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成品油调价的前提是什么

2010-05-10 13:09:36 西安晚报

国际原油价5月4日大跌4%,但并未影响国内成品油批发价的上涨势头。同时,连续22个工作日国际油价移动平均变化率达5.96%,已超涨价红线,成品油价格上调窗口将再度打开。另据媒体报道,在国内成品油批发价节节走高的同时,成品油出口价却有优惠——即使扣除各种税费之后,出口价仍较国内零售价折让8%~12%。(5月6日《新京报》)

国际原油价格大跌,国内成品油却逆市上涨,并且辅以大量廉价优惠出口——这几年,每逢油价酝酿上调,几乎都不难看到这种现象的上演。

其实,就真实的市场规律而言,“成品油出口价有优惠”的事实,恰恰反证了涨价的不必——一方面,成品油在满足国内需求后仍有出口的余地,证明了目前成品油市场的供大于求,而“供大于求”对应的显然应是降价而非涨价。另一方面,“优惠折价”出口仍有利可图的事实,也间接地表明,目前的成品油价格其实是虚高的。

“22日、4%”,一直是石油巨头们紧盯的涨价依据。其实,在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形势下,即使按照现行定价机制,“22日、4%”也并非唯一调价关口。《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4月13日对应的原油价格已是79.62美元/桶,那么,再次调价,原油价格势必在80美元以上。这意味着,成品油价格的再次上调,必须以石油企业“扣减加工利润率”为前提。

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似乎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扣减”迹象,相反看到的是,石油巨头们利润暴增的事实——日前披露的一季报显示,今年前三个月,中石油和中石化净利润分别为324.49亿和157.68亿,同比大涨72.7%和40%。利润暴涨,却又要连翻涨价,这样的道理和逻辑让人看不懂。

而除了“扣减加工利润率”这样一个关口之外,笔者以为,在目前要让成品油价格上调真正能够服众、具备合情合理的说服力,还应再设两道关口或者红线。

其一,是成本效益的关口。即在石油企业成本效益未得到应有改进的情况下,不得提价。其二,油品质量的关口。“与国际油价接轨”一直是油企为涨价辩护的理由,但同时,油品质量的接轨却往往避而不谈,于是,价格上去了,质量却落在后面,“质次价高”成为国内消费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最近,中石化在河南曝出的“汽油门”事件,可以说就是这方面的例证。(作者系评论员)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成品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