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讯[3966期]2025-08-01
-
7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49.3%
8月1日讯,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1日发布数据显示,受制造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以及部分地区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
国家能源集团四川公司连续5天单日发电量破亿
7月中旬以来,四川区域遭遇阶段性高温湿热天气,局部日最高气温达40摄氏度以上,全省用电负荷大幅攀升。国家能源集团四川公司12台火电机组全部高负荷运行,日平均负荷率80%以上,其中,7月23日至27日,连续5天日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连创迎峰度夏以来单日发电量新高。
-
江西寻乌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
江西寻乌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建成后年发电量15亿千瓦时。7月27日上午,国家抽水蓄能“十四五”重点项目——江西寻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启动建设,建成后年发电量可满足约75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年节约标准煤47万吨。该项目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总投资79.67亿元。
-
BigMint:上半年全球炼焦煤贸易同比下降6%
据BigMint 7月25日发布的信息,2025年上半年,全球炼焦煤贸易量降至1.724亿吨,较2024年同期的1.826亿吨下降6%。这一下降是由钢铁生产减弱、国内煤炭供应增加以及贸易流向变化共同驱动。
-
国家能源局:统调电厂存煤可用30天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7月31日在国家能源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煤炭市场总体平衡偏宽松。7月份以来日均调度煤炭产量保持在1200万吨以上。目前全国统调电厂煤炭库存超过2亿吨、可用30天。
-
我国海上首个高温高压低渗天然气开发项目成功投产
7月29日,中国海油宣布,我国海上首个高温高压低渗天然气开发项目——东方1-1气田13-3区开发项目成功投产,测试产量超预期。该项目开发储层温度近150摄氏度,最高压力系数超1.8,平均渗透率仅0.8毫达西,属于典型的高温高压低渗气藏。开发此类气藏对技术要求高,作业风险大,再加上天然气资源规模有限,难以实现经济开发。该项目的成功投产为我国海上更多复杂油气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借鉴,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油田诞生
7月31日从中国石化获悉,由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江汉油田提交的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复兴油田位于重庆市境内,处于四川盆地东南缘。四川盆地总体具有“富气少油”特征,长期以来以天然气勘探开发为主,而石油资源相对匮乏。该油田实现了我国西南地区页岩油“从无到有”的突破,开辟了四川盆地页岩油气勘探新领域和增储新阵地。
-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突破六成
7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能源发展“半年成绩单”。“继3月底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后,5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突破六成。上半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较去年同期翻一番。截至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59亿千瓦,约占发电总装机的59.2%。其中,水电装机4.4亿千瓦,风电装机5.73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11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0.47亿千瓦。
-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总体恢复向好
农业农村部近日会同水利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4年)》。公报指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江各地,全面落实《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意见》部署安排,加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强化重要栖息地修复,规范开展增殖放流,严格外来物种防治,多措并举实施保护修复,促进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提升,助力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