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汉旺:全川首个智能电网小镇

2010-05-10 08:45:07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来自国家电网德阳电业局的灾后恢复重建报告(上)

这里不是江南的某处,这里是德阳绵竹市汉旺镇。

但是,这里像极了江南。一栋栋白墙青瓦的居民楼,宁静别致地伫立在街道两旁,小河蜿蜒趟过,旁边是银色路灯,像是一个个战士,见证着小镇从毁到生的700多个日日夜夜。

没有人会忘记,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因为所有电网线路损毁,小镇完全丧失通电能力,陷入一片漆黑。

短短两年,这座全国工业100强的小镇改头换面,重新站立,这当中,也包括电。不过,天空中看不到电线穿过的痕迹。如今,小镇不仅用上了电,还建成了全省首个智能电网小镇。

从地震发生后的救援到保障援建单位电力的畅通,再到如今汉旺新电网的重生,没有哪一天,汉旺电力人不是在奋战。两年,汉旺电力人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保电

第一时间给废墟下的生命带去光亮和希望

汉旺大钟,停格在14点28分。

有着5万多人口的汉旺遭到重创,成为“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中的极重镇。

184台变压器完全损毁110台,变电站完全损毁,小镇电力负荷为零。

地震发生后,汉旺供电所所长杨广君迅速组织员工准备抢险救灾。下午,第一批救援人员赶到汉旺,随着夜幕的降临,救援工作出现困难。没有光,救援人员就无法进行搜救;没有光,压在废墟下的千千万万受灾群众就没有希望。手电筒,小型发电机,所有能拿出来的发电设备以及照明设备都派上了用场,终于保证了第一夜救援工作的展开。那晚,共救出60多名被压在废墟下的受灾群众。

2008年5月13日中午12点,汉旺供电所接到命令,天黑之前,必须保证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附近的路灯重新亮起,保证夜间救援的基本条件,搜救被压在废墟之下的大批东汽职工。40多盏路灯,全部损毁。重新铺设路线,更换损坏的灯泡,30多名电力人在大雨里争分夺秒地抢修,下午5点,亮起了第一盏路灯,随后20多盏路灯逐一亮起,达到夜间救援所需要的照明条件。

昼夜无休。夜间,电力人全力以赴保证救援工作用电,白天,电力人奋战在电路抢通的第一线。学校、医院、帐篷里的居民,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居民,都等着用电,都离不开电。没有指定时间,但是越快越好。他们没有睡过一个整觉,每一个电力人都在一线奋战。“就在车上打个盹儿,然后就接着干。”没有白天没有黑夜,就是在这样的坚持下,5月15日,汉旺主网恢复带电条件具备通电能力,此时距离地震发生仅3天。

不管再艰难,都要用最快的速度保证受灾群众的生活用电。2008年5月26日,汉旺受灾群众的帐篷里第一次实现通电,2008年7月25日,受灾群众样板房第一次通电……

重建

7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汉旺重现光明

要从一片废墟上让汉旺重生,一切不仅要恢复震前水平,还要比以前更好。江苏省无锡市对口援建汉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援建工作有多紧张,电力工作就有多紧张,甚至更紧张,没有电,一切工程都无法开展。

2008年9月20日晚上10点,汉旺供电所接到命令,援建工程第一期项目汉旺小学、汉旺卫生院、297户廉租房的重建被定于9月26日正式进场开工。为保证重建场地空旷以及重建工程的用电,5天之内,汉旺供电所必须要拆除汉黄路14-27号的电线杆以及电网线路,架设2公里的10千伏的新线路。凌晨2点,完成了场地勘察工作并制定了施工方案;6点,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到位。第1天完成电杆的栽入,第2天架线路、上金具、铺设防雷接网,第4天,拆除挡住援建工程的所有旧线路,第5天,上变压器,中午一点,胜利打完这场“战役”。一个月的工作量浓缩成5天完成,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援建单位的要求,就是军令,作为电力部门,我们要无条件保证完成!”这是绵竹供电局局长戴海宁的话。两年间,为配合江苏援建单位的工作,汉旺供电所24小时待命。只要出现任何电力故障,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杨广君都带着工人及时赶到现场,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抢修。

“援建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离不开汉旺供电所的大力支持,我们一直在一起战斗!”无锡市对口援建现场指挥部工程管理处处长戴胜荣说,两年来供电所的配合和帮助乃至关心,都令他们很感动。

汉旺新镇的居民永久性用电线路,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着。电网重建分为2个部分,一个是汉旺农村居民的永久性用电建设,一个是汉旺城镇区居民的永久性用电建设。汉旺农村新电网建设从电线杆到变电站,全部需要重新建立,难度大工程紧。按照规划,汉旺城镇的电缆铺设要求全部下地,并通过安装先进设备建成全川首个智能电网小镇,施工难度重、紧、难。

汉旺农村新电网的建设投资了1亿元的资金,将震前的单线供电改为双线供电,变压器就从震前的184台增加到了322台,大大改善了农村用电条件。无论刮风下雨,风吹日晒,汉旺供电所的农电工们没有一天不在赶工,争分夺秒地建设新电网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现在,汉旺22个村子里已经有16个村建起了新电网,通上了电,剩下6个村的新电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为确保汉旺新镇能在今年5月12日前全面通电,今年3月31日,绵竹供电局党员突击队队长胡林,带领60名突击队员举起右手庄严宣誓,从此决战新汉旺20天的战役打响了,时间十分紧迫,任务重如山。

地下电缆的铺设管网距离地面3米,新镇中地下水道就有4米深,也就是说电工们在铺设电缆的时候,会常常浸泡在地下水道中,这给施工人员带来了很大的考验。由于新镇电网建设一律采取高压电输送,为了保证良好的绝缘效果,以往拇指粗细的电缆改换为碗口大小的粗电缆,并且使用铜芯电缆。在遇到下雨或者管道转弯的时候,机器无法进行铺设,只有靠电工下地,抬着上吨重的电缆线进行铺设。

4月13日,风雨交加。按照施工进度当天需一次性铺设电缆长度1000米,光电缆重量就接近12吨,施工人员要下到电缆沟里拉电缆、电缆放完后还要固定到支架上,爬上爬下,风雨中,20多名工人都成了泥人,加之地面打滑,还有工人在铺设过程中摔倒。“爬起来继续干,直到完成任务。”胡林至今还记得那天的每一个细节,20多个兄弟在风雨中的样子让他难忘。

4月24日,所有电缆铺设完成,新镇电网具备通电能力。22公里的地下电缆铺设,至少2个月的工程量,在20天内全部完成,电力员工再一次创造了奇迹!

智能电网依靠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信息分析系统以及终端处理系统实现“智能”。目前,除了必须在百姓入住之后才能安装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其他两个系统都已经安装完成,预计今年10月,就能完成智能电网的所有建设,投入使用。

飞跃

立足长远发展,灾区用电生活大变化

“现在安逸得很咯,都没咋个停电,而且那些电线都给我们埋到地下了,整个房子好看多了!”汉旺武都村村民卿立彪指着干干净净的院落,笑容满面。以前平均4天就要停一次电,遇到下雨打雷的天气一天要停好几次,自从搬进新家之后,就再也没有停过电。新电网的双线供电很大程度减小了停电次数,一条线路出故障了,还有另一条线路能及时保证。“现在用电有点啥问题,打个电话就有人来修。”用电保证了,故障自然也小了,电力工人们的维修工作不再像以往那样繁重。灾后恢复重建,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一个村一个月只有3000多元的电费,可是现在一个月能有3万多。”杨广君同样惊叹于这样的改变。生活水平只能越来越高,电网建设必须立足于长远规划,目前汉旺农村的新电网就是以5年为规划目标建设的,也就是说现在的电网建设水平至少能满足汉旺农村未来5年的用电增长。

“以后可以不出门就交电费,也不用去挨家挨户抄电表了,出现电力故障能准确到点。”胡林一句话说出了智能电网背后的生活意义。以前,倘若出现电力故障,首先要对故障区域停电,电工们需要先一段一段地找出故障所在位置才能进行抢修,经常是找故障花上5个小时,抢修只花1个小时,大面积的停电也给百姓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有了智能电网之后,通过系统传输和检测,故障能准确定位到点,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检修时需要停电的面积,也省下了进行故障寻找的时间。等到网络连通之后,百姓可以足不出户在家交电费,用电额度直接传输到监控系统不需再挨家挨户抄电表,生活用电多了不少实惠。

除了百姓用电方便,汉旺作为全国100个工业小镇,今后工业用电也会更加方便,已经建成的无锡工业园区将陆陆续续迎来各地企业,电力是所有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智能电网的建设更是立足于汉旺的长远发展。

两年前的大地震将汉旺几乎夷为平地,小镇成了极重灾区中的极重灾区。两年后,智能电网从废墟中诞生,小镇成了“全省第一”。

两年的时间里,汉旺供电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每一盏点亮的灯、每一个顺利完成的工程背后都凝聚着汉旺供电所、绵竹供电局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战,新生的汉旺比昨日更加美丽!




责任编辑: 江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