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油气
  • 石油
  • 陈九霖:低油价重创俄罗斯 中国获益需增强储备能力

陈九霖:低油价重创俄罗斯 中国获益需增强储备能力

2019-01-07 11:05:02 能源思考   作者: 陈九霖  

最近,国际石油价格再次大幅波动,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在此关键时刻,卡塔尔又宣布将在2019年1月退出控制着全球60%的石油出口、其石油储备占全球已知储备的80%的OPEC(“欧佩克”)组织。

油价反复无常,是怎么回事?在这场油价大幅波动的过程中,谁是赢家?谁是输家?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是赢家还是输家?中国能不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呢?

油价大跌主因是供大于求

11月29日(北京时间),在欧洲期货市盘中,WTI原油跌破了50关口,至49.41美元/桶,创下了13个月以来的新低,当日跌幅一度跌1.4%。而布伦特原油,则一度跌破58美元/桶的关口,跌至57.50美元/桶,跌幅也曾达到了2%。之后,油价又转跌为升,大幅反弹,WTI原油回到了52美元/桶的关口,布伦特原油回到了59美元/桶的关口上方。卡塔尔宣布退出OPEC后,油价再次出现下跌,之后,因为中美贸易战缓和,油价展现再度回升的波动。12月4日14时,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到62.07美元/桶,比前日微涨0.62%。

总体上,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油价一直如同过山车一般地强烈震荡。

9月末、10月初,震荡攀升至近四年来的高位,随后又连续七周下跌。11月23日,再度暴跌近8%,触及一年来的最低点,此后一直停留在低位震荡。对照10月初的高点,已经重挫了30%以上。

按业界的说法,一旦油价从近期高点下跌了20%或以上,就被认定为已经进入了石油“熊市”。

油价如此大幅波动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

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过于求,一则是美国、俄罗斯和沙特等OPEC产油国加大石油产量,导致库存增长。

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日产量维持在1170万桶的历史高位,美国全国商业原油库存也连续上涨,库存量已达4.469亿桶,创2017年12月份以来新高;俄罗斯原油日产量连续数月保持在日产1100万桶之上,而10月份的石油产量已经升至27年来的最高;11月份,沙特原油日产量接近1100万桶,刷新了10月份创下的日均1065万桶的历史新高。

另一则是全球经济不景气而致使石油需求下跌。

《世界经济展望》的最新报告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这是自2016年以来的首次下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发布的经济展望,也将2019年全球整体经济增速下调至3.5%。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连续第四个月下调2019年原油需求量增速,预计2019年原油需求量将以每天129万桶的速度增长,低于此前预测的每天136万桶。

而油价转跌回升,除了近两天中美贸易战休战消息的刺激外,主要原因是,市场传闻俄罗斯可能会与沙特阿拉伯一起减产,每日减产16.6万桶至30万桶。

国际原油市场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已引起了欧佩克以及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的重视。这些产油国将于12月6日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决定未来6个月的生产政策,减产极有可能成为议程的首要议题。沙特方面曾表态希望产油国从明年年初开始再次减产。但卡塔尔宣布退出OPEC使得这次减产计划增添了一些变数。一旦OPEC达不成一致,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将会呈现下泄的趋势。

油价“熊市”俄罗斯成最大输家

那么,在以“熊市”为主的震荡油市中,有没有赢家呢?若有,那谁是赢家呢?

显然,赢家肯定不是沙特等OPEC产油国以及非欧佩克产油国,因为它们的利好是油价的高企。沙特政府希望油价维持在60美元/桶以上;俄罗斯更是希望油价攀升逾100美元/桶。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耗国。低油价对美应该有利。美国人每天消耗的汽油量大约为4亿加仑,油价每下跌一美分美国每天就能节省大约400万美元。

根据美国汽车协会(AAA)的数据,11月30日,一加仑汽油的零售价为2.49美元,低于一个月前的2.80美元,与一年前几乎持平。油价下跌可以为消费者和企业省下“一大笔钱”,油价下跌所带来的效果就像一场大规模的减税,且还不会扩大联邦赤字。

11月21日,特朗普就曾发布推特欢呼:“油价越来越低。太好了!就像给美国和世界来了一次大减税。享受吧!54美元,之前是82美元。谢谢你,沙特阿拉伯!但还得再低点!”

且从美国全球战略来看,油价“熊市”有利于美国联合其合作伙伴进一步制裁俄罗斯和实现制裁伊朗的战略部署。

不过,由于页岩油生产,美国已经成为石油出口国,而页岩油生产的成本也很高。因此,从出口的角度看,油价低迷自然减少利得,对美国不利。

总之,当前油市对美国而言可谓有利有弊。

油价下跌对谁的影响最大呢?我个人的判断,当属俄罗斯!甚至可以认为,维持低油价也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的手段之一。

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事件以来,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开始再度对俄罗斯实施制裁。2016年,俄政府被指控干涉美国大选,以及俄特工使用化学武器在英国企图杀害前间谍后,西方对俄采取了更多的制裁行动。

2014年下半年,原油价格下跌以及通货膨胀已经打击了俄罗斯经济。再加上制裁,俄经济雪上加霜,从2014年到2017年共萎缩了10%。

过去,高油价和卢布的人为贬值,一直是普京执政近20年来俄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然而,西方的制裁,加上俄罗斯缺乏结构性的经济和政治改革,这两个曾一度让俄经济繁荣的引擎已经丧失了动力。俄罗斯经济举步维艰。

俄罗斯目前是世界上的头号产油国,可是,预计未来两到三年,甚至最快会在明年,其石油产量就会开始逐渐减少。除了因为没有新探明的大油田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的制裁。

俄罗斯本身缺乏石油技术,而拥有技术和资本的西方公司因为制裁又不敢进入俄市场,导致一些钻井较深的大陆架和其它较难开采的油气田无法得到利用。

因此,可以说,俄罗斯(甚至可以包括伊朗)是原油“熊市”的最大输家!

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照道理,我国应该是低油价的最大受益者。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

举例说,我国石油库存设施和实际库存都很有限,油价下跌时不可能购买和储存到足够数量的石油;而油价上涨时,因为需求旺盛又必须购买。虽然我国最近加大了进口,但主要还是用于消费和交易,而非战略储备。

至于我国自己开采的石油,由于基质较差,开采成本很高,低油价对国产石油不利。除此之外,我国目前征收较高的石油进口关税和其它税收,即使在国际油价下跌的情况下,我国石油消费者(百姓和企业)也难以享受到实惠。

中国可成为最大赢家但需满足三条件

那么,我国可不可以成为油价“熊市”的最大赢家呢?可以的!但必须满足一些条件。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70%左右。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18年1至8月,我国原油进口量为2.99亿吨,增加6.5%。而2017年全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为4.15亿吨(约合830万桶/日)。IEA发布的《石油市场报告2018》显示,尽管中国石油需求增速将有所放缓,但到2023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仍有望增至1000万桶/日(约合5亿吨/年)。

专家认为:直到2040年,我国的石油需求也不会达到峰值。“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更多是对公众心理层面的影响,而对行业影响还很小。”“从当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对石油的替代在比例上是极其微小的。而展望未来中期甚至长期,替代量还不足以实现对石油的颠覆性影响。”

然而,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不足。中国石油中心于2017年5月4日公布的资料显示,美国目前的战略储备足以支持149天的进口保护,日本的战略储备也接近150天,德国的战略储备为100天。而根据我国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石油储备中长期规划》,2020年以前,我国将陆续建设国家石油储备第二期、第三期项目,形成相当于10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储备总规模。目前,第三期项目尚未投入使用。

因此,我国目前还没有达到国际能源署规定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90天的“安全线”。

首先,我国必须加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

除了确保在关键时刻的安全保障之外,也为低油价时储备更多石油和在高油价时调节石油建立起来一个稳定的机制。在这方面要解放思想,包括利用美国等产油国的外资建设石油集散基地,并利用这个石油集散基地实现库存、周转与交易等综合性目的。

在当前中美贸易战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我国也应该趁低油价加大购买美国石油现货和期货的力度,这是缩小中美贸易逆差最有效的手段,也对我国十分有利。

整体上,美国石油的价格相对于俄罗斯石油低廉;其品质也优于沙特等中东国家,因为美国石油的含硫量比那里低得多。通过使用美国价廉物美的石油,可以降低民众生活成本和企业营运成本。

在谈及中美关系时,习近平主席指出:

要做大合作‘蛋糕’,制定重点合作清单,争取多些早期收获。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推动双向贸易和投资健康发展,探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等领域务实合作。

事实上,自2016年以来,我国进口美国原油数量就不断增长。

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765.4万吨原油,远高于2016年48.5万吨的进口量,大约占我国国内表观消费量的4.4%左右。而在进口石脑油中,美国则占比约为6%。在2017年美国原油出口的主要流向中,中国已经跃升至第二位,消耗了美国出口原油五分之一的量。

从2018年开始,美国首次跻身中国进口原油来源地前十位。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占我国进口总量比例超过3%。

中美经贸关系如果能够从目前单纯的石油贸易合作,通过政策引导,提升到石油基础设施投资和石油库存领域,双方关系将会更加紧密!那样,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筹码就少了很多。

不过,我国仍然需要进口俄罗斯石油。

一方面,俄罗斯作为中国长期战略伙伴,不光可以为中国提供高质量的石油、天然气,而且,俄罗斯还可以为中国提供长期稳定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以防美国突然翻脸而不选择与中国交易,以及我国因为石油储量的不足而陷入缺少能源的问题。

基于此,一方面,我国可以购买廉价美国页岩油多用于储存,并减少贸易逆差;另一方面,我国购买俄罗斯优质原油多用于消费,又不失去俄罗斯盟友。

其次,中国需要有意识地利用自身在原油消费市场的影响力,促成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交易中心。

这方面已经有一定进展。今年3月,上海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中国首个对境外投资者开放的期货品种,其初始目标意在反映中国和亚太地区原油的供需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跻身区域原油贸易基准价。

目前,已有32家境外中介机构备案参与原油期货交易,来自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和英国的境外投资者已入场交易。开业以来,交易量和持仓量已超过迪拜原油期货,成为仅次于美国西德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和英国布伦特原油,成为全球的第三大原油期货品种。

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假以时日和不懈努力,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二甚至最大的石油交易市场。

其三,作为硬件配套设施,中国可在沿海建立相应的石油现货集散中心。

此前,我曾建议,利用政策和地理优势,在珠海大小万山岛建造国际石油现货集散基地,既吸引外资,拉动GDP,又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并调节石油供应与价格。

在具备了足够的石油储备能力、足够活跃的交易机制和坚实的石油集散基地的情况下,我国将在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高油价时,库存石油升值并可调节供应与价格;低油价时,我国巨大的消耗量可享受低成本红利。而全球最大的交易平台及其机制以及石油集散基地可发挥重要的调节功能。

作者简介:陈九霖博士,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航油集团缔造人之一,并曾担任集团副总经理,兼任上市公司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现任北京约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清华大学法学博士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