合伙制结构来促成这一交易。具体的程序是GE 和贝克休斯将把各自的资产,注入一家新成立的合伙企业。这家新的贝克休斯公司仍将在纽交所上市。其中GE持有公司62.5%的股份,而原贝克休斯股东持有新公司37.5%的股份。GE公司通过此次交易将其油服业务实现专业化独立经营。这一业务布局在监管审查中被通过的难度估计要较哈贝并购小得多。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GE并购贝克休斯应该有延伸产业链、创造协同优势和多元化利润增长点的战略考虑。对油气行业而言,越是油价低迷,越是需要产业链加长,因为加长的产业链容易充分利用到低油价的成本优势,容易出现利润增长点。油服的发展也需要跟上油气商的变化节奏,需要随着油气行业的变化做出审时度势的调整。GE公司具有为油气上下游行业提供包括钻井与生产、石油天然气管线、储气库、炼油和石油化工等在内的工业设备和服务的能力,业务覆盖了上下游油气领域,分布在全球120个国家。此次并购审查若被通过,GE的油气服务业务链无疑会得到有效延伸。与此同时,GE是全球著名的设备制造商,贝克休斯是全球著名的技术服务商,两者的结合是典型的设备与技术的结合,有助于双方的生产要素发挥协同效应,为其今后的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
哈贝并购虽然被拒,但其折射出的油服企业先于油气企业主动求变谋发展的道理是不褪色的。如今,GE开始了对贝克休斯的并购是规律的再现。分析近两年的油气交易数据可以发现,油价下跌以来的两年时间里,全球油气行业交易中大额交易并不多见。已经发生的交易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交易金额均较历史时期有显著下降。近两年的油气交易中,除了壳牌收购BG公司高居全球油气交易榜首之外,被叫停的哈贝并购,以及正在进行的GE并购贝克休斯的交易是为数不多的大额交易。油服企业借助资产并购实现资产整合和业务重整是行业应对低油价的必然之举。GE并购贝克休斯对于处于低油价困扰之下的整个油服行业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简而言之,就是尽快行动起来,主动在市场发现合作伙伴,通过抱团取暖抵抗寒冬。动则有机会,不动可能意味着坐以待毙。油服行业的两次大并购事件都发生在贝克休斯身上,与贝克休斯的多方“化缘”不无关联。若低油价继续持续下去,油服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估计将趋于活跃。
(作者为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