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光伏产业长期前景看好 关注中下游机会

2010-05-13 16:42:05 时富证券

全球气候变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低碳经济得到各国大力扶持。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永续利用的清洁能源,显示出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当前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呈现成本和补贴双双下调的良性态势。德国下半年降低光伏补贴导致上半年需求集中释放,但其他市场需求也有望加快增长,中长期内太阳能行业都将保持旺盛的需求,整个光伏产业的市场前景仍然乐观。从细分行业看,多晶硅产能过剩严重,未来价格仍有下跌空间,盈利能力相对较弱。在成本下降和旺盛的需求推动下,中下游行业发展潜力较大,关注拥有成本和规模优势的厂商。

德国需求刺激。欧洲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光伏市场,德国又是重中之重,2009德国太阳能电池新装机高达3.8GW(百万千瓦),占全球当年装机量的一半以上,远超市场预期的3GW,今年保守估计该国装机容量会达到4GW,乐观情况下可能达到5GW。德国政府将在7月1日以后将光伏发电补贴削减15-16%,刺激很多安装专案抢在之前上马,推动短期需求激增。到下半年之后,随着短期刺激因素消退,需求的不确定性可能上升。

新兴市场发展迅速。尽管德国下半年削减补贴,会导致行业需求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德国以外市场有望出现加快增长,从而弥补德国需求的放缓。美国、意大利、中国、日本的光伏市场都有望加快发展。整个行业的需求仍有望保持乐观。

中国需求有待开发。2009年中国太阳电池产量达到2570MW,占世界总产量的37%,是世界光伏产量最大的国家,但中国约有95%的光伏产品的市场依赖于国际,国内市场容量较小,只占全球光伏装机总量的不到1%,但未来有望加快增长。

多晶硅价格低迷。多晶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最主要材料,其价格已从2008年高峰时的400多美元/公斤大幅回落,近期保持在50-60美元之间波动。国内厂家成本一般为40-45美元/公斤,很难获得高额利润,相比之下,国外厂商成本在30美元左右。中国多晶硅产能过剩严重,国内已建成产能为4.4万吨,在建产能6.8万吨,09年实际产量仅2 万吨左右,未来多晶硅价格仍然存在下调空间。

中国的光伏优势。随着上游成本大幅削减,太阳能组件的非硅成本比重已上升到60-70%,而中国在非硅成本方面的优势明显,有利于光伏产业加快向国内转移。

关注行业中下游机会。由于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且市场长期需求旺盛,再加上技术进步使太阳能光伏的发电成本不断下降,行业的长期增长前景乐观。给与行业长期买入评级,目前机会更多存在于中下游企业,尤其是具有规模和成本优势的电池及元件生产商、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厂家。

重点关注兴业太阳能

太阳能电池成本显著下降

多晶硅具有技术成熟,光电转换效率高的特点,平均转换效率可达20%以上。而非晶硅薄膜技术的转换率仅8%左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多晶硅仍然会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2008年以来,多晶硅价从每公斤400多美元大幅下跌到目前的50多美元,下跌幅度将近80%,极大地削减了下游行业的生产成本。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目前每瓦平均用硅量降到了7克,一些技术先进的企业甚至可以做到6克。此外,转换效率的提高,也会减少用硅量。

光伏产业长期需求旺盛

去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全球气候峰会,全球的光伏装机加速增长。尽管德国7月1日下调光伏发电补贴价格以后,该国的光伏装机增长可能会暂时放缓,但其他地区的装机容量有望加快启动,从而弥补德国因素的影响。从全球来看,未来几年的装机容易仍会保持较高的增速。

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预计,2010年全球范围至少会产生5 个超过1GW 规模的市场,到2015年这个数字将会扩大到10个,美国、义大利、中国市场的增长都将十分迅速。到2020年欧洲太阳能发电占发电总比例12%,而目前比例最高的德国也只有2%,欧洲平均水准不到1%,由此可见光伏产业长期成长空间巨大。

关注光伏技术发展

相对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新兴的聚光光伏技术另辟蹊径,它是通过廉价的反射镜或透镜,将太阳光束汇聚起来,使照射在单位面积太阳电池上的阳光能量成倍地增加,采用这种技术的光电转化效率最高可达30%~40%,超过多晶硅电池片约1 倍,而且使寿命可长达数十年,还具有生产制造过程污染少等特点。未来得这种技术一旦得到推广,将会进一步减少用硅量,降低发电成本。

根据测算,采取聚光光伏技术发电,达到兆瓦级以上产能规模,每度电成本有望低于0.8元,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每度电的成本有望进一步压低至0.5元以下,届时光伏发电有望得到大范围的普及。预计到2015年左右,光伏发电的成本将会接近传统发电的水准。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太阳能 前景 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