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水电
  • 【民资入电】后水电时代仍放而不开

【民资入电】后水电时代仍放而不开

2010-05-20 16:34:27 中国电力新闻网   作者: 赵栋  

5月13日,国务院发文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包括电力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分析人士认为,就水电来看,面对“不差钱”的投资环境,民间资本很难与大型国企抗衡。此外,目前我国水电资源从规划上看,已“圈水”殆尽,民间资本进入国企仍在“暗战”的有限水电资源中,其辗转腾挪的空间更小。

尽管此次国务院强调“非禁即入”,并且“不得单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但业内人士指出,民间资本如果没有配套细则的扶持,在电力行业仍然难改“放而不开”的尴尬状况。

国企“不差钱”民间资本空间狭窄

事实上,目前大型水电开发已经进入对于民间资本“宠辱不惊”的阶段,当前水电开发的问题并不集中在是否需要民间资本介入的问题上。

“水电开发现在不存在资金和技术问题,从这个角度上看,民间资本是否进入,对于水电投资意义不大。”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说,目前我国水电资源大部分已经圈占完毕,即使有尚未开发的剩余资源,也是被几个国有大型企业紧紧盯住,民间资本即使进入,可争取的资源已经不多。

出于对水利设施的安全考虑,张博庭不建议让民间资本大规模进入大型水电开发项目,“像美国基本不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大型水电等公益性强的领域进行开发。毕竟民间资本是逐利的,需要的是投资回报率,但是大型水电站不仅发电,还要考虑到水利调度的问题,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权衡之间,国有企业相对有更多的可操控性。”

张博庭认为,小水电开发可以引入民间资本,但是要考虑到投资的有序性,而大型水电项目不适宜民间资本的介入。

短期内不会出现突然的开发热潮

实际上,对于一些干流上的大型水电开发项目民间资本基本无法“染指”,更多的是集中在支流上小水电的开发。

因地方政府的鼓励和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原因,民间资本介入地方小水电开发相对比较容易,电力领域民间资本介入最多的便是小水电。据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透露,我国目前已建成小水电站4.5万座,总装机容量5512万千瓦,年发电量1600多亿千瓦时,约占中国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的30%。

就目前状况而言,我国水电开发已进入后水电时代,而小水电的开发近些年受政策、市场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已经进入“不怎么赚钱”阶段,经历了“过山车”式此起彼落的水电开发,如今已经渐趋理性,短期内出现投资热潮的可能性并不大。

据张博庭介绍,小水电投资曾在2002~2003年形成一股投资热潮。全国小水电的装机容量每年增加三四百万千瓦,增幅一度超过30%。

由于小水电的过热发展引发了人们对一些河流支流生态环境的担忧,于是国家开始对小水电投资进行宏观调控,从2004年开始,70%在建小水电项目出现资金紧张,50%项目资金链断裂,民间资本开发小水电开始降温。但随后受全国电荒影响,小水电项目因市场作用而起死回生,民间资本再次进入小水电领域并且在短期内掀起新一轮高潮,小水电投资成本也随之抬高。成本的提高使得小水电的利润也随之下降,至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小水电项目利润率已降至无利可图境地。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是,目前在中西部投资的小水电有1/3都在寻找买家,喊价比成本价低20%左右,但接盘者仍然稀少。

配套措施是关键

实际上我国在政策面一直鼓励民间资本介入水电投资,但苦于没有各领域相应的细则出台,水电领域大型水电项目的开发始终是以单一的国有资金为主,水电投资的资本结构并未发生质的变化。因此,本次民资进入的问题实际上是配套措施是否能落实的问题。

“现在最大的困难,不是国家的限制,而是过去制定的相关政策,基本都有利于国有大型企业,包括对很多投资的规定都是有利于大型国企,如此一来,实际上是为民间资本进入设置了无形的门槛,这种无形的门槛才是最值得关切的。”

能源问题专家林伯强也认为这些无形的门槛客观上造成了民资的无法进入,林伯强说,建设的成本,移民、生态补偿的成本,国家严格的项目审批制度,这些客观条件本身就制约了民间资本的进入。

对于民间资本进入水电领域的影响,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认为,国家在重启民间资本进入电力领域的同时,最大的问题是能否给予最大限度的政策开放。

曾鸣说,很多年前国家实际上已经放开了民间资本的进入,否则也不会有小水电项目的“扎堆”出现。但是这种放开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配套的细则和措施出台。因此,民间资本在水电领域摆脱不了一个"小"字,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进展。本次重新启动是否能够做到完全意义上的放开,还需"观后效"。

或将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

民间资本进入能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脚步,也是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

“目前我国存在水电电价偏低,电价机制尚未理顺、竞争不透明、投资成本不明确等问题,而资本是逐利的,要想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水电等领域,必须让民间资本看到公平竞争环境、盈利可能性和投资回报空间。”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认为,民间资本的开放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力改革的加快进行。

张博庭则认为,客观上可能会有所促进,但是并不能寄希望于民间资本的介入来加快电力改革步伐。“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比如水电等可再生能源上网和节能调度的矛盾,以及电力市场深层次矛盾。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民间资本进入后会有更多的掣肘。”

对于这种“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观点,曾鸣表示并非是资本进入还是政策进入的谁先谁后的问题,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电力建设,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曾鸣认为,在他看来,开放民间资本更多的是“后4万亿举措”,目的在于引导资金的流向,并合理的分散到各个行业或领域。"由于我们大量的民间资本基本都集中在如房地产等一两个竞争性行业,因此,将其转向水电等基础设施领域,目的在于让资金能够科学合理地分散出去。

但是他注意到一个细节是,在国务院公布电力领域放开范围后,还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放开电力市场,积极推进电价改革,加快推行竞价上网,推行项目业主招标,完善电力监管制度,为民营发电企业平等参与竞争创造良好环境。”

“如果这些措施都得以落实,对电力市场化改革确实是个很大的促进。”曾鸣说。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民资 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