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浙江污染重镇探路

2010-05-12 14:38:11 中国经济与信息化   作者: 杨江  

 浙江省企业最为密集的临港重化工产业基地北仑,曾因环境问题使得经济发展步履维艰。自从率先搞起了循环经济,当地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循环经济并非一蹴而就,当地仍需在重工业项目多、能耗指标压力大,循环经济如何变政府主导为企业自愿等诸多难题间上下求索。

 打开宁波市北仑区的地图,一个方块集合群的格局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以北仑区政府为中心,小港工业园、春晓工业园——工业化的边界沿着一块块格局向外层层扩张。

宁波北仑,这个在中国地图上并不起眼的地方,其货物吞吐量却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不仅如此,北仑还是浙江省最大的临港工业基地,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其地理面积不过593平方公里,流动人口却达到了20多万(常驻人口32万),经济发达程度可见一斑。

传统的印象中,重工业基地的发展都与污染相联系,不过,《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在采访时却发现这里天蓝水绿,和一般的旅游景区别无二致。

实际上,几年前的北仑环境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北仑环境的“华彩转身”与其发展循环经济有关。

 “吃废物”的老工业基地

 “我们这儿产生的工业废料,都让别人给吃了。”北仑电厂的一位职工这样表示。据介绍,北仑电厂脱硫改造工程的副产品脱硫石膏运往宁波海螺水泥公司(下称海螺水泥),作为水泥生产中的缓凝剂,用以替代大量消耗的天然石膏。目前北仑电厂年脱硫产生的60万吨石膏,三分之一被海螺水泥“吃掉”,仅此一项,海螺水泥一年节省的成本和运费超过600万元。

港新建材则吃起了宁波钢铁的“废料”。宁波钢铁在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高炉渣原先大都被填埋了,对土壤、水都造成污染。而现在港新“吃”下了它,“消化”出建筑新材料——矿渣微粉。

不仅是相关企业的废料被“抢走”,北仑的废气也有了新去处。宁波钢铁、宁波宝新、北仑热力此前敲定了供蒸汽的协议,宁波钢铁通过北仑热力正式向宁波宝新供应蒸汽,过去放散的富余蒸汽找到了发挥余热的新“东家”。

宁波钢铁每年要放散一部分富余蒸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能源浪费,还会产生热污染。而另一方面,宁波宝新一年蒸汽用量达8万吨,主要用于带钢烘干、轧制油加热等工序。现在,他们利用北仑热力的蒸汽管道由宁钢向宝新供气,让废气发挥“余热”。

据了解,今后宁波宝新一年所需8万吨蒸汽将全部由宁波钢铁提供。蒸汽管运输距离从7公里减少到了130米,大幅减少了热损耗,有效降低了宁波宝新的能源使用成本。同时,宁波钢铁富余蒸汽的放散率也大幅降低,减少了热污染。

这样的循环,在北仑比比皆是。北仑区科技工业局局长胡军介绍,北仑区已经形成了“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体系。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当地经济在找到了新增长点的同时,环境也有了改善。

 环境危机催生循环经济

 其实,熟知北仑发展历史的人都清楚,发展循环经济是北仑经济发展迫不得已的选择。

记者调查发现,自2000年开始,北仑开始发展钢铁、化工、造纸等重工业。这些重工业的发展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2004年以前,北仑造纸工业迅猛发展,造成周围环境的破坏。当时许多周边居民经常上我们这儿来投诉。”海螺水泥总工程师姚国荣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当时的不可持续发展,给企业造成了很大损失。”

记者了解到,工业的污染引起不少市民的不满与关注。在小山公园附近会闻到大量刺鼻的异味,各河道非常肮脏,街道前一天打扫卫生,第二天又是一层黑灰尘。

“从2004年开始,北仑区环境的问题就已经很突出了。” 宁波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节能主管王辉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采访时说,“毕竟北仑只有593平方公里的面积,由于重工业的聚集,每年二氧化碳和废水的排放量是环境难以承受的,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节能减排,是北仑区许多公司的必然选择。”

而发展循环经济,仅凭单个企业之力又很难达到环保和增加效益的结果。“由于水泥生产会产生粉尘,对周围空气造成污染,许多周边居民纷纷向公司投诉。一开始,我们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环境治理,不过效果很不明显。”海螺水泥总工程师姚国荣表示。

 “悬赏”助力经济转型

 效果不明显,企业运营成本也在增加。这样的现实让不少企业开始打“退堂鼓”。“刚开始进行循环经济时,企业确实有抵触情绪。”北仑区科技工业局一位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说。如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使得北仑区政府倍感焦急。

随后北仑区为发展循环经济,开出了单体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节能项目最高奖励150万元的“悬赏”。这在浙江省也算得上是极为轰动的事件了。除了悬赏推进循环经济,北仑区政府还主动为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发展“牵线搭桥”。在上述企业废料、废气的再利用过程中,当地政府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仅如此,当地政府还有意识地组织企业进行循环经济的理念疏导,搭建范围更大的循环经济平台。当地政府文件显示,北仑区循环经济发展明确要按照“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思路,依托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快速推进。企业层面的小循环,以推行企业清洁生产为主要举措,创建循环型企业。产业层面的中循环,以临港工业部门为重点,组建“产业中循环”。区域层面的大循环,是北仑发展循环经济的更高目标,重点是实现区域联动,加快区域废弃物资源化步伐,促进整个区域产业间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除了引导还有惩罚。北仑还实施企业“能源审核”,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主动、院校促动的循环经济支撑体系。此后北仑循环经济模式被视为典型,在浙江全省推广。

发展循环经济并非光明一片,眼下北仑也在遭遇难题。北仑区作为浙江省的工业重镇,承担着浙江省乃至全国产业布局的任务,近几年上马了大量的重工业项目,很多项目在国家下达节能减排具体任务之前就已批准建设了。因此“十一五”期间单位CDP能耗降低20%的任务就比较难完成。

另外,北仑重化工业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势必将集聚一批相应的下游协作企业,工业能耗在全社会能耗的比重不断提高。加之电力、钢铁为主的高耗能企业的陆续投产,其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的比例进一步上升,节能降耗之路更加艰难。

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认为,北仑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然而眼下北仑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重工业项目增加耗能量增大、能源供应不足等都会影响北仑循环经济发展。

北仑循环经济在困境中摸索了多年,仍有诸多悬念待解——高成本与企业利润的矛盾,耗能的增加无法满足节能减排指标等,均在困扰北仑下一步发展。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政企关系中取得微妙的平衡,如何由政府主导变为企业自身思变,仍然考验着曾经的污染重镇北仑。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污染重镇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